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在这一阶段中共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明确了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目标、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来阐述他的革命理论。

  • 标签: 革命领导权 国民党右派 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革命动力 中共四大
  • 简介:中国的规矩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规矩思想是以“唯心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规矩思想开始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规矩思想的新功能体现在院用规矩“立政治”、用规矩“树表率”、用规矩“成就伟大”,所以规矩思想对于成就新中国新的政治文明的新辉煌,尤其对于取得反腐败的成功具有特别的意义.

  • 标签: 政治“四化” 国家公共哲学观 国家理论 “规矩思想”
  • 简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并以此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教育培养了一代代合格的接班人和劳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建设理论,更是对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凸显了与时代契合的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明确的人格培养的价值目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力量。

  • 标签: 文化建设 育人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2016年6月底,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作为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何制定?问责对象和问责方式有哪些?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问责方式 中共中央 制度创新 从严治党 党中央
  • 简介: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公众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会产生社会认知困惑、社会情绪消极以及社会信任淡漠等心理问题。这些既存的社会心理问题,呈现在舆论传播中,会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舆论‘泛社会化’""‘舆论倒逼’势头强劲""舆论‘越位’现象丛生"等挑战。为了提升党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需要关注公众心理状态,并基于公众心理分析,从认知、信念和行动三方面着手来制定舆论引导策略,找准各种舆论场中的"对接点"和"共振点",时刻关注并推动反应民声、表达民意的积极社会舆论,形成舆论聚合,促进多元舆论场共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芬围。

  • 标签: 公众心理 中国共产党 舆论引导 有效性 公信力
  • 简介: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教训催生了党内监督,但党内监督真正成型,则是江西苏区创造的“群众监督”“权力监督”“权利监督”三结合.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更细化,监督和惩处结合得更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强化党内监督,党中央于2003年12月颁布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这个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机制 党史 十八届六中全会 政党治理
  • 简介: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特别是执政6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治理工作,致力于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注重发挥党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注重农村治理理念创新,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各类社会主体,注重发挥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法治化道路,实现了农村治理的创新发展,并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农村治理 中国特色
  • 简介:文章通过对建党以来党的自我监督思想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以期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当前从严治党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 标签: 党的自我监督 发展 完善
  • 简介:阮青在2015年第6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撰文指出,价值观自觉是政治坚定的前提,价值观自信是道路坚定的基础,价值观超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实现价值观超越必须注意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主导地位与统领多样的关系,既要坚持核心价值观地位不动摇。

  • 标签: 价值自觉 中国共产党人 自信 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党校 伟大复兴
  • 简介:从1921年到2017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96年来的发展,关键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国家历史进程,决定了民族命运。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回望中国共产党96年历史,一段段峥嵘岁月的牺牲奋斗荡气回肠,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 简介:(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决议 中国共产党人 中央委员会
  • 简介: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回顾历史,由衷感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

  • 标签: 中国共产党根本 人民立场 根本政治立场
  • 简介: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有七类,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解读 党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法治为主旋律,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则根据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履行自我监督的法律武器,它蕴涵诸多法治理念: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内监督的领导核心,与时俱进契合准时法治理念,监督原则遵循法治规则理念,法定监督确立“确定”法治理念,依法保障程序法治理念,自律监督突出主动法治理念,监督体系构建全面法治理念,监督公开和落实发展完整法治理念。

  • 标签: 党内监督条例 法治理念 全面法治 主动法治 程序法治
  • 简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为后来党的理论学习活动留下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学术界对延安时期学习活动的研究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学习的原因、内容与特点、方法与作用、经验与启示。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亟待突破,比如,研究的内容比较全面,但是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整体性和宏观性研究比较成熟,个案和微观研究还比较缺乏;研究方法比较传统,还需进一步丰富。

  • 标签: 党的建设 延安时期 理论学习 研究述评
  • 简介:从系统论、生态论的角度看,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机性、离散性)等多重特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生态系统同时面临线性和非线性安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面临的非线性安全重点经历了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到总体安全、系统安全的演变,系统需要应用非线性策略来应对非线性安全。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生态系统 非线性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 简介:5月22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代表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63名我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代表会议的代表共799名,出席会议783名,符合规定人数。大会于上午8时30分开幕,全体代表起立高唱国歌。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代表会议 河北省 全国代表大会 石家庄 选举
  • 简介:中国共产党共享理念具有崇高的理论旨趣和价值追求,既具有理论的彻底性、批判性,又具有实践的可行性、操作性。坚持中国共产党共享理念理论向度与实践向度的统一,既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依据,又是建党90多年来光辉成就的经验结论。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一些割裂党的共享理念理论向度与实践向度、言行不一的做法,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持续推动发展进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中国共产党共享理念理论向度与实践向度有机统一起来。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共享理念 理论向度 实践向度 从严治党
  • 简介:李建华在2016年11月16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如何实现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维持健康政治秩序、保证政治决策科学性的重大课题。一是健全问责机制反映了共产人的责任意识。健全问责机制的主旨在于落实主体责任、通过问责促使党员干部认清权责边界,划定主体权限,一方面防止权力滥用、越界行权,另一方面惩戒为官不为、失职渎职。健全问责机制有助于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主动防范、

  • 标签: 问责机制 党员干部 政治伦理 权力滥用 决策科学性 失职渎职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要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不断推动党内巡视工作制度的科学化与系统性建设,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进行了与时俱进地调整、修改与创新.新时期、新阶段《条例》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主体责任,突出了“一次一授权”的要求,提出了全面巡视战略,尤其强调了政治巡视,其根本目的是使巡视监督功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从而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 标签: 巡视工作条例 全面从严治党 政治巡视 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