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米洛万·拉斯因其思想的尖锐性、活动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成为二战后苏东国家“持不同政见者”的公认代表。他从一名“斯大林主义者”到“持不同政见者”的思想发展历程,展示了苏东国家中那个特定年代的“异端”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状况,也展现了整个20世纪苏东国家的政治思潮变动的脉络。因此,梳理和分析拉斯的思想变化,对于了解东欧的“异端”思潮,以及二战后苏东国家政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吉拉斯 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新阶级 苏东国家
  • 简介:英刊《新左翼评论》第60期(2009年11—12月号)发表汤姆·雷弗(TomReifer)纪念著名理论家乔万尼·阿瑞的文章,对阿瑞的生平和理论成就做了评述,认为纪念阿瑞及响应其创建一个更人道的世界体系的理想的最好方式便是重新回到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的讨论上来。《新左翼评论》杂志也在为此文所加的导言部分对阿瑞的理论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绘图 资本 2009年 中心问题 世界体系 理论家
  • 简介:一、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的背景分析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是以他对现代性的理解为基础的。在登斯的现代性思想,特别强调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并视之为在这种断裂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包括从世界观、经济制度到政治制度的一套架构。②在《现代性———登斯访谈录》一书中,当被问及古典社会学家中是否只有马克斯.韦伯最接近对现代性的正确理解时,登斯回答说仍然敬仰马克思,“因为资本主义对较大的现代性框架具有核心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影响同它在从前社会形式相比,其效应要明显和深远。这些影响的结构,以资本主义制度和机构为核心”。③这说明,在对现代性的认识上,登斯与马克思的认识是相似的,都从制度角度出发解读现代性。也正是以此为基础,登斯认为能够在同样的层面上通过对现代性制度维度理解上的超越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除此之外,登斯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代表了19世纪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到了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期没有的新变化,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在与时代的对接暴露了很多缺陷。因此,登斯的所谓目的就是立足当代,借助各学科的最新发现来批判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正>1996年12月19日,我校在临湖轩举行仪式,授予日本著名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亚细亚大学校长卫藤瀋先生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称号。副校长梁柱教授、我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以及我院各系负责人和接受日本笹对良一基金会资助的我院研究生共30余人出席了授职仪式,潘国华教授主持了仪式,梁柱副校长、卫藤先生、梁守德教授均在会上讲话。卫藤先生系日本国际关系学界知名学者,是日本国

  • 标签: 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 大学校长 日本 研究生
  • 简介:西方在近五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亚洲在过去50年来超乎常规的经济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西方的政治权力仍然体现在技术、军事、外交和经济主导地位诸方面,但是这些优势正在迅速流失。拉赫曼认为,这种趋势造成的各种后果正是决定当代全球政治的核心要素。他为此创造了“东方化”这个概念来总结当代全球政治形势的根本特征。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主流精英对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他建议西方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反映了当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外交战略背后的逻辑。本文对“东方化”的概念进行了批判,揭示了拉赫曼代表的西方主流精英思维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超越东西方之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东方化 美国衰落论 全球治理 新型大国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欧洲联盟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自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对欧洲模式的质疑声不断增多。尤其近几年来,欧洲范围内失业率高企,成员国收支不平衡加剧,南北欧洲国家差距不断扩大,成员国内公民支持率显著降低,作为欧盟大国的英国退出了欧盟。在这种情况下,跨主权货币究竟应不应该继续存在?欧洲联盟究竟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实体?欧盟未来应该走向何方?这些都是目前学界积极探讨的问题。安东尼·登斯在《动荡却强大的欧洲:欧洲的未来走向何方?》一书中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他从福利社会模式、移民、气候变化等这些关乎欧洲稳定与发展的问题入手,就欧洲转型的未来走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概括来说,登斯赞成欧洲一体化,他认为:第一,欧盟在建立和维持欧洲大陆的和平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第二,尽管经济下滑,欧盟仍贡献了2%的GDP增长率;第三,在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世界,欧洲国家通过联合可以变得更具影响力;第四,个体的主权国家通过成为欧盟的一分子会比单独采取行动获得更多收益。

  • 标签: 吉登斯 欧盟 欧洲转型 欧洲一体化 治理模式
  • 简介:不愧是丝绸之府谈到吴江这10年工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各乡镇上丝绸业的兴旺。丝绸业本来是吴江的传统优势。我在30年代所写的《江村经济》里就把当时农村凋敝的直接原因归之于丝绸业的衰落,因而引起农村里蚕丝副业的危机。80年代我国丝绸业复兴了,历来以“丝绸之府”闻名的吴江,随之繁荣起来。1980年桑田面积5.7万亩,蚕茧产量3300吨,白厂丝

  • 标签: 丝绸业 丝绸之府 盛泽 蚕茧产量 《江村经济》 丝绸市场
  • 简介:《水浒》中有个'圣手书生'萧让,善写当时四种字体,曾依计伪造宰相蔡京的手书以救宋江。英国的这位则似乎技高一筹,以一人之力就把自己给释放了.2014年3月,时年28岁、来自埃塞克斯郡伊尔福德的内尔·摩尔因犯五项欺诈罪被羁押在旺兹沃斯监狱——这里先后关押过上世纪'票车大劫案'团伙多名成员以及'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等重犯要犯。不过几天之后,3月10日,

  • 标签: 中的玄机 域名中的
  • 简介:张淑静正安心享受临产前的最后时光。而在怀孕前一年,她还担心生育影响工作机会。“当时网络上一篇怀孕员工被公司欺负的帖子很火,所以会有顾虑。现在自己也快生孩子了,我觉得一切还好。”

  • 标签: 公平 借鉴 影响工作 怀孕
  • 简介:在很多地方,给孩子上户口是一件令人头疼而痛苦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证明和没完没了的行政程序往往让人不胜其烦。有一些地区则开始发生变化,譬如宜昌,类似的事务正在变得简单,一个新生命降临后,医院第一时间将其有关信息发至市人口信息系统,社区的网格员会根据自动生成的指令进行入户核查,进行身份证、户口等代办服务。

  • 标签: 网格 宜昌 人口信息系统 城市 行政程序 自动生成
  • 简介: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战略和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促使它日渐成为其他大国博弈的中心。

  • 标签: 博弈 印度 人口大国 经济地位
  • 简介:从年初中铝收购力拓案开始,澳围绕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力拓商业间谍案、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放映热比娅纪录片、澳大利亚向热比娅发放私人签证等问题摩擦不断,关系持续恶化。

  • 标签: 中澳关系 澳大利亚 国际电影节 白皮书 间谍案 纪录片
  • 简介:<正>一、改革调整的进程解放后,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人民经过两年准备先后实施了三年计划(1978—1980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在以农林业为工业发展的基础,以交通为先导,商业为关键环节的方针指引下,开展了将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和将小生产转变为社会主义大生产运动。工商业普遍实行公私合营或国有化;农业大办

  • 标签: 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 五年计划 公私合营 关键环节
  • 简介:这里即将举办派对,但可能并不是你想被邀请参加的那种,除非你是同性恋、喜欢捆绑虐恋、吸食冰毒,同时还要有其他与之相关的癖好。尽管邀请是通过同性交友软件Grindr广泛散发的,但只有两个人回应参加。其中一位因为迟到被拒之门外,而另一位则被这场派对的举办者,50岁的斯蒂芬诺·布里兹勒死、分尸、烹煮并食用。被害人并非是你能料想到会参加这种地下派对的人。

  • 标签: 警察 强酸 溶解 同性恋 举办者 被害人
  • 简介:<正>埃及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政治、军事大国,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成员、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埃及的一举一动,都对中东地区甚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对埃及在海湾战争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作一简单评析。

  • 标签: 阿拉伯联盟 埃及 中东地区 海湾危机 海湾战争 穆巴拉克
  • 简介:理解犯罪热点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需要相关犯罪理论的指导。理解犯罪热点具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介绍各种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犯罪制图技术在理解犯罪热点上的显著重要性。识别犯罪热点需要借助一定的空间分析工具,各种空间分析工具具有自身特定的优缺点及不同的用途。为防止出现主观性和随意性,犯罪热点分析应考虑多种因素,以科学的方法实施。

  • 标签: 犯罪热点 理论基础 方法和技术 犯罪制图 空间分析工具
  • 简介:大千世界,向来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乐几家愁。即使在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阴霾,滚滚的乌云也镶着些许银边。在危机成长的一些新型的产业还是给人们带来希望,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 标签: 行当 经济 金融风暴 风景线
  • 简介:有关童年、记忆以及生命中的可遇不可求就像记忆打开的那道柴扉之门,我就赤脚站在细雨呐喊的故乡的那条老街上迟迟不肯转身离去,炊烟是庭院接近天空的唯一的梯子,破旧庭院中还有一棵榆树和两棵枣树,它们的本质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并非是树,而是天空投下的一个阴影,也仿若散

  • 标签: 看见记忆 记忆中的
  • 简介: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发展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英]罗勃特·考特莱尔,令狐岩平编译[译者按:]本文摘译自1995年3月18日-24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中国问题评述”一文。尽管作者的某些观点显得偏激,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但文章所分析的当前中国经济发...

  • 标签: 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 值得注意 通货膨胀率 税制改革 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