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尝试站在启蒙与现代性的立场上反思自然权利论的源起与影响,主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握自近代以来的法律实证主义对西方自然法传统和法律信仰的冲击,从而形成对自然权利问题的个人反思和对这一法学思潮的现代批判.

  • 标签: 自然权利 法律实证主义 法律信仰 自然正义 法学 自然法
  • 简介:因为当过骑兵,且还属,我对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朋友家里收藏的一匹唐代彩绘陶马,我心怡已久。多年来软磨硬泡,动员朋友出让,始终未能得手。一个偶然的机会,喜从天降。马年,朋友来电,儿子开刀住院,急需手术费,愿意出让唐。真乃天助我也,霎那间,喜大普奔,风驰电掣,马不停蹄飞奔到朋友家,抱回朝思暮想的这匹“汗血宝马”。

  • 标签: 朋友 彩绘陶 唐代 出让 儿子
  • 简介:在今年第16届“百花文艺奖”颁奖典礼上,已经辞世五年的雁荣获了散文特别奖。那一刻,文字击败了时间,文字在时间的尘埃中飞舞回旋,而作家已经与死神握手言和。

  • 标签: 纪念 颁奖典礼 特别奖 时间 文字
  • 简介:相声泰斗三立走了,走得那么平静,又那么突然。我是2月11日上午10点,由《天津工人报》记者吴越专门打来电话时得悉老逝世噩耗的。本想立即去吊唁,吴越却在电话中再三强调,老生前留下遗嘱:不接受花篮花圈;不接受吊唁;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从简。放下电话,我在悲痛与怀念中翻出1999

  • 标签: 马三立 相声艺术家 中国 人物介绍
  • 简介: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革新息息相关。自然科学的本质是人脑向规律的逼近体系,其创建的基石之一是模型的建构。自然观探讨自然界的一般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作本体论上的规定,具有模型先导和方法指导的作用。自然观的革新是自然科学革命的理论先导,自然科学的革命验证自然观,拓展人类的认识宽度和深度,这导致自然科学在更高的水平上面临新的危机,并意味着自然观再一次面临革新。自然观和自然科学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一起发展并向规律逐步逼近。

  • 标签: 自然观 自然科学 交互
  • 简介:<正>引子在2007年9月5日的《检察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有意思的短评,文中开篇写道:……这是一个人类生活方式正随"网"而变的时代!然而,网络与法律的结合——网络法在我国却处于妾身不明的境况……网络法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关乎网络法的真伪与存废,时至今日依然不甚明了。随后,作者转向美国法学界,因为那里十多年前发生了一场颇有意义的争论,而争

  • 标签: 检察日报 人类生活方式 互联网站 妾身 法律原则 部门法
  • 简介:<正>锡五审判方式近年来成了司法界的热门话题。许多法院主要是基层法院也在积极推进锡五审判方式,尤其是河南省的基层法院更是锡五审判方式的积极实践者。这种对锡五审判方式的回归,眼下似乎还有一种不断扩大的态势——试图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内地走向沿海。所谓重提或回归意

  • 标签: 马锡五 审判方式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决 基层法院 纠纷解决方式
  • 简介:从2002年2月到2004年6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京城著名的普尔斯马特(简称普)中国企业首席运营官吴卫东以及孙波、季萍等人,为了偿还企业债务.提供虚假担保、采取虚假手段骗取银行承兑资金,同时抽逃诺特公司注册资金共计1.27亿元。

  • 标签: 高管 注册资金 首席运营官 普尔斯马特 中国企业 企业债务
  • 简介:提起米海依尔·戴尔玛斯-蒂(MimineDelmas-Marty)夫人,恐怕在法国学习法律的中国留学生无人不知。他们喜欢尊称她为“戴教授”,显然这带有浓厚的中国味。早年留法的卢建平博士说,“戴教授”的中国弟子们还称她为“MDM”(法语“夫人、女士”的速记符号)。

  • 标签: 戴尔玛斯——马蒂夫人 法国 法学教育 法律文化
  • 简介:目前,法学教授们并非仅在法哲学领域而是经常性地论及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由于建国时期的先辈们普遍赞同自然权利的观念,故"自然权利"这一概念经常在关于宪法的讨论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塞缪尔·蔡斯(SamuelChase)法官在考尔德诉布尔(Calderv.Bull)案〔1〕中提出,"在我们自由的共和国政府中存在一些重要原则,

  • 标签: 自然权利 自然法 教授 法学 导读 建国时期
  • 简介:自然法的任何概念反思都必须首先厘清什么是'自然'(Nature)、什么是'法'(Law)。尽管在自然法的理论化过程中各种学说林林总总,但真正把自然法作为法之一种进行深入探究的首推托马斯·阿奎那。他在对法的讨论中极为连贯地融合了'自然'与'理性',把自然法定义为理性造物对永恒法的分有。永恒法是上帝智慧的彰显,是一切法律的根源,自然法则代表着人的实践理性对永恒法的主动参与。借助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的对比,阿奎那把自然法定位为实践理性对善的理解和趋避所形成的若干原则。自然倾向,尤其是人所特有的自然倾向为实践理性提供着质料性的内容,正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目的及其所涵摄的复杂而又具体的各种人性倾向的反思,自然法才能作为真正的法指引和评判人类实践活动。就此而论,阿奎那的自然法概念是建立在一种目的论式的人性观基础之上的。

  • 标签: 托马斯·阿奎那 自然法 实践理性 目的论
  • 简介: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这部分应归因于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就是“自然法”与“实在法”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有无?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因为道家的“法自然”观包含着明显的法律二元论思维方式,并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法律二元论。不过,道家的“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在根本上是大异其趣的。

  • 标签: 道家 儒家 法自然 自然法 法律二元论
  • 简介:一张看似普通的发票,其实有三大疑点。经过讯问,不但发现了党员干部违反禁令进入色情场所的违法行为,而且发现了地方官员和开发商勾结利用开发项目圈占国有土地、转手加价倒卖的线索,从而发现了一起涉嫌收受巨额贿赂的贪腐大案。

  • 标签: 发票 违法行为 色情场所 党员干部 国有土地 地方官员
  • 简介:被告人马增德,男,70岁,原系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南辛庄村农民。增德因杀人嫌疑于1992年6月1日被惠民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7月15日,移送惠民县检察院审查起诉。鉴于案情重大,惠民县检察院于7月26日将此案报送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滨州分院审查起诉。1992年11月10日滨州分院以故意杀人罪向滨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书认定

  • 标签: 滨州地区 故意杀人罪 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 审查起诉 中级人民法院
  • 简介:这是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命题:天地是自然的基本形态,良心是人的特有属性。但如果说起来或者听上去,却往往是两种滋味:央视赵忠祥大叔说到人与自然时充满了祥和与温情,娓娓道来,绕梁三日;可要是谁把话说到了天地良心这份上,恐怕和指日为誓相去不远了,甚或有悲愤绝望之情。

  • 标签: 中国 环境保护 社会规范 法律原则
  • 简介:列奥·施特劳斯在其《自然权利与历史》中,通过其对经典的解读与批判呈现了自然权利走向现代性困境的历史过程,为我们清晰地勾画了不同思想间的逻辑线条。霍布斯将人的主观欲望代替了古典自然权利论的德性以论证自然权利的正当,从而使解构古典的普遍正义成为可能;卢梭则将文明的进化过程视为人道的历史过程,从而在相对的历史中追寻人道,使自然权利论走向了相对主义;事实与价值的两分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将相对主义进一步推进,海德格尔将存在投入时间的视野,以时间性和历史性呈现暂时和断裂的意义,彻底将自然权利抛向了虚无主义的现代性困境。

  • 标签: 自然权利 历史 相对主义 虚无主义 现代性
  • 简介:1959年10月,为纪念建国十周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锡五发表了《换了人间》的纪念文章,其中写道:“中国人民经过了十年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英勇斗争,现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国泰民安,繁荣兴旺,不但反革命残余已基本肃清,而且刑事犯罪案件也已经大大减少……抚今追昔,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幸福。”

  • 标签: 纪念文章 马锡五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犯罪案件 社会主义 1959年
  • 简介: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体因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被淘汰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促进商品融通,维护交易安全,结束不稳定的经济状态及经济关系,作为处理经济体消亡之后的“善后事宜”的破产制度

  • 标签: 自然人 破产免责制度 民事权利 破产主体 《破产法》
  • 简介:自然债务作为一个相对于民事债务的概念,其产生的基础是社会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社会道德义务不属于国家法律调整的范围,这类义务完全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履行。但当事人自愿履行之后,是否可以反悔并要求返还其所给付的利益,则是法律调整的范围。法律必须回答当事人的给付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为了实现法律对社会道德生活进行必要调整的目的,自然之债不应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而应成为一个规范性的概念。如果能在明确自然之债性质的基础上,厘清自然之债的构成要件,就可使之获得规范意义,并使之成为一个可资案件裁判之用的概念工具。

  • 标签: 自然之债 给付义务 赠与 不法原因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