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中欧关系全面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及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欧盟继续调整对华政策。但也应看到中欧关系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 标签: 中欧关系 关系评述
  • 简介:<正>光復馬亚1945年9月初,英国光复部队抵达马来亚。部队是在3日登陆梹榔屿,5日登陆新加坡,12日到达吉隆坡,16日到达怡保,但若干著名地方甚至月底才重新占领。当日本人被命令撤离重点行政区集中投降,和英国军事管理当局到来之前这一过渡期间,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从叢林里出来接管政权。

  • 标签: 马来亚 过渡期间 管理当局 新加坡 吉隆坡 部队
  • 作者: 潘志高许素文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中美建交30多年来袁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式前进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遥从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看袁有国际格局的变化尧两国社会的变化尧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和两国民间交流的力量这三个层次遥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袁但也不会一帆风顺遥
  • 简介:南非新政府成立一年成就曾强SouthAfrica:TheNewGovernment'sAchievementssinceItsFounding¥Abstract:TheSouthAfricannationalunitedgovernmentled...

  • 标签: 民族团结 新政府 曼德拉 新南非 非国大 重建与发展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必须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这需要我们准确地判断国际安全形势,以自身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和完善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新型国际关系。

  • 标签: 国际安全 国家安全 依托 筑牢
  • 简介: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苏全球战略重点。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防止以美国为首西方集团进攻、颠覆和渗透,实施纵深防御战略,将东欧作为空间防御缓冲地带,并通过成立华约控制东欧与北约相抗衡。70年代以来,苏为同美争夺军事优势和欧洲霸权地位,竭尽全力,扩充军备,美苏双方在欧洲部署了数以万计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相互威慑,致使东西方'冷战'局面延续达40年之久。欧洲局势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当选苏共总书记后,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力求根本改善同西

  • 标签: 纵深防御战略 空间防御 华约 霸权地位 缓冲地带 对外政策
  • 简介:印度1970年,确认了程序专利(给予某一用以制造合成药物程序以专利),但并未确认产品专利,即对于食品、药品物质不授予专利,仅对制造方法授予专利.这鼓励了印度制药企业大量仿制药品替代进口,制药业成为印度最具优势产业之一.1995年印度加入WTO之后,三次修改1970年,以便使其专利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这对印度制药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专利法》修改 制药业 影响
  • 简介: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不可缺少内容,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更是“利用外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拟通过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一个侧面,从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角度,对近十年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发展变化、投资特点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作用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并与近代华侨在中国投资进行对比,提出一些看法。一、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发展变化据中国对外经贸部外资局提供数字显示:“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九年(1979—

  • 标签: 中国大陆经济 对外开放政策 华侨投资 投资资本 海外华侨 十年
  • 简介:中国东南亚研究兴起于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可以把在过去三十年间研究东南亚中国学者划分为三代,在第二代学者时期,来自东南亚“归国华侨”在东南亚研究领域里发挥了主要作用,他们与中国本土出生学者一起推动了该领域发展;第三代东南亚研究学者则都是中国本土出身。尽管研究东南亚中国学者已经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与他们西方同行相比,中国东南亚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术质量不高、因合作不够而导致学术上重复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同样薄弱等。但目前在中国,一些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研究东南亚学者以及优秀作品正在不断涌现。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学者 后毛泽东时代
  • 简介:多极化不等于大国力量均衡化,而是大国多中心化。基于这种认识,1999年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不仅未发生逆转,而且在近年来已经形成多极格局框架基础上,更趋稳定,大国间对抗更趋公开化、表面化。俄欧中三大中心成为阻遏美国企图构筑单极世界中坚力量。

  • 标签: 多极格局 多极化 大国关系 单极世界 世界政治 公开化
  • 简介:<正>不久以前,苏聯研究工作者已經開始編篡一系列东南亚國家近代史;其中對这些國家民族解放運动史研究較少。本文則試图探討一下十九世纪70—90年代在馬來亚反對英国殖民主义者起义。①內容广泛英國歷史編篡学在關于英國佔领馬

  • 标签: 起义军 殖民主义者 封建主 英国殖民主义 政权 殖民地
  • 简介:“人安全”概念提出促使人们对安全内涵和如何提供安全进行更深刻思考。但是,人安全概念提出后引发了很多争议,也产生了不少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将人安全中“免于恐惧自由”与“免于匮乏自由”相互对立起来,以至于将前者视为西方概念而后者为东方概念。在这种话语中隐含了“免于恐惧自由才是人安全中优先考虑因素”,其产生后果是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贫困、饥饿等严重危害人尊严安全问题可能被置于安全考虑范围之外。回顾人安全概念之争,探讨人安全核心理念及其相关概念,比如安全与发展、直接暴力与结构暴力之间关系,可以矫正这种误区,并证明人安全概念既不是西方也不是东方,它是以人类最基本价值、需求和尊严为中心,具有普遍意义和道德说服力综合性理念。这种综合性界定自然要求安全维护方式不应停留在被动和短期应对层面而应寻求早期预防、长期建构、能力提升等积极手段以便实现“积极安全”。

  • 标签: 人的安全 人的尊严 免于恐惧与匮乏 结构暴力 积极安全
  • 简介:直到最近缅甸军政府强力镇压了2007年9月和平抗议之后,这个国家才重新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但是,这个事件只是专制政权领导导致灾难性问题最新事例。几十年,军政府治国之策导致国家穷困,完全无视缅甸人民权利。

  • 标签: 缅甸 印尼 危机 2007年 国际社会 专制政权
  • 简介:“人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自由”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安全”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安全”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积淀、非政府组织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 标签: 东盟 “人的安全” “东盟方式”
  • 简介:当前,人们正在热烈地讨论中国参与非洲发展问题。在北京和其他地方,不同领域专家都在分析、研究,并希望找到中国与非洲大陆建立新经济联系内在动机。站在一个非洲人角度,我应该承认,是中国将非洲带到了西方大国利益中心。

  • 标签: 非洲大陆 中国 内在动机 经济联系 非洲人
  • 简介:包括日本发达国家随着人口高龄化,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高龄者医疗费增加以及少子化所造成年轻劳动力不足等。尤其是护理高龄者护理人才严重不足,日本2025年度预计护理人才有100万人缺口。日本政府正在探讨通过雇用外国人劳工补充一部分护理人才不足,并于2008年以后开始利用经济合作协定(EPA)接受护理福利士候补者。这些护理人才大多是来自亚洲地区劳工,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国家也急速地迎来了高龄化,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过多地探讨几十年后护理人才不足问题。

  • 标签: 高龄化 少子化 老龄人口 高龄者 合作协定 经济增长
  • 简介:1988年9月,现任缅甸军政府上台后,宣布放弃执行了近30年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目前私营经济在缅甸占主导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75%①.但是由于缅甸军政府长期实施锁国政策,使缅甸成为东盟各国中信息最为封闭国家,更使得缅甸经济不但落后而且封闭,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甸金融发展也是一样,尽管国家已经逐步放开,但目前发展仍是非常落后、缓慢.

  • 标签: 缅甸 金融发展 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
  • 简介:前言本文将考察海外亲属寄给大陆亲属侨汇、赠品及投资对侨乡及其周边地区金融体系产生了什么样影响。海外亲属寄给中国国内亲属物品、金钱情况直至近年仍未完全弄清。这在改革开放前与中国国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与海外有关系的人”,

  • 标签: 外汇管理 侨乡 金融体系 周边地区 政治运动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