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作者: 王明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 机构:“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创的文化概念,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和相处的能力。”近年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如何将高职教育向着内涵式发展和转变,成为了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若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反思促发展,以反思促教学,增强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信,以文化育人,努力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文化自觉”,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文化自觉所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对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了解其特点、性质、规律,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担负起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质。”新课标更注重了学习对人的提升功能。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

  • 标签: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将幼儿阶段双语习得的利与弊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可行进行论证,旨在引起教育界对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视,为幼儿的双语教学正确定位,明确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意义,以便将来为社会培养出更具时代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 标签: 〔〕幼儿教育双语教学利弊分析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成为学生期待的乐园。

  • 标签: 〔〕小学数学计算重要性 有效性措施
  •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的实践往往大于其理论,而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有效的将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与生活的实践资源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提高其兴趣学习自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稳固掌握能力的提升,将其融汇到自己的血液中,做到“知识与我为一体”,提高学习效率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在打好理论的基础的同时,进行课内外实践,将语文知识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感悟,为语文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 标签: 〔〕理论实践语文兴趣思考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135名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与支持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偏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其中多动、社交退缩是不同性别6~11岁儿童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为问题;(2)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支持体系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解释男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7.23%~32.05%的变异,能解释女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6.15%~31.08%的变异;(3)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男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实际支持行为、教师支持总分、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女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期望、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能力 行为问题 功能模式 支持性体系
  • 简介:〔摘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学偏向“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出现了“初中语文综合学习”这种教学形态。

  • 标签: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而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创造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数学课堂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上,使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

  • 标签: 〔〕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物理实验能让学生从容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才会更主动的去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对比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 标签: 〔〕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对比实验教学运用
  • 简介:消遣阅读是一种休闲阅读。它具有自主、兴趣无功利等特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闲暇时间推动的。把闲暇时间用于消遣阅读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途径。所以倡导消遣阅读,为消遣阅读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是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 标签: 消遣性阅读 阅读文化 阅读社会
  • 简介:〔摘要〕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技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先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原则,之后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 简介:大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利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大学教学的整体发展动力。大学参与式教学在设计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在大学教育中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提高学生探索性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大学生参与式教学应用的有效分析,提出了参与式教学实施策略,为大学教育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大学教育 参与式教学 有效性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课堂有效也成了老师们重视的问题。课堂有效是指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教学取得更高的效率,学生学的知识也更多。本文分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意义,并且分析了怎样更好的提高课堂有效,希望能够帮助课堂有效的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

  • 标签: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 作者: 张子龙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 机构: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在知识与技能上有所收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上有所进步。通过有效课堂的实施,学生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只有把课堂的有效性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深处,追求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利益于课外。我们把读局限在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课外阅读可发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可以与书本中的人物对话,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

  • 标签: 〔〕语文课堂读的重要性教 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