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又是一年春草绿,大地回阳万物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3月11日上午,省政协副主席王训智、靳绥东、邓永俭,副秘书长王伟平、胡经文及各处室同志共50多人到中牟林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 标签: 义务植树活动 政协副主席 同志 机关 领导 植树造林
  • 简介:春回大地和风暖,绿意盎然草木生。1月29日.2012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赵洪祝、夏宝龙、乔传秀、李强等浙江省党政军领导来到青山湖科技城科技大道道侧绿化带,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拉开了全省春季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的序幕。当天,浙汀全省上下联动,各级党政军领导、机炎干部、社会群众共13万人植树超过45万株。

  • 标签: 义务植树 绿化造林 早春 科技城 春节后 绿化带
  • 简介: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3月26日上午,国管局组织中央国家机关69个部门和单位的85名部级干部参加“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2016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

  • 标签: 义务植树活动 国土绿化 共和国 绿色理念 部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
  • 简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来临之际,西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干部到周至县哑柏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本次植树活动共植银杏树270棵。近年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每年都组织所属人员开展植树活动,分别在周至县哑柏镇、长安区炮里乡、蓝田县核桃沟村等地义务植树720余棵,捐赠树苗56300余棵,为增绿西安作贡献。

  • 标签: 义务植树活动 机关事务 管理局 西安市 组织干部 周至县
  • 简介:植树造林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就有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优良传统。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并形成了许多别有情趣的植树习俗。许许多多开展植树的遗闻趣事,广为流传,激励后人,值得人们记取和效行。

  • 标签: 植树造林 趣事 传统美德 人类社会
  • 简介:植树,在我国已有长久的历史。远古时,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过着采集、渔猎生活。在那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树,不过,只是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林木,还不懂得人工植树造林。后来,在神农氏和黄帝的时期,人们发明了农业,学会了种植;发明了宫室,开始过定居生活。也许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植树了。在我国古代,植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治丝的方法。为了养蚕制衣,就要植桑。至迟在周代,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大片桑园。《诗·

  • 标签: 定居生活 钻木取火 构木为巢 嫘祖 琐谈 汉时期
  • 简介:这里所指的“义务”,是指那些东窗事发后被认定为贪官之后的人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指其应连带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报载,南京国企反腐败出新招:不论谁贪污腐败,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就得承担责任,付出代价,用私人财产填补窟窿。该市某包装材料厂厂长因腐败行为,给企业造成了严重亏损,使70万元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最近,监察机关将该腐败的厂长移交司法机关的同时,责令其变卖住宅、汽车等家产来弥补企业的损失。南京国企反腐的这一招无疑让那些贪官污吏们真正尝到了腐败的苦头。又打腚又拔毛,让腐败者丢了乌纱又破财,反腐败就是这样狠,狠才有力度。贪官补“窟窿”是应该的。想想看,或大或小的“窟窿”是怎样造成的?正是腐败

  • 标签: 贪官 经济赔偿责任 国企反腐败 弥补损失 污吏 集体利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警察作证问题逐渐浮现。近年来,相关文章可谓车载斗量,关注的目光大多直接投向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设计。然而,当前我国民众对包括警察在内的证人出庭作证的认同感普遍不强,法律信念尚未形成。警察作证想要跳过提供书面证言的“作证”阶段,而直接对“出庭作证”予以要求,似乎显得有些激进和盲目。因此可以先就“警察作证”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探讨其实务操作,待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后,再就“出庭”予以相应要求。

  • 标签: 刑事诉讼 警察作证 可行性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在《北京日报》2007年4月23日发表文章认为,现在,人们比较关注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学界也做了不少探讨。对这个问题,我提一个观点:公共服务要义务化。这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国家总体上还不富裕,但是公共服务的压力很大。

  • 标签: 服务义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日报》 公共服务 学部委员
  • 简介:享有公平、公正的教育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公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义务教育改革的成果,建立和谐教育呢?笔者认为: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新义务教育法把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立法基本目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

  • 标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义务教育法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均衡发展 公平公正 义务教育改革
  • 简介: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自9月1日起施行。这是《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修改。原法不分章节,只有18条1800余宇;而新法共8章63条7000余宇。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认为,新法比原法“从内容到规模都大大拓展,规定更为详尽,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 标签: 《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权 儿童 保障 陈小娅 副部长
  • 简介:姜孟亚在《唯实》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刑事义务冲突是刑法中排除犯罪的一种事由。刑事义务冲突是指行为人在面对同时履行两个以上不相容的法律或道德义务时,因履行时间或履行能力的有限性,只能履行其中的某些义务,而不得已放弃其他义务的履行,并由此产生刑事法律后果,但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现象。在刑法上,由于法律的规定复杂多样,行为主体履行义务的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往往出现行为人在同一时间内要求履行多个不相容义务的情形,形成刑事义务冲突。刑事义务冲突是德、意、日刑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我国刑法学界对此涉足甚少。可是从我国现实生活来看,刑事义务冲突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并且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事由联系密切,实有研究的必要。

  • 标签: 义务冲突 刑事责任 概念 法律后果 刑法研究 行为人
  • 简介: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格蒙草原,平均海拔4200米,因离太阳很近,被誉为"太阳部落"。这里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但安徽芜湖一位70多岁的老人却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来到这里为藏民做义教。这位老人叫黄丽阳。2004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格蒙草原里的藏民们文化程度低,

  • 标签: 义务 太阳 石渠县 高原 甘孜州 部落
  • 简介:注意义务是现代犯罪过失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各国刑法学者们所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中外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对注意义务的概念、内容、根据等方面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注意义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注意义务 犯罪过失 结果预见义务 结果避免义务
  • 简介:刑事诉讼视野中看守所的权力和义务可以归结为法治中国视野下平衡各方诉讼参与者利益的客观义务。看守所客观义务的法理基础是其行政管理的准中立属性和司法机构之间相互州约的基本原则。兼具追求公正价值和人权保障价值的看守所客观义务由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构成。看守所客观义务的实现方式是:在非法证据排除的诉讼、辩护人及代理人伪证罪的诉讼中客观中立提交证据并为诉讼主体依法取证创造条件,督促诉讼主体在看守所中依法履行职责,适度公开看守所的行政管理活动。推动看守所履行客观义务的措施是建构看守所履行客观义务的文化模式、设置看守所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异地管辖的诉讼制度、确定看守所不履行客观义务的法律责任。

  • 标签: 看守所 客观义务 积极义务 消极义务 实现方式
  • 简介:监督过失的注意义务是指处于监督管理地位的人违反监督、管理义务,对其应当防止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或者因过于自信没有防止的心理态度。监督过失注意义务应包括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避免义务。监督过失不同于一般过失,在违反监督义务理论上应采信结果无价值说。

  • 标签: 监督过失 注意义务 注意能力 结果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