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奉俄协定》是苏联政府为了落实其在《中苏协定》中关于共管中东铁路权益,与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集团所签订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不仅开了苏联与中国地方当局订立协约的先河,同时对中苏关系乃至整个远东地区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奉直两个军阀集团之间的关系走向直接影响了奉苏交涉谈判进度和《奉俄协定》的签署,但该协定作为主权国与地方当局签订的协约有违于国际法的规定.

  • 标签: 奉俄协定 苏联 张作霖
  • 简介: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在十几年前还鲜为人知。事实上,人们曾一度争辩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否算得上是一个组织,其成员是否履行不容推卸的国际义务。由于关贸总协定现已拥有101个成员国,调控着约80%的全球贸易总量,上述两个问题也就不再引起人们的认真辩论了。

  • 标签: 关贸总协定 成员国 外贸公司 物品 普遍优惠制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20世纪的多数时期,国际军备控制合作的焦点都集中于非常规武器,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如何更好地控制有可能在内战中使用的常规武器和战争遗留物。为此,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通过赞同建立一个为达成“武器贸易条约”而努力的联合国磋商程序。就目前进程来看,尽管离条约的形成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赞成通过确立一个更负责、更有效的国际武器贸易管控机制。

  • 标签: 联合国 “武器贸易条约” 常规武器贸易 国际性合作
  • 简介:《尼斯条约》的签订,使欧盟历时近10年的机构体制改革终于告一段落。从取得的结果来看,这次改革在消除欧盟体制的“民主赤字”和提高欧盟决策效率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可以说很少建树,还留下了一些不良的阴影,因此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但它终究为欧盟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东扩-作好了机构体制准备,使与申请国的谈判可以从此进入实质性阶段,即加入条件的具体谈判。就此而论,《尼斯条约》应该仍然是一个成功。

  • 标签: 尼斯条约 述评 欧盟成员国 机构体制 规模东扩
  • 简介:核不扩散机制使得世界从1945年以后没有发生过核战争,而且帮助防止了核武器扩散至更多国家或流入恐怖组织手中.然而,当前围绕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态势,可能会分散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机制的关注和努力,这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反对者和怀疑者们所担心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讨论得到国际支持,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国家未能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就核裁军显示出“诚意”.无核武器国家占据大多数,而其中的多数又不能接受核裁军没有进展的现状,也不愿意成为有核国家启动核战争决策的人质.此外,尽管促成禁核条约的种种关切合情合理,但令人担忧的是条约过于简单,从而缺少严格的核查以及强制遵约条款.因此,核武器国家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核武器国家一道更加认真地履行核裁军义务,设计核裁军机制的范本需要解决禁核条约绕开的关键问题,并需要进行国际辩论,讨论何种条件下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必要与正当的,才是消除禁核条约造成对立的出路所在.

  • 标签: 禁止核武器条约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简介:1917—1935年的中苏关系曲折多变,两国贸易往来深受影响。1932年中苏复交后,为发展本国经济,两国都把签订贸易协定一事提上日程。1935年,两国在互换通商条约草案后交涉未果,这一草案在双方数轮谈判中被拖延,直到1939年6月16日才最终签订了《中苏通商条约》。条约迟迟无法签订的直接原因是两国间存在巨大利益冲突,两国在友好合作问题上政治态度均不明确。但时至1939年,国际局势变化与战争威胁使中苏关系进一步密切,两国经济利益的冲突在共同的国家安全危机面前化解了。条约的签订不仅促进了中苏经贸合作的发展、使中苏关系更趋密切,而且加快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

  • 标签: 中国 苏联 通商条约
  • 简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驱动下提出的,是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权而对苏做出重大妥协的情况下签订的。它在客观上对中国革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极为有限,它实质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国东北 中国革命
  • 简介:苏联反危机纲领、苏共纲领草案、苏联新联盟条约是苏联'8.19事变'前一个多月先后通过或准备通过的3个重要文件。7月1日苏联内阁总理加10个共和国政府总理联合签署的苏联反危机纲领开始生效,7月10日公布;7月25~26日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苏共纲领草案,8月8日发表;8月15日苏联颁布了新联盟条约正式文本,准备于8月20日签署。从苏联目前情况看,上述文件将或则束之高阁,或则要修改补充。尽管如此,它们仍不失为重要历史性文件,可供研究苏联某些问题时参考。现按文件公布时间顺序将其内容简介如下:

  • 标签: 反危机 苏共中央 联合签署 修改补充 正式文本 政府总理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区获得了飞速发展,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应运而生.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导致了原产地原则的多重复制,降低了自由贸易区运行的经济效率;区域内的产业在轮轴国产生了凝聚效应,而在轮辐国则产生了分散专业化的效应;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现象使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自由贸易区向关税同盟的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原产地原则 关税同盟 经济全球化 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 关税壁垒
  • 简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究竟是政治文件还是法律协议,及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是否可以排除《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成为分歧极大的法律争议。菲律宾和仲裁庭均主张《宣言》仅仅是一份政治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不能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中国主张《宣言》关于通过谈判途径解决争端的规定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协议,且其所确立的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途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菲律宾不可以依据《公约》提供的争端解决机制就相关争端提起仲裁。本文认为,《宣言》在争端解决问题上构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家间条约;其是否可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本质上是个法律适用问题,从海洋法角度讲,根据《公约》第281条的规定,《宣言》无法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仅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形成制约;从条约法角度讲,《宣言》与《公约》构成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三十条“关于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之适用”问题,相关争端应适用《宣言》提出的谈判和协商途径,据此方可直接排除《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文章首先从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两个核心法律争议,并杭理菲律宾、中国各自主张以及仲裁庭对此争议的结论。其次论证《宣言》的条约属性。第三,分别从海洋法和条约法两个视角分析《宣言》对《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排除。

  • 标签: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条约属性 争端解决机制 排除
  • 简介:金融危机后,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日益突出,并出现向东亚聚集、发达国家间合流以及中国遭遇排挤等新动向。自贸协定这种新动向反映了发达经济体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重整贸易关系、重塑游戏规则和重新配置经济利益的战略目标。中国须采取措施,维护全球多边贸易框架。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多哈回合 中国战略
  • 简介:《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是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贸易新协定。作为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USMCA不但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谈判进路,而且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其中许多非传统议题尤为引人注目。协定实质上是美国重构国际经贸规则战略意图的再次宣示,也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手段。USMCA的签署将会使中国“走出去”战略遭遇重大阻碍,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现造成重大影响,令我国国内重点领域的改革变得迫在眉睫,并极有可能使中国面临“重新入世”的挑战。中国应积极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击破美国的所谓“铁板”,阐明市场机会和贸易利益以巩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捍卫多边体制,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 标签: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 USMCA 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 中美贸易
  • 简介: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FTA)是美式TRIPs-plus(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代表,该协议的签订使得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大提高,并对其他国家建立了先行模式,产生了示范效应。美式TRIPs-plus协定已在全球强势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不良后果,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和监测,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整体战略顺利、有效实施。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美—新FTA TRIPs-plus条款 对策
  • 简介:冷战时期,美国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力图在亚洲构筑一条由近海岛屿链组成的战略防线。由于印度支那战争法国的惨败,美国为防止在对苏联包围圈上出现漏洞,积极策划东南亚条约组织。由美国拼凑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不仅在亚洲制造新的紧张气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为此,苏联迅速采取对策,在对外政策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做法的同时,也对美国进行战略反攻。

  • 标签: 东南亚条约组织 赫鲁晓夫 第三世界
  • 简介: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 标签: 中东铁路 《奉俄协定》 东北亚国际关系 影响
  • 简介:今年10月6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峰会上,中国正式加入.这一重要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将对亚太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和平解决争端,共同承担起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责任;推动预防外交的开展,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冲突预防机制;促使亚太地区大国调整安全关系,更加强调相互依赖与合作;推动亚太安全合作朝合作安全的方向发展.

  • 标签: 中国 东盟国家 亚太安全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和平解决争端问题
  • 简介:本文首先考察了欧盟宪法条约的有关规定,借以审视欧盟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和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CSDP)领域在结构上所取得的突破与创新,尤其是在军事化(militarizing)道路上的新进展;接着探讨了这种进展的限度问题,并结合有关概念试图对欧盟军事化转向对其“全球性民生力量”(globalcivilianpower)身份定位所带来的挑战做出自己的论断。文章认为。鉴于种种因素和限制,这种军事化转向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其“民生力量”属性的某种强化和升华,并非意味着“民生力量”在欧盟的终结。

  • 标签: 法条 条约 欧盟宪法 军事化 民生 共同安全
  • 简介:《中韩渔业协定》是中韩两国在尚未达成划界协议的情况下,为维护渔业正常作业秩序所做出的临时性安排。然而,自2001年《协定》生效以来,中国渔船非法、不报告、无监管(Iuu)的作业行为使得渔警纠纷频次不减反增,甚至屡屡发生恶性暴力事件。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生效,中韩在水产品方面的贸易关系将从垂直互补走向平衡竞争.捕捞业将面临更激励的竞争环境,生产效益将受到影响,结合中韩两国对非法捕捞问题日益重视,IUU捕鱼行为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和法律风险。在此背景下,为化解中韩渔业纠纷、使我国渔民的生计得到持续保障,我国对内应采取经济手段预防IUU行为.加大对非法捕鱼的打击力度,做好渔民弃船转产的保障工作;对外应与韩方进行有效沟通,实现互信、统一执法形式和手段、呼吁文明执法。

  • 标签: 中韩渔业纠纷 渔业协定 自贸协定 纠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