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正>定罪与量刑,是刑罚适用的两个阶段,刑罚机制的合理运作包含合理定罪与合理量刑两个方面。相对于以犯罪构成为基础的定罪环节而言,法官在刑罚的裁量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为了使量刑更具客观合理性,就应当对量刑标准、量刑时应当考虑的事实,即量刑因素进行研究,并对量刑过程予以一定规范。德国刑法第46条对量刑因素进行了规定,那么确立这些量刑因素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实现量刑因素在具体量刑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将以德国波恩州法院的一份关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判决书为例,从具体案件出发,对各种量刑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量刑因素在量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从而实现合理量刑。

  • 标签: 德国刑法 刑罚理论 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刑法 量刑标准 特殊预防
  • 简介:婶是作者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年纪小而辈分高,心地极善良,长得又纤秀,是那种“走路也怕踩死蚂蚁”的典型弱女子。婶特别害怕老鼠,自打出生起就听不得老鼠吱吱的叫声,见不得老鼠古怪的形状。老鼠尖小的脑袋、突出的牙齿、贼溜溜的眼神、圆球似的腐败的肚子以及鬼头鬼脑的神态,无不令婶从心灵深处感到恐惧和恶心。

  • 标签: 《米婶捕鼠记》 胡志泽 中国 小说 当代作品 老鼠
  • 简介:二十多年的检察生涯中,爬坡上坎之事不胜枚举,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得无影无踪。前偶遇儿时伙伴,闲聊乡情,谈及退耕栽竹,遂忆起小时候,在农村过荒月,和大人们一起吃竹的情形,于是久久挥之不去不该淡忘的情怀。

  • 标签: 伙伴 农村
  • 简介:被告人凤君,男,1942年8月28日出生,回族,大学文化,系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主任。曾任中共吉林省长春市委副书记、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2009年3月3日,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贿案 原副主任 市委书记 市人民政府 2009年
  • 简介:明确法院证据调查制度,有助于厘清司法实践中法院和当事人对于事实认定的责任分担。按照分类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法院职权和申请两种启动证据调查的方式分别加以研究,明确提出法院不应当职权主动调查取证,却可以当事人申请进行调查取证,以实现法院职权调查取证向申请调查取证的权限转换。

  • 标签: 依职权 依申请 证据 调查
  • 简介:我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是从苏俄犯罪构成理论"翻版"而来,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犯罪构成理论。在传统的四要件构成理论即将土崩瓦解,而德日犯罪构成理论一时难以被广大学者接受之时,我们应当立足于刑事法律的具体规定以及犯罪构成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来建构属于我国自己的犯罪构成理论(即:犯罪客观方面——社会危害性——罪过)。依此建构的犯罪构成是好是坏,检验的一个简便方法便是将其与精致的、备受不少学者推崇的德日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若两者功能吻合,则这样的犯罪构成或许是可以被接受的。

  • 标签: 犯罪构成 犯罪客观方面 社会危害性 罪过
  • 简介:合宪性解释有两种含义,既有违宪审查层面又包含普通法律案件的审判层面。合宪性解释的论争的焦点,在于合宪性解释能否作为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方法。在论争的催生下,有学者提出'宪解释'。宪解释是一种法律解释的方法,也是宪法在司法领域实施的方法。宪解释具有其正当性、合法性,也存在局限性。

  • 标签: 合宪性解释 依宪解释 合宪性推定 宪法实施
  • 简介:《监督规则》对职权监督条件所作的规定既适用于结果监督案件,也适用于审执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而在裁判结果、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中法院公权力与当事人权利的关系存在差异,确立检察权在民事诉讼中的边界,即确定职权监督条件时,要在坚持权利本位的前提下,寻求公权力监督与当事人权利保障的平衡。《监督规则》对三类案件职权监督条件所作的规定完全相同,忽视了差异性,也与《监督规则》其他规定存在隔膜,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依职权发现 依职权监督 公权力 当事人权利
  • 简介:中国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维护家族和谐及宗法统治,表现在司法方面,就是一般禁止亲属之间互相告诉。宋代法律对于亲属之间容隐制度规定的十分详细,井处以重罪,试图阻止亲属间相告的出现。但是在司法审判中却存在着亲属相诉的情况,且一般没有因此受到处罚。严格依法审判还是保全族谊?宋代司法官员为此司法实践中做出了周全考虑。亲属相告在宋代的出现有着多种原因,成为宋代司法审判的特色之一。

  • 标签: 亲属相隐 亲属相告 清明集 司法审判
  • 简介:宪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高水平认知,对人类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经验的科学概括,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化和提升,因此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归根结底是我们党为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进行的重要探索和创新。而实现宪治国必然要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一番阐析。

  • 标签: 中国共产党重要 依宪治国 治国中国共产党
  • 简介: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对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便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处理民事纠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诉讼时效制度的复杂性以及我国民法通则尚不确定具体,以致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时常发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是一强制性规定,在诉讼中人民法院应主动审查,不待当事人主张,法官即应职权适用,

  • 标签: 人民法院 诉讼时效 裁判案件 民事权利 《民法通则》
  • 简介:依法院嘱托转移登记实践中存在是否需要当事人再提交登记申请和材料问题、嘱托登记能否直接适用以解决离婚判决所涉房屋转移登记特别问题。依法院嘱托转移登记中要求提交不动产登记申请书混淆了嘱托转移登记和申请转移登记,应予取消,但要求提交不动产转移登记相关材料合法合理。嘱托登记不能直接适用以解决离婚判决所涉房屋转移登记特别问题,建议当事人利用不动产登记代理制度或者向法院提起排除妨碍诉讼,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直接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或者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嘱托登记。

  • 标签: 依嘱托登记 依嘱托转移登记 依申请转移登记 房屋转移登记
  • 简介:从“依法执政”到“宪执政”表达了人们对于政府执政依据的更高要求,它实质上是将法律置于宪法的天平之上,是在注重政府行政分支依法执法、司法分支依法司法的观念下,进一步主张立法分支应当宪立法。本文立基于形式意义的“宪执政”,以中国现行宪法文本为例,考察了这种意义的“宪执政”在我国实践中的不可欲性,进而讨论导致我国现行宪法文本这种难以甚至无法作为形式意义“宪执政”的依据的原因乃在于立宪思维存在的若干误区。最终,为了使“执政”有可行的宪法文本依据,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归到讨论实质意义的“宪执政”的前提上来。

  • 标签: 立宪思维 依宪执政 悖论
  • 简介:目次一、市民社会与民法的关系:社会功能领域区分替代"公/私"区分二、私法必须阻止经济理性破坏职业标准三、法律合同的文化优势四、相互竞争的"契约的世界":合同的三种维度五、法律刺激:关于法律继受的"结构耦合论"六、网络契约理论:从双务合同到合同结合七、作为社会制度的鉴定:第三人的契约内部化八、私法的社会学启蒙:是"思想实验"还是一场"革命"

  • 标签: 市民社会 社会系统 自省法
  • 简介:<正>20世纪80年代中我初次到德国,是年96岁的卡尔·施特仙逝。首闻其大名,是在80年代末,再度赴德,又正值他的百岁诞辰纪念,这时CarlSchmidt已是如雷灌耳。接下来,由于东欧剧变,西方的专制制度研究热回光返照,"反面教员"施特常常被学术界点名,其思想和作品

  • 标签: 施米特 百岁诞辰 一般法律原则 东京审判 欧盟法 纽伦堡法庭
  • 简介:广州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结果显示,4444%的大米存在镉含量超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镉米”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大米产地土壤遭受镉等重金属污染。在饮食习惯上,专家建议不要长期食用一个地方出产的粮食,应该尽可能分散化,降低风险。(5月20日《人民日报》)

  • 标签: 消费者 监管 《人民日报》 重金属污染 产品抽检 饮食习惯
  • 简介: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法院处理的海事纠纷不断增多,提单运输中的货损货差索赔诉讼时效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事人之间常对诉讼时效问题产生激烈的争论。为此,本文拟对收货人因货损货差提单向海上承运人提起诉讼的时效问题作一些探讨。对于国际海上提单运输中的诉讼时效,在20世纪20年代之

  • 标签: 海上承运人 时效问题 海牙规则 诉讼时效 货差 海事纠纷
  • 简介:近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一般人格权侵权纠纷案,依法判决孙某分担方某因本起事故所造成的医药费。刘宅位于孙家西北方向,两家相距100多米。2009年6月1日,孙某及亲戚在家中为其母亲过90岁生日。

  • 标签: 祝寿 礼花 侵权纠纷案 一般人格权 2009年 人民法院
  • 简介:五十年前的富论战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环境,也为法哲学领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推敲的理论难题,而其中关于纳粹统治下的司法疑难问题的讨论,多年来常常引起许多涉及范围甚广的争议。本文就是试图立足于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出发,考察富论战中相关的理论问题,对以"告密者案件"为代表的纳粹法制迷案进行更加细致的梳理,进而对哈特、富勒与拉德布鲁赫的学说背景加以重述,澄清有关的历史观念问题,并据此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属性进行一些分析。

  • 标签: 哈富论战 告密者案件 拉德布鲁赫公式 纳粹法制
  • 简介:<正>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生效,特別是其島嶼制度、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制度,以及《公約》內組織機構的建立和實施,國家之間有關的領土爭議日趋激烈,如日本與韓國之間的竹島(独岛)之爭、日本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之爭,目前中國主要的島嶼爭端集中在釣魚島列嶼、黃岩島問題上。一、國際法上國家領土取得的主要方式近代國際法上使用的國家領土取得方式大體有三種:先占、時效以及割讓。在現代國際法時期還有恢

  • 标签: 法上 島嶼 波茨坦公告 大陸 大體 岩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