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公私协力是当前环境治理转型的基础和主导范式。其中,环境私主体治理是与行政公权治理相对称的另一种环境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私主体治理实践包括自主治理模式、排污者自我规制模式和通过契约的治理模式三类,它们对我国环境私主体治理的法治化具有借镜意义。面对环境治理转型的实际需要,我国应当通过"以法律规则与公共政策为中心的形式合法性建构"、"以问题导向机制为指引的实体制度建构"和"以程序机制为重点的过程建构"为路径,构筑相应的制度体系。

  • 标签: 环境私主体治理 公私协力 自主治理 自我规制 契约
  • 简介:唐律自首制度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当时历史条件下较为完备的一项刑法制度。该制度对自首的概念、原则、形式、分类及自首成立的条件、自首的例外规则以及对自首的犯罪者的处罚等,均作了比较详尽的具体的规定,凸显了许多自身特点。在目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势下,对唐律自首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科学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有关自首制度

  • 标签: 唐律自首制度 原则和形式 分类及成立条件 自首制度的特点 启示和借鉴价值
  • 简介:2015年11月26日,《重庆市宪法宣誓实施办法》在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届时,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闭会期间决定任命以及“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都将身着正装、面向国徽、用普通话进行宪法宣誓。

  • 标签: 宣誓制度 宪法 国家工作人员 “一府两院”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常委会
  • 简介:制度问题具有重要性,但在现代法律理论中,它却处于语焉不详的境地。制度法律理论在制度概念、制度规则和制度类型等问题上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本体论上深刻认知法律制度问题。但法律制度分析也有局限性,如何统合两种类型的法律制度,进而在一种同一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实践法律制度,是它面临的一大难题。惯例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为标准,它的运作能够将不同的制度类型实践兼容起来,生成一体化、整体性的法律制度。遵循恰适性运作逻辑,强化共享的制度信念,养育制度道德,凝集制度共识,并构筑制度规则体系,务求夯实制度之本,构成法律制度惯例实践的基本路径。

  • 标签: 法律规则 制度规则 惯例 制度法律理论
  • 简介:关于准中止犯制度,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准中止犯的概念、特征以及类型等具体制度内容进行研究,忽视了准中止犯在不同立法例中的差异表现,这些差异根源于各国(地区)对准中止犯制度的设计理念不同。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各国(地区)立法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准中止犯设计理念的差异所在,并从准中止犯功能定位和对'真挚性'不同理解当中提出设计我国准中止犯制度时应该坚持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准中止犯制度内容的建构。

  • 标签: 中止犯 准中止 分析展开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明确公职律师、

  • 标签: 法律顾问制度 公职律师 制度建设 政府法制机构 行政决策 三中全会
  • 简介:资本实缴制度的意义在于保证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区分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在资本实缴制度向认缴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公司的有限责任之间的冲突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的一种限制,在出资制度改革之后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当如何适用及其界限的划分也应当有更进一步的认定标准。

  • 标签: 认缴制 实缴制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简介:矿业用地制度创新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源产权的合理安排。以现代矿业地役权作为矿业用地的重要方式,既是拓展矿业用地获取途径的出路,更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出路。从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构建的现代矿业地役权是传统地役权的转型升级,以地下空间为需役地的空间地役权、为获取矿业广场而设立的地表地役权等基本覆盖矿业用地领域。地役权的主体界定以及合同订立,是矿山企业设立地役权的重要内容。地役权的从属性而显示其弱权利性,可通过地役权登记原则、物权请求权以及法律责任等方式,维护地役权的预期、稳定和圆满。

  • 标签: 矿业法 矿业用地 地役权
  • 简介:警察盘查是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权能,正是因为盘查权的关键地位和特殊的意义,因此能否对其正确规范和行使将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及整个社会的安定。但是现实中警察盘查权滥用现象却不断发生,那么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反复上演,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任务和挑战,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的权利,我们必须对警察的盘查权加以研究探讨,并从制度上不断探求以寻求一条解决警察盘查权滥用的途经。

  • 标签: 警察 盘查制度 改进
  • 简介:刑事和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既可以保护被害者的利益,又能使犯罪者顺利回归社会,将有助于社会和谐。刑事和解在我国也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各专家、学者乃至普通民众对其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本文将紧紧围绕对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和正当性区别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更加辩证的认识刑事和解。

  • 标签: 刑事和解 适用条件 正当性
  • 简介:日本的旧公益法人制度在理念及制度上与我国现行社会团体管理制度极为相似,而其改革背景亦与我国当下公益性社会团体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其公益法人制度改革可以为我国社会团体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根据日本的改革经验,在修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之时,应该着力于放宽社会团体登记限制、建立健全社会团体法人制度以及废除业务主管单位制度等举措,从而完成社会团体法人制度从“官”到“公”的转变.

  • 标签: 公益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制度改革
  • 简介:当前,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已经确立,但在理论及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民国时期,大理院、最高法院先后发布了大量判例,进行了广泛的判例制度实践,形成了近代中国本土的判例制度。在案例指导制度权力依据上,应当正本清源,将具有典范意义的指导性案例作为司法解释权的行使方式之一;在指导性案例效力实现保障机制构建上应注重实效;完善指导性案例变更、废止程序;建立科学完善的指导性案例编纂、刊行制度

  • 标签: 民国 判例制度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 简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维护网络安全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网络安全基础性立法的网络安全法,原则上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所采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应通过国家安全审查,但未对制度的整体建构作出规定。本文认为,我国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应当定位于特定领域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审查制度,建议明确国家网信部门为网络安全审查主管机构,并在网络安全分类审查的前提下与第三方机构开展合作。就网络安全审查的范围而言,在审查广度上应以关系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为宜,在审查深度上须从技术审查拓展到背景审查,从表层功能符合性审查延伸到底层源代码审查,但无必要对IT供应链全链条进行审查。

  • 标签: 网络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背景审查 源代码审查
  • 简介:从规范意旨看,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制度本身承担着保障知情权和实现行政成本回收的应有作用。然而,实践中不收费、乱收费等做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费制度的功能式微和定位偏离,并可能造成恶意申请涌入、行政资源浪费和知情权受损等严重后果。着眼于收费制度的代际发展和未来完善,应当通过立法对其进行修正,具体包括以行政成本为基准明确收费标准、以便民惠民为精神改革收费方式、以充分保障为底限创新减免规则等。

  • 标签: 信息公开收费 制度机理 立法完善 知情权保障 成本回收
  • 简介:刑事申诉是目前刑事错案当事人的主要救济方式,是我国司法机关发现错误裁判,纠正刑事错案,实现司法正义的重要途径。刑事案件中往往存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或程序正义方面的瑕疵。近几年昭雪的冤案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申诉过程,主要体现为"时间久、次数多、无人应、受理难、翻案难"等特点,这就反应了刑事申诉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导致该制度无法有效发挥其预防和纠正刑事错案的积极作用。因此,应当从刑事申诉存在的立法缺陷和实践困境入手,以刑事错案的申诉现状为着眼点,进行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革。

  • 标签: 刑事申诉 诉讼化 申请再审 刑事错案
  • 简介:渎职侵权信息核查主要是针对反渎部门获取的事实不清、职责不明、定性模糊的渎职侵权信息开展的调查核实。渎职侵权信息核查有利于拓展线索来源、强化侦查取证、锻炼反渎队伍、提高反渎工作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渎职侵权信息核查应坚持及时、公开、适度原则。应从核查的运行机制、结果处理和监督机制入手,完善渎职侵权信息核查制度

  • 标签: 核查 初查 公开 适度
  • 简介:热点案件的不断涌现揭示了民意与法意之间不可消弭的矛盾.在现代司法程序中,民意处于司法合法性与司法理性构筑的二元困境之中,一方面民意是司法合法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民意审判又违背了现代司法理念的要求.如何正确处理司法程序中的民意是现代司法不可回避的课题.实际上,司法程序中的民意可以划分为制度化民意与非制度化民意两种类型.司法合法性的基础是制度化的民意,而与现代司法理念不相容的是非制度化民意.因而,吸纳制度化民意应当成为化解民意与法意之间矛盾的努力方向.就我国而言,司法活动中曾经出现过人大个案监督、涉诉信访、品格证据、人民陪审员制度制度化民意表达机制.但是只有人民陪审员制度实现了民意与法意的平衡.人民陪审员制度产生的目的便是表达民意,基于此也就产生了评价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三个标准,即民意表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这三个标准出发,检视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可以进一步提出更加明确的完善措施.

  • 标签: 民意 司法合法性 制度化民意 人民陪审员制度
  • 简介:根据单位组织体责任论,单位制度瑕疵彰显单位危险人格,当单位危险人格连续引发单位犯罪时,适用单位累犯制度并不违背累犯的一般原理。单位累犯制度包含两个层面,在形式层面是因单位危险人格对单位加重处罚:在实质侧面则是因单位利益群体之行为偏差,进而对其加重处罚。不同于一般累犯,单位过失犯罪及单罚制罪名均可彰显单位之危险人格,具备成立单位累犯的可能性;在单位初犯与再犯之间,因单位组织形式发生变动以致有单位利益成员加入时,适用单位累犯制度并不违背刑法人权保障功能。

  • 标签: 单位累犯 危险人格 单位组织体责任论 单位利益群体
  • 简介:在陌生化的流动社会,转租现象极其普遍,但目前立法规制不足,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视角探求各国转租立法的制度设计,以完善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建构一种'主体自由、例外限制'的区分主义转租模式。我国应区分合法转租与非法转租之情形,对其所涉当事人间的三面法律关系的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附特约条款之关联合同间的效力进行分别考量,同时'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和优先购买权同样适用于转租制度

  • 标签: 转租 关联合同 特约条款 无权处分 优先购买权
  • 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6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为《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现行法和司法解释的重述和总结,在总体上守成显然多于变革。守成固然可以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但恐难以实现“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世界水准的民法典”这一宏伟目标。毕竟,现行法与司法解释远未到达引领大陆法系民法的水平。尽管民法典的起草已经酝酿多时,但真正上马后进展迅速得让人放心不下。

  • 标签: 民法总则 时效制度 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