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风险承担水平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评估政府补贴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因果效应。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并未在总体上明显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不同额度的政府补贴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即只有适度的补贴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而高额度政府补贴则倾向于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最后,我们还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此进行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寻补贴"投资和研发激励的弱化是高额度补贴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渠道。本文为深入理解中国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事后客观评估中国政府补贴的经济效果和完善补贴政策的设计提供了微观证据。

  • 标签: 政府补贴 企业风险承担 倾向得分匹配
  • 简介:一项有效的环境政策使环境与经济两部门的关系变得更加平衡。相比于排污费征收的环境效应问题,排污费征收的就业效应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测算2002-2011年工业行业废水和废气排污费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并基于异质性行业假定检验了我国排污费征收与工业行业就业的非线性关系,以审视排污费的历史作用,并为即将到来的费改税提供政策借鉴。研究表明:从总体来说,工业行业排污费征收与行业就业关系呈"U"型关系,拐点为9.33。从行业异质性来说,以轻工制造业和清洁生产业为主体的清洁行业具有较低的污染排放强度,承受的排污费用相对较低,排污费征收与就业的关系亦呈"U"型关系;以重化工业和污染密集产业为主体的污染行业具有较高的污染排放强度,承受的排污费用相对较高,但排污费的征收对污染行业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从排污费异质性来说,废水排污费的征收与行业就业关系呈"U"型关系,但废气排污费的征收对行业就业并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排污费 就业效应 行业异质性
  • 简介: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影响投资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在研究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一步研究股权集中度、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投资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异质信念的视角研究股权结构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提高股权集中度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和股票投资风险;投资者信念异质程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作为传导变量,存在于股权集中度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中。

  • 标签: 股权结构 投资者异质信念 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
  • 简介:中国政府规模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沿用HsiehandKlenow(2009)的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市级财政数据,在对中国各地级市1998—2007年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以政府规模衡量的政府经济干预恶化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规模对国有经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比对非国有经济部门更大;在时间上,政府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在短期中断后会重现,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 标签: 政府规模 资源配置 异质性企业 生产率 工业企业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利用353个企业的样本数据,从异质度的4个维度——技术异质度、市场异质度、文化异质度和管理异质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中合作伙伴异质度对企业的两种创新模式——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但对利用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异质度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文化异质度负向影响利用性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异质度负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但对两者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开放式创新 合作伙伴 异质度 探索性创新 利用性创新
  • 简介: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分析各类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新集聚格局形成与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重视的理论问题,也对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制造业基础及交通条件选择制造业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对就业洛伦兹曲线进行二重分解,即产业分解和按照改进的可达性指标进行空间分解,分四类研究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其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其技术密集度正相关。区域制造业基础越好,越有利于吸引高、中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集聚。而就区域交通条件的影响而言,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主要向交通条件优越的区域集聚,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更倾向于集聚在交通条件中等的区域,但区域交通条件对中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如上结论对中央政府引导产业转移和地方政府进行产业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制造业 就业洛伦兹曲线 二重分解 可达性 集聚异质性
  • 简介:荀子的"天论"讨论了儒家国家治理思想。他提出"天行有常"观念以批判现实中执政者迷信鬼神之天的做法,明确提出执政者要重视国家治理的问题。通过"天人之分"的分疏,荀子重新解读"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挺立执政者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通过"知天"、"参天"和"成天"的论述,荀子又从"道"和"术"两个方面阐明了执政者展开治理方略的路径。

  • 标签: 荀子 天论 国家治理
  • 简介:实效性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背景正在发生转变,群众的话语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长,新兴的传播媒体、传播手段广泛运用,这就要求宣传工作也要适时做一些调整和转变。

  • 标签: 基层宣传思想工作 实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 国内外形势 话语意识 维权意识
  • 简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实践,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国后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入实践,体察农业,贴近农民的毛主席,在农业方面取得了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尽管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走过各种各样的弯路,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折磨,研究不够系统,理论不够具体,在具体开展实践的时候出现过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探索仍然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了先河,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期我国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经验。今天,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农业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 农民
  • 简介: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的内核,是其在“内审中国情势,外察世界潮流”基础上融中外经济发展之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孙中山工业化思想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内容涵盖了西方工业化发展认识、中国工业化发展重点、工业化布局、工业化路径等诸多方面,是一套系统、完整的实业治国方略思想体系,对其后的中国工业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未来的工业化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孙中山 工业化 民生主义 实业计划
  • 简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涵义以及关系,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是施动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受动者,是客体。但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客体也会具有某些主体的特征。由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提高主体的主体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主体的能力和发展层次。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需要注意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几个问题。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和客体 问题
  • 简介:随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较之以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做好人的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新时期员工后勤保障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职工后勤保障及工作观念三个方面浅谈了一些看法,以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石油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创新工作
  • 简介:陈子龙生活在明朝由衰而败的转变和急速进行时期。他认为明朝政权衰败的最深根源在经济,在集中代表经济的货币,在货币“钱文不一”、形态混乱、“钱币壅”塞、“尽禁”纸币等形式的货币危机。他写《钞币论》等认为,打仗就是打钱;要拯救南明政权的关键是从加强经济基础入手,“因民所便”地使用纸质形态的钞币,从而促进商品的顺畅流通,增强社会的活跃机能,提升国家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明朝统治者没有采纳陈子龙的意见,因而很快灭亡了。但陈子龙“因民所便”而发行纸钞的主张在约三百年后得到了最广泛的施行,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 标签: 因民所便 钞币 货币危机 拯救 故国 君权
  • 简介: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连续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的构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期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 模式构建
  • 简介:高校基层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乏,特别是班级建设、党建创新、家校互通、师生互动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需求越发强烈。基于此,遵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原则、交互性原则,构建基层学院思政教育微型网络平台,创建“微”班级、架构“微”支部、搭建“微”校通、实现“微”查询,从而推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更高效开展。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微平台架构 现实需求 技术环境 架构路径
  • 简介:与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相比,利用智能手机、移动3G、4G网络等新媒体和技术,整合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注重学生自主性,倾向于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对“小组演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实施过程、教学实效进行研究,适应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 标签: 新媒体环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 “小组演讲” 实施过程 实施评价
  • 简介: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四个维度的重要诉求。当前教学方法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通过对跨学科探究法、研讨撰文法、热点专题法、实践体验法的运用来实现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大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