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深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本移植中心深静脉导管的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结果84例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深静脉导管对于血液科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意义重大,应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利于治疗。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深静脉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隧道式深静脉导管出口自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2018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结合护理计划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对照组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自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各种不良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血液透析患者隧道式深静脉导管出口的自我护理对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隧道式深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因肿瘤患者PICC导管颈内异位率很高,以达到及时妥善处理异位问题的目的,保证用药的安全,患者的安全。因此总结分析异位原因和预防措施,正位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ICC 颈内异位 正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确诊恶性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腹水。结果8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总有效率为83.7%.结论微创腹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恶性腹腔积液,是一种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适于各级医院,尤其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和使用,也可用于门诊患者。

  • 标签: 腹腔积液 恶性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方法对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89例患者2013年07月-2015年07月在我院置管后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提高了病人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认知度,积极配合置管及护理,避免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综合置管护理模式对患有尿毒症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接受透析治疗实施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尿毒症透析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用综合置管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毒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置管护理模式对患有尿毒症的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综合置管护理 尿毒症 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传统闭式引流的优劣。方法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气胸腔,外接引流瓶。结果两者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法优于传统闭式引流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气胸 中心静脉导管 传统闭式引流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接水封瓶持续闭式引流。结果37例自发性气胸治愈3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91.89%。结论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近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反复插管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回顾性分析124例需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内科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治疗的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对策。本组局部血肿或出血5例,血、气胸1例,气管胸膜损伤0例,喉部血肿或喉返神经损伤0例,空气栓塞0例,留置导管位置不良1例,腹膜后血肿1例;不同穿刺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不同,颈内静脉并发症发生率6%(5/82),股静脉为7%(3/42)。颈内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临时血管通路的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并症的部分危险因素是可以预见,及早预防和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近期并发症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长期性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150例患者均采用长期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肝素封管,B组患者则在A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对比3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功能不良情况。结果B组与C组患者的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这2组患者首次尿激酶干预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B组与C组患者的PT、APTT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这2组患者PT、APTT情况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长期性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中心静脉导管 功能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