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刘彬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29.5万字,249页。该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期间,在廖名春教授指导下,历时三年的精心之作,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高校社科文库》。

  • 标签: 光明日报出版社 校释 帛书 博士后流动站 发展研究中心 2009年
  • 简介:很少给人写序,迄今为止,只给吕绍纲先生写过一篇。上过吕先生的《周易》课,他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周易)的哲学精神——吕绍纲易学文选》,嘱写序,师命难违,只好硬着头皮上,写得实在艰难。现在,刘彬副教授又要写序,本想一推了之,但实在说不出口。一是因为刘彬副教授在清华跟我做过二年的博士后,其工作的结晶就是此书——《帛书()篇校释》,许多问题在课堂上、在课后都跟他有过交流、有过讨论。向读者推荐、介绍此书,确实比别人更有发言权。

  • 标签: 校释 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易》 哲学精神
  • 简介:马王堆帛书《》篇有“五正”一词,乃为古代易学讲君道的特定术语。其内容是帝王取度于身所建立的规矩绳权衡五种法度,与八卦中的某些卦、四时和五方等相配纳,而形成的易学模式。此配纳模式说明,君主布施规矩绳权衡五正,其旨在因顺阴阳、谐和四时、理顺五行,以达致天人祥和的理想政治境界。此古《易》“五正”的要义,是君道合于天地、阴阳之道。

  • 标签: 《要》篇 五正 规矩绳权衡 易学
  • 简介:在帛书《》篇中,"前祥而至者,弗祥而巧也","前羊"即翦祥,"弗羊"即祓祥,此句当释为:翦除凶邪而得福,消除灾殃而避祸。"孙正而行义",孙正即循正,意为遵循平常的做法。义为宜,行义即行得其宜。"则是用倚于人也",倚通奇,"用奇"之"奇"与"孙正"之"正"构成一对范畴。"唯周粱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是由多人占的一种占法。"后世之士疑丘者",疑为责怪之义。

  • 标签: 帛书 《易传》 《要》
  • 简介:科技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科技人才观是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读江泽民的《论科学技术》一书,从话语背景、表达内容和具体方法等层面对上述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确证出江泽民的科技战略思想不仅是对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而且作为治国方略的一部分,其现实意义也是昭然的.

  • 标签: 江泽民 治国方略 话语背景 新发展 科技人才观 现实意义
  • 简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十年前,面对着网上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中医学界和中国哲学史界的一些朋友们,与热爱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广大干部群众一样,心情都很不平静,感到很受压抑。他们在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应对?我们怎样发声?

  • 标签: 中医哲学 哲学思想 钱学森 中国哲学史 专业委员会 历史条件
  • 简介:本文从贞天地、立人极、通天人三个方面来阐释王夫之的圣人观。三者既是对圣人的内在规定,也是一种客观叙述;既是圣人成就自身的工夫,也是其所达至的境界;既是“本体上说工夫”,也是“工夫上说本体”。“贞天地”可分为“择阴阳之粹精”和“肖阴阳之德”两个方面,其内涵是贞守天地之正理、贞固天地之正气,其途径是效法天地的易简之道。立人极体现在圣人的德性才能和法象治器、制礼作乐等作为中。二者体现了“本天论人”和“以人合天”的思维方式和诠释向度,其理论基础在于“通天人”。在阐释中,王夫之综合了先儒关于“圣”的“通天”、“德性”、“才能”、“纯于天理”、“境界”等方面的涵义,突出了圣人养民佑民和治理社会的“作为”,是对明代中晚期重内圣、轻外王思潮的一种理论补正。

  • 标签: 圣人 王夫之 周易外传
  • 简介: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篇释文(下)(日)池田知久著牛建科译第十三行上经文A子也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蘩。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经文B子也日教此弟子曰①,行亡者,神灵之趋②。知谋远者,卜筮之蘩③。赐以此...

  • 标签: 《周易》 《易》 马王堆汉墓帛书 《说文解字》 假借字 通行本
  • 简介:<正>近年来,国有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或想享受三资企业政策待遇为原因,积极寻找外资进行合资。目前,国内三资企业已有20多万家,冲击到国内市场上是琳琅满目的洋名商品,占领国内市场。据报道,在饮料市场上中国八大

  • 标签: 中国名牌 市场经济 名牌产品 创名牌 消费者 三资企业
  • 简介:庄子哲学是目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牟宗三对康德哲学中自我问题的理解和现象学的意义生成理论分析庄子的自我问题,认为庄子哲学中的""有三个意义,即真我、现象和逻辑;"成心"不仅可以统摄""的三个意义,而且是现象世界或者说的意义世界的生成论根源;"坐忘"是与意义世界的生成顺序相反的认识真我、回到真我的方法和过程,即庄子的"达道之方".

  • 标签: 庄子 哲学 “吾丧我” 意义生成
  • 简介:本文主旨,在说明《易》是中华民族综合文化的起点。它是原始综合的,而不是后世科学分析的,其内容极为丰富。作者认为,《周易》是《易》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易传》为第三阶段,后世种种“易说”为第四阶段,此外,还有个第一阶段,那就是原始一段,即“毛胚阶段”。这一阶段的精义,历来说易者,甚少发挥,本文拟补此缺。

  • 标签: 发展史 宗教信仰 神秘主义 神秘色彩 境界 八卦
  • 简介:<正>著名学者陈鼓应(福建长汀人,1935年生),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79年赴美,任加州大学研究员,1984年起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多年来致力于哲学史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后出版了《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老庄论集》(与张松如合著,山东齐鲁书社出版)、《老庄新论》(香港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于1992年分别出版)、《耶稣新画像》(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存在主义》(与孟祥森、刘崎合译,商务印务馆1987年出版),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等报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从1992年起,创办并主编了《道家文化研究》学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早年并曾在台湾出版过《庄子哲学》、《庄子哲学探究》等

  • 标签: 陈鼓应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中国哲学史研究 庄子哲学 今注今译
  • 简介:中国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历史可谓经学的阐释历史,汉代经学和宋代理学则是这一历史发展的两个关键期.朱熹就是宋代理学确立的关键人物.文章在叙述宋代理学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探讨了经学向理学转向过程中的阐释学思想的变迁,通过这一历史梳理,说明朱熹在其中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文章包括五部分内容:一、经典文本的重新确立,二、“理一分殊”与本体阐释,三、“尊德性”与“道问学”,四、“六经注”与“注六经”,五、朱熹在经学阐释史上的贡献.

  • 标签: 六经注我 宋代理学 阐释思想 朱熹 贡献
  • 简介:《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独成一家的一部杂家著作,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如国富兵强,慎战,亲仁睦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为齐国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历朝历代安攘内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管子》国家安全思想具有中国传统的独特性,可以作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知识谱系的补充,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 标签: 管子 国家安全思想 国家实力 理论价值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起源于先秦时期,许多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以民为本、和而不同、慎战、亲仁善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基础。他们不仅为历朝历代安内攘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安全问题、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 标签: 先秦 国家安全思想 以民为本 和而不同
  • 简介: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邓小平同志第一个明确表明了“中国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的思想。这是邓小平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经典理论...

  •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对邓小平 “左”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新贡献 警惕右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行政行为,目前学界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研究不多,对其法律性质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厘清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相关的法律问题并加以规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有行为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并非是一种类型化的行政行为,而是属于非类型化行政行为的范畴,其性质上表现为行政法律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两种基本形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权在日常检查中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法律法规设定的职权,不仅不构成越权,而且是其职责之所在。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的规制主要通过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以及司法控制。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的发布,除法律法规的授权以外,至少需要有组织法上的依据,就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尽可能规定出详细的授权范围以及完善的行政程序以及司法救济等,以便尽可能使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法治化。

  • 标签: 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法律性质 法律规制
  • 简介: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网络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原因基础上,提出借鉴日本网络法治和家庭监管并重的成功经验,以应对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青少年网络使用安全问题。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安全 法治 家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