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管子》宗教人文化色彩浓厚,“神道设教”动机鲜明。《管子》追求人与天凋,形成“生态医学”与“生态政治学”良性互动的治国范式。《管子》“精气论”推动了中医医理的科学化进程,同时“精气论”也成为管子“内圣外王”理论的根基。《管子》“和乃生”的养生理念与《管子》治国追求“和谐”理念高度契合,其和谐治国涵盖了天、地、人三个层面,从而实现了从“人文”到“仁术”的转化,播下了传统政治中饱含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基因。

  • 标签: 《管子》 管仲 人文 治国 仁术
  • 简介:我国当前正面临着空前的社会转型.转型带来了震荡与冲突,亦带来了压力与困惑.在此情况下我国人文研究的现状如何,问题何在?或者说,处在转型期的人文知识分子境况如何,他们是如何应对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自己的理想,履行自己的责任?本文试对90年代以来知识界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思想发展的轨迹进行勾勒,进而对此问题作出回答.

  • 标签: 人文研究 中国 社会转型 人文知识分子 人文理想 人文精神
  • 简介: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打破了人们的常态生活,这让身处重灾疫区的中国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使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而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留给我们的是启示与反思.为此,2003年5月29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举办了研讨会.20多位与会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以如何尊重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民众与政府等等关系为题,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探讨.

  • 标签: 人文关怀 “非典”危机 综述 法制建设 政府 舆论导向
  • 简介:在西方,人文主义并不与宗教截然对立,而往往以各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所谓人文主义与宗教相互对立的观念本身是一种误解。孔子和儒家学说无疑是一种人文主义,同样,这种人文主义与原始宗教性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孔学和儒家的人文主义主要来自于宗法文化背景,即亲情关系和血缘伦理,其原始宗教性正是将这种人情、世俗内容上升为宗教态度和情感,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这种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人文与宗教相融合的独特的人文主义,可称之为宗法人文主义。

  • 标签: 孔子 宗法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宗法
  • 简介:10月1~3日在甘肃酒泉召开,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哲学系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协办,酒泉金锁阳沙漠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卢风发起这次会议。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生态智慧 专业委员会 清华大学 环境哲学
  • 简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已经成立了十年。探究中医哲学,或者说中医的哲学环境、背景、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中医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讲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其所收集的典籍和内容,都是关于医疗、养生方面的,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这几个方面,都是关于如何来维持生命,保养生命,提升生命的著作,所以称其为“生生之具”。

  • 标签: 中医哲学 标准 人文 智慧 直觉 专业委员会
  • 简介:图腾作为一种原始的混沌,既是人们崇尚、信仰及幻像体验的符号,也是一种祈福的印记,但这一切却植生于自然物及生命体的实在.如果说这其中包孕生态特性的话,那就是由“生”而化成的多重关系构成中,人的活动更依附于自然、生命,或旨在悟解自然、生命的有机性存在.我们如对图腾给予“生态”解读及阐释,显然需将图腾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其所连接的仍然是自然、生命及人之相互间的有机性关系.图腾崇尚的内质,乃至载体往往是实在的,且为跃动着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物/客体,但其又隐含“虚”体、神性及符号性,且呈现多重实体的有机组合性.这使得托举图腾形象的,那个积蓄生命力的“自然物”,不仅是“和合”的生命有机体,而且有着一种超强的生态合成力.

  • 标签: 图腾 图腾崇尚 生命有机体 生态合成力 文化多样性
  • 简介: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呈现明显的分区、集群分布。这些遗址大体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小区。由于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小区的龙山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各小区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又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文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时代 自然环境 人口数量 社会结构
  • 简介:本文不拘泥于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框架,从推动孙中山哲学思考的先行著作入手,重新探讨了《孙文学说》。认为《孙文学说》除人们所熟悉的知行关系等认识论外,还有更丰富的哲学内容,尤其是给人文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构建。它力图摒弃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人为对立,注意吸取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成果,并努力把人文精神的追求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二者互相为用,相得益彰,试图以此为革命实践提供一种更加恢弘积极的哲学思维。

  • 标签: 孙中山 人文精神 叔本华 心性文明 柏格森 精神生活
  • 简介:本文从生态文明之生态哲学的新视野透视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包含了内在关系存在论('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生态存在观、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道在万物的的生态价值观、人副天数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寡欲''节葬'的朴素生态主义的适度消费观.

  • 标签: 生态文明 中国传统 生态哲学 内在关系 生态存在论
  • 简介: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经济思想:《管子》认为经济系统必须顺应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法则:“天时”;《管子》阐述了正确处理人口、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间关系的“务地利”的可持续经济思想;《管子》提出了修德、贫富有度及适度消费的生态经济管理思想。

  • 标签: 生态经济 天时 地利 适度消费
  • 简介:6月21~22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浙江大学哲学系和杭州佛学院承办。本次会议的独特之处在于展开了以神经科学、演化论、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为主要学科支持的“新自然主义”与人文学科(主要是传统哲学)的对话。

  • 标签: 人文学科 自然主义 杭州佛学院 论坛 浙江大学 科学研究院
  • 简介:<正>东汉末年出现的批判思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批判思潮,它既是一次现实的政治批判,又是一次文化思想运动。关于前者,人们说了很多,主要是对政治腐败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弊端和衰败所作的揭露和批判。这种批判表现了知识份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良心。当时出现的一批思想家,敢于面对现实,指陈时政,无所顾忌。他们对各种

  • 标签: 人文主义 中国哲学 宗教化 先秦哲学 心性之学 心灵哲学
  • 简介:要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国家之间、当政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取之有度,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理论,对于解决人与大自然及世间万物共处共存、和谐发展的问题,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今天,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也决不可忽视了儒家生态观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儒家生态观 天人合一 “仁”与生态 制天命而用之 社会的和谐
  • 简介:儒道二家提出的生态伦理思想构成了传统伦理生态文明观的核心,他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表现出的智慧和远见卓识,直至今日令我们赞叹不已。这些深邃的思考既展现了圣人先哲独特的生存智慧,又为我们提供了应对现代生态挑战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儒道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优势和长处,并及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对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现代生态文明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生态伦理 儒家 道家 现代价值
  • 简介:4月26—27日在美国加州克莱蒙举行,110多名中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和60多名北美、欧洲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出席论坛。主要组织者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中外生态文明专家就“中国是否要走以乡村文明消亡为代价的城市化之路”、“生态文明与后现代农业”、“生态文明与乡村发展”、“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话。

  • 标签: 生态文明 国际论坛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农业 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