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改良Z成形内眦赘皮矫正术伴切开重睑成形术后的上睑部美学变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女性美容就医者90例,年龄18~35岁,平均25岁。测量术前睑裂高度、长度、内眦暴露成角度、角膜暴露率、重睑宽度及弧度改变,对眉眼间距及内眦间距进行分析。术后睑裂高度及长度、角膜暴露程度数值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术式形成的新内眦角较前自然、重睑宽度适中、弧度流畅。

  • 标签: 内眦赘皮 改良Z形内眦赘皮矫正术 切开重睑 手术技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Y-V"与"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矫正手术的内眦赘皮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入院编号为奇数者纳入对照组(51例),将编号为偶数者纳入研究组(51例)。对照组给予"Z"成形术矫正手术,研究组行改良"Y-V"成形术矫正手术,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04%比86.00%,P<0.05);术后1周、6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眼裂角倾斜度、眼裂角度、内眦间距低于术前,眼裂长度长于术前(P<0.05),术后1周、6个月,研究组眼裂角倾斜度、眼裂角度、内眦间距低于对照组,眼裂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6个月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3.73%(P<0.05)。结论改良"Y-V"成形术在内眦赘皮患者中矫正效果、切口处瘢痕生长情况显著优于"Z"成形术,恢复情况较佳,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改良"Y-V"成形术 内眦赘皮 "Z"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胎儿肾体积随孕周(GA)、顶径(BPD)、腹围(AC)、股骨长(FL)的变化规律并建立Z-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4-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孕20~38周单胎妊娠孕妇580例,用二维超声对胎儿常规生长参数及肾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进行测量,并利用椭圆体体积公式V=6/π×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计算肾体积,以GA、BPD、AC、FL为自变量,建立肾体积值及标准差的拟合方程,并根据公式Z值=(实际测得肾体积值-预测肾体积值)/预测标准差,建立Z-评分模型。结果最终纳入543例胎儿,左、右肾体积随GA、BPD、AC、FL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二次多项式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771、0.811、0.738(P<0.001)和0.747、0.735、0.754、0.745(P<0.001),并建立了预测肾脏体积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标准差随GA、BPD、AC、FL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直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146、0.225、0.071、0.155(P<0.001)和0.091、0.157、0.091、0.123(P<0.001),经绝对残差加权回归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所得Z-评分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性分布(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以GA、BPD、AC、FL预测肾体积的Z-评分模型,为产前超声检查评估肾脏生长发育及发现肾脏发育异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双肾体积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儿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J管脱出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122例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术中均留置J管,观察J管在术中脱出的临床特点,总结术中防治J管脱出的经验和策略。结果术中脱出12例,予以积极处理,均治愈,术后复查彩超显示J管在输尿管膀胱内位置好。结论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J管自尿道脱出虽不常见,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做出有效处理,可影响预后。

  • 标签: 导尿管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肾积水 双J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与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在小儿隐匿阴茎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行阴茎成形术的151例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69例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为Z形皮瓣组;82例采用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为转移皮瓣组。Z形皮瓣组患儿年龄(5.23±0.58)岁;其中阴囊紧小33例,术前阴茎长度(3.06±0.25)cm;阴囊松弛36例,术前阴茎长度(2.99±0.28)cm。转移皮瓣组患儿年龄(5.20±0.63)岁;其中阴囊紧小39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30)cm;阴囊松弛43例,术前阴茎长度(3.04 ±0.24)cm。两组患儿年龄、术前阴茎长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阴茎伸长长度及并发症(如阴茎体回缩、包皮水肿、包皮口狭窄、阴茎伤口裂开等)情况。结果151例随访6~12个月,阴茎外形满意,无阴茎头坏死,无尿道瘘。Z形皮瓣组中,33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较术前伸长(2.47 ±0.22) cm, 36例阴囊松弛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61±0.27) cm。转移皮瓣组中,39例阴囊紧小患儿术后阴茎伸长(2.90±0.16)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紧小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皮瓣组中43例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2.79 ±0.18)cm,与Z形皮瓣组中阴囊松弛患儿阴茎伸长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形皮瓣组33例阴囊紧小患儿中,阴茎回缩2例,包皮口狭窄1例,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2例;36例阴囊松弛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转移皮瓣组39例阴囊紧小患儿中,包皮水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Z形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2.56%(1/39)与21.21%(7/33),P=0.033];转移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中阴茎回缩3例,包皮口狭窄3例,阴茎腹侧包皮水肿2例,阴茎伤口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20.93%(9/43)与2.78%(1/36),P =0.038]。结论无论对于阴囊紧小还是阴囊松弛患儿,转移皮瓣组延长阴茎的效果均优于Z形皮瓣组,但转移皮瓣组阴囊紧小患儿和Z形皮瓣组阴囊松弛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对于阴囊紧小患儿可采用阴茎背侧带蒂转移皮瓣手术,对于阴囊松弛的患儿可采用阴茎腹侧Z形交叉皮瓣手术。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隐匿阴茎 阴茎成形术 转移皮瓣 Z形皮瓣 疗效
  • 简介:摘要声带注射填充成形手术是根据声门闭合不全的原因及特征,将自体物质或异体生物材料注射或填充至声带不同层次内或声门旁间隙内,使声带体积及质量增加,以改善声门闭合及恢复声带振动特性,最终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发音及吞咽功能。本文就填充材料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适应证,并发症处理及手术效果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V-Y红唇黏膜瓣推进法,在下唇侧唇珠成形术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患者唇形改进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无明显侧唇珠结构的美容就医者127例[女126例,男1例,年龄18~53(28.9±6.8)岁]施行V-Y推进法下唇侧唇珠成形术,测量术前后唇部形态,并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对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术前的标准化二维照片进行测量,下红唇中央高度、下唇侧唇珠高度及下唇侧唇珠突出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分别于术后7 d、3~24个月随访,患者初次手术满意度73.2%。术后消肿时间6 ~32(15.2±3.5) d;切口瘢痕软化时间2~10(5.1±2.3)个月;表情恢复自然时间1~7(3.1±0.9)个月;麻木感消失5 d至24个月[(158.2±82.6) d]。结论V-Y红唇黏膜瓣推进法在下唇侧唇珠成形术中可达到丰满下唇体积、改善下唇唇形的目的,术后形态保持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唇黏膜瓣 V-Y推进法 侧唇珠成形 丰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在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57~72岁。5例病人均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吻合口情况、食管反流情况、营养状态、生命质量、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16±41)min,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时间为(109±11)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4)枚,术中出血量为(48±12)mL,切口长度为(3.4±0.4)cm,术中食管切缘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阴性。(2)术后情况:5例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8±1.5)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5.8±1.5)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1)d,治疗费用为(5.5±0.4)万元。5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胃腺癌(中低分化腺癌4例、高分化腺癌1例),均为pT1a~3N0~1M0期。5例病人中,1例术后发生轻度肺炎,经抗感染、促进排痰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随访情况:5例病人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5例病人中,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经内镜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病人均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5例病人术后1个月体质量指数为21 kg/m2(19~27 kg/m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为2分(1~2分)、病人主观整体评估评分为2分(1~3分)、肿瘤病人生命质量评分为47分(42~52分)。5例病人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可用于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好。

  • 标签: 胃肿瘤,胃上部 近端胃癌根治术 Kamikawa吻合 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侧同期鼓室成形术的可行性及术后听力改善情况。方法对24例(48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侧同期鼓室成形术,将病变较重侧作为第一手术耳优先手术,对侧耳为第二手术耳。第一手术耳(24耳)完成鼓室成形术Ⅰ型13耳、鼓室成形术Ⅱ型10耳、鼓室成形术Ⅲ型1耳;第二手术耳(24耳)均施行鼓室成形术Ⅰ型。术中取用第一手术耳侧的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为侧鼓膜修复材料,以术后3个月鼓膜情况及纯音听阈结果评估鼓膜愈合成功率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结果24例(48耳)患者术后鼓膜一期完全愈合47耳,愈合率为97.9%(47/48),其中第一手术耳23耳,愈合率为95.8%(23/24),1耳遗留穿孔,门诊换药后愈合;第二手术耳24耳,愈合率为100%(24/24)。术后3个月复查纯音测听,第一手术耳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30.59±13.50)dB缩小至(15.39±12.40)dB,差值为-15.2 dB。第二手术耳平均气骨导差由术前(19.72±9.89)dB缩小至(8.98±10.18)dB,差值为-10.74 dB。双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02、4.87,P均<0.001)。术后气骨导<20 dB的耳数为68.8%(33/48)。48耳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感音神经性聋、面瘫、味觉改变及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双耳同期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愈合率高,术后听力明显改善,出现医源性感音神经性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并能节省住院时间及费用。

  • 标签: 中耳炎,化脓性 鼓室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胎儿主动脉弓Z-评分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主动脉缩窄(CoA)的诊断提供更加精确的评估指标。方法测量2010年5月至2015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610例正常胎儿(对照组)和59例CoA胎儿(CoA组)的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以股骨长(FL)和孕周(GA)为自变量,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为因变量,建立正常主动脉弓Z-评分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其参考值范围,Z-评分=[ln(实测值)-ln (预测值)]/均方根误差,利用上述回归方程计算CoA组的Z-评分值,并且与对照组的Z-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与FL、G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P<0.001),其中FL与主动脉弓内径的相关性最好。以FL或GA为自变量计算出的Z-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Z-评分值介于-2至+2之间,CoA组的Z-评分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主动脉弓Z-评分值<-2是评估胎儿CoA的可靠指标,对CoA的诊断及随访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主动脉缩窄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OVCF)伴肋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9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63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61~93岁。按照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单侧组36例和侧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Cobb角改善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腰背部和肋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伤椎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侧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均少于侧组,分别为(31.75±6.60)、(38.96±6.77)min和(4.07±0.52)、(5.65±0.51)mL,而术后骨水泥渗漏率(27.8%,10/36)则高于侧组(7.4%,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2、11.863, χ2=4.152, P值均<0.05);两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伤椎Cobb角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3个月。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神经、脊髓损伤,以及穿刺血肿、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肋间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肋间痛VAS评分、ODI比较,术后第1天、1个月侧组均低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有肋间痛的OVCF,其止痛和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效果相近,但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更低,术后早期缓解肋间痛更有效,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单侧 双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肋间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ltrasound cycloplasty,UCP)是难治性青光眼可供选择的治疗术式。UCP装置简单,学习曲线低,操作便利。UCP具有双重降眼压机制,通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显著降低睫状体房水分泌量,同时通过增加房水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流出降低眼压。因此对各类型青光眼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150-156)

  • 标签: 青光眼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本院确诊的50例OVCF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PVP治疗,乙组采用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椎体形态恢复情况、椎体功能障碍及骨水泥渗透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乙组的VAS评分(2.85±0.86)分显著低于甲组的(4.18±0.96)分(P<0.05)。术后1周及3个月乙组患者的ODI评分(27.35±3.59)、(28.38±3.68)分均比甲组的(40.46±4.71)、(42.36±4.36)分低(均P<0.05)。术后乙组患者椎体高度(23.94±2.56)mm高于甲组的(20.75±2.14)mm,后凸Cobb角(7.61±2.68)°小于甲组的(13.26±2.35)°(均P<0.05)。乙组骨水泥渗透率4.00%,甲组骨水泥渗透率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PVP都能显著减轻OVCF患者疼痛感,PKP较PVP的预后好。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O-Z-O皮瓣修复面部相邻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采用O-Z-O皮瓣修复面部相邻皮肤缺损的60例患者。其中,色素痣50例,脂溢性角化病4例,寻常疣3例,基底细胞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18 ~ 75岁。根据皮损情况,原位切除皮损,设计最佳切口,离断"皮瓣桥"(即相邻缺损之间的正常组织),根据皮肤张力线以及皱纹线,将两皮瓣桥残端相互交错,间断缝合固定,进行创面修复。结果60例患者应用O-Z-O皮瓣均能完全覆盖皮肤缺损,术后皮损均Ⅰ期愈合,无瘢痕增生。结论O-Z-O皮瓣设计灵活,切口小,可以同时切除相邻皮损并进行减张缝合,临床疗效满意,是修复面部相邻皮肤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游离组织瓣 面部 修复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O-Z-O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改良Park法)切开重睑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重睑成形术患者823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2例、女731例,年龄18~45岁(31.4±7.9)岁,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142例。手术均用改良Park法。第三方评估患者术后侧重睑对称性,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并计算术前与术后MRD1差值(ΔMRD1),统计术后重睑变浅或消失概率。结果823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侧重睑对称及基本对称患者764例,占92.8%;不对称患者59例,占7.2%。术后6个月MRD1值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前MRD1值为(3.25±0.72) mm,术后6个月MRD1值为(3.64±0.61) mm,ΔMRD1为(0.38±0.7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1,P<0.05)。术后8例出现重睑线变浅,3例重睑线完全消失。术后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睁眼睫毛动感上翘,闭眼上睑皮肤平整,无明显凹陷性瘢痕及睑板前组织臃肿现象。结论改良Park法重睑术可重建重睑外观,形成动态双眼皮。手术方式有较好的对称性、粘连牢固、不易消失,手术同时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改良Park法 眶隔睑膜联合增厚区 提上睑肌腱膜复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种改良的阴囊成形术在儿童蹼状阴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蹼状阴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分析。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术修复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26例作为改良阴囊成形组,另32例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行V-Y阴囊成形术作为V-Y阴囊成形组。比较2组患儿蹼状阴茎的疗效。结果V-Y阴囊成形术组与改良阴囊成形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0±2.4) min和(28.0±3.2) min;患儿术后阴茎外露长度增加长度分别为(0.30±0.06) cm和(0.40±0.06) cm;父母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80±0.47)分和(4.70±0.56)分,2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和术后阴茎外露增加长度及父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6.061、6.652,均P<0.05)。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术治疗儿童蹼状阴茎术后外观良好,家长满意度高,易于临床实施。

  • 标签: 蹼状阴茎 阴茎阴囊融合 阴囊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8例OVCFs患者纳入观察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进行匹配分组,分为PVP联合组(调整手术床过伸20°~30°,如体位复位失败,依术前终板压缩程度侧穿刺针反向撬拨,推注骨水泥)和PKP组(术前不调整手术床,穿刺后置入球囊并侧扩张,推注骨水泥),每组各34例。术前拍摄患者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背功能。术中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后第2天拍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Cobb角、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骨水泥是否渗漏、记录VAS评分,术后3个月记录ODI评估患者腰背功能。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统计患者治疗费用及再骨折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PVP联合组手术时间[(42.7±5.9)min]、透视次数[(20.0±3.6)次]、治疗费用[(19 153±601)元]均优于PKP组[(67.4±7.3)min、(30.1±5.9)次、(27 496±669)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9、8.46、54.12,均P<0.001)。Cobb角:两组术后伤椎Cobb角[PVP联合组(10.7±4.5)°、PKP组(13.4±3.8)°]较术前[PVP联合组(17.0±5.1)°、PKP组(16.7±5.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61、5.61,均P=0.001),且PVP联合组较PKP组恢复较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09)。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3.9±1.5)分与(4.1±1.6)分]较术前[(6.9±1.1)分与(7.1±0.9)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63、8.88,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630)。PVP联合组和PKP组术后ODI(0.315±0.068与0.319±0.077)较术前(0.574±0.066与0.553±0.075)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54、14.16,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03)。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42)。PVP联合组术后因外伤引起再骨折1例,PKP组无再骨折。结论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和PKP均可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后凸畸形。体位复位联合穿刺针撬拨复位PVP在手术时间、对医患放射线伤害、治疗费用方面更有优势且矫正畸形效果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体位复位 穿刺针撬拨复位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