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怎样才能在不危害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性情况下生产出足够食物?有许多方法可以在达到已经提出生产目标的同时减轻传统农业(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冲击.随着旨在使农药使用降低到最低程度害虫综合治理(IPM)之类技术发展以及引入遗传修饰农作物后在农药使用方面的变化,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果.本文分析了在世界不同地区农业中使用各种技术冲击.本文也考察了这些技术是否能有助于问题解决或是会产生一系列新问题.

  • 标签: 世界农业 中使用 农业中
  • 简介:红霉素是一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生活史参数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以连续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02、0.2、2、20、200和2000μg·L^-1)红霉素对其平均寿命、首次生殖年龄、生殖窝数、窝卵数和总后代数等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平均寿命、首次生殖年龄、生殖窝数、窝卵数和总后代数影响在多刺裸腹溞世代间均存在着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F0代平均寿命影响表现出"低(0.02μg·L^-1)促高(2-2000μg·L^-1)抑"剂量-效应关系,暴露于2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生殖窝数显著减小了55.76%,但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1和F2代平均寿命和生殖窝数均未出现显著差异;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首次生殖年龄也未出现显著差异,但暴露于0.2、20-20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1代首次生殖年龄显著减小了4.90%-15.69%,暴露于0.2-20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2代首次生殖年龄显著减小了5.00%-16.00%;暴露于20和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1代窝卵数分别显著增加了28.87%和10.18%,但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F0和F2代窝卵数未出现显著差异;暴露于2-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总后代数显著减少了43.99%-62.21%,而暴露于20和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1代总后代数分别增加28.56%和37.17%,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总后代数显著影响在F2代中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刺裸腹溞对不同剂量红霉素多代暴露表现出适应或耐受

  • 标签: 抗生素 红霉素 多刺裸腹溞 连续世代 慢性毒性 平均寿命
  • 简介:频发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群健康,事故源解析和修复成为了关键问题。而传统靶向分析方法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求。因此,本研究建立了1)有毒有害物质清单;2)一种针对有毒有害物质快速高效鉴别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某场地污染事件,成功筛查鉴定出30种环境高关注度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进一步鉴定了6种危废物质,通过购买标准样品成功验证了4种物质。同时,还通过文献查阅与标样比对确认了另外2种有毒物质。因此,本研究建立有毒有害物质快速筛查方法为实际环境中污染物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可靠、可行方法。

  • 标签: 有毒有害物质 可疑物 快速鉴别
  • 简介:为探讨藻细胞膜电信号对重金属离子响应特征,运用细胞外表面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淡水藻——大型轮藻(Nitellaflexilis)藻细胞膜电位和膜电阻对汞、镉、铅快速反应.结果表明,细胞膜电位和膜电阻对汞、镉响应灵敏且快速,30min内即对1μmol·L^-1Hg^2+、Cd^2+表现出超极化和膜电阻增大反应,而5、10μmol·L^-1Hg^2+、Cd^2+则在15min内引起细胞去极化、膜电阻减小,且剂量效应显著.细胞膜电信号对Pb^2+响应浓度为100μmol·L^-1,30min内细胞先去极化后超极化,膜电阻持续增大.重金属作用前后相比,高浓度Hg^2+、Cd^2+(5、10μmol·L^-1)导致藻细胞不可逆损伤,而其低浓度所致损伤可恢复.Pb^2+致藻细胞不可逆损伤最低浓度为500μmol·L^-1.对比膜电信号对3种离子响应特点,发现藻细胞膜电位和膜电阻对Hg^2+和Cd^2+响应灵敏度大于Pb^2+.

  • 标签: 藻细胞 膜电位 膜电阻 重金属 快速反应
  • 简介:大气是全球持久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utants,POPs)监测重要环境介质,大气中POPs采样技术是准确表征大气中POPs赋存水平关键所在。近年来大气中POPs采样技术发展很快。本文介绍了大气中POPs两类采样方法:主动采样法(activeairsampling,AAS)和被动采样法(passiveairsampling,PAS),总结了新型吸附材料和新型采样器研发成果,讨论了不同类型采样方法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获得POPs监测数据,并提出今后应用不同POPs大气采样技术在监测数据可对比研究方面值得关注问题。

  • 标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大气 主动采样 被动采样
  • 简介:曾有中国学者在面对国民生产总值(GDP)连年上升,而人们幸福指数下降问题时回应:未来发展趋势应朝着更加注重人文与自然方向发展。追求身心一体、自我和他人一体、人和自然一体哲学观。

  • 标签: 中国式 国民生产总值 中国学者 发展趋势 幸福指数 哲学观
  • 简介:2014年5月8日来源:ChemicalWatch网站据VinylPlus--一项旨在实现欧洲聚氯乙烯(PVC)行业可持续发展自愿计划发布一份报告,相比2007年,在2013年,PVC中铅基稳定剂使用下降了81%。到2015年底前,这些稳定剂将被完全替代。根据该组织2014年报告,PVC行业正在用高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增塑剂替代低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尽管一些PVC产品中存在被禁止添加剂在法律上构成一些挑战,VinylPlus宣布,该组织在去年成功再生了444468吨PVC材料。

  • 标签: 高分子量 邻苯二甲酸酯 行业可持续发展 低分子量 化学品安全 http
  • 简介:介绍季节天然冰蓄冷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探讨.季节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 标签: 季节性 天然冰蓄冷 时域性 蓄冷方案 适用性
  • 简介:以广州市滨江绿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对城市绿道使用者来源构成,及其使用绿道目的、方式、频次和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道使用者主要是就近常住居民,其使用目的主要是休闲、健身和通勤;使用方式多为散步、跑步、骑自行车;使用频次多为每天1次,其中从清晨到下午18∶00时,绿道主要承担通道作用,而晚上19∶00~21∶00时期间,发挥更多是休闲功能;夜晚居民更有时间前往绿道进行散步、跑步等休闲健身活动.

  • 标签: 城市绿道 使用 状态 广州
  • 简介: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不断出现一些新教学模式如慕课、同步课堂、翻转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师职业主次颠倒,建议采取教师职业再造、教学过程再造、课程模式再造和教学管理再造等应对策略.参19.

  • 标签: 移动互联网技术 教师职业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再造
  • 简介:对衡阳市菜园使用12个有机肥样品中Zn、Cu、Cr、Pb、Cd、Ni、Hg和As指标进行检测,样品中重金属总As、总Hg、总Pb、总Cd、总Cr等含量按照中国NY525-2012有机肥料重金属限量指标,总Ni、总Cu、总Zn重金属参照德国腐熟堆肥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牛粪、菜籽饼肥外,有9个样品均发现有超限量值重金属成分,超标样品数占总样品数75%,超标的重金属成分以Cu和Zn较为普遍,分别占样品总数75%和41.7%.而在超标程度方面,有两个样品Cu和两个样品中Cr均为严重超标.这些肥料使用不当,对菜园土和蔬菜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给予关注.

  • 标签: 商品有机肥料 有机废弃物 重金属 含量
  • 简介:生物多样是生命系统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物质基础:人类受化多样可以认为是生物多样一部分。“生物多样一文化多样”是紧密相连、相生相长整体。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物质基础 生命系统 人类
  • 简介:西葫芦(CucurbitapepoL.)对土壤中持久有机氯化物超强吸收能力已被证实,意味其具有指示区域土壤持久有机氯化物污染状况潜能。本研究采用农田小区试验,考察了西葫芦不同组织器官(根、过渡茎、茎、叶和果实)在6个生长期对有机氯化物累积吸收行为;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了种植土壤及西葫芦各组织器官中21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18种多氯联苯(PCBs)。结果表明,西葫芦可将根吸收OCPs和PCBs传递到过渡茎和茎。不同生长期采集西葫芦根、过渡茎和茎中OCPs和PCBs浓度基本稳定,无明显生物稀释效应,且此3个组织器官中OCPs和PCBs分布模式与土壤中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用西葫芦根和茎中持久有机氯化物浓度指示土壤中持久有机氯化物污染水平,根和茎采样时间可以不受西葫芦生长期限制。

  • 标签: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土壤 西葫芦
  • 简介:随着抗生素抗性污染日益严重,快速评估环境中典型病原菌与条件致病菌抗生素抗性水平,对掌握区域环境抗生素抗性污染状况、揭示抗性污染传播规律至关重要。通过以最低抑菌浓度浸入抗生素改进MI、VJ培养基,并结合滤膜法,建立了针对近岸海洋环境中指示性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抗生素抗性监测方法。水体和沉积物样品抗生素抗性水平评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重现(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抗生素抗性水平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8%)与准确度(水体和沉积物中E.coli和S.aureus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5%、68.4%;相对于CLSI药敏试验偏离度为±0.1)。且与CLSI药敏实验相比,该方法过程简便、耗时短(36h/84h),能最大限度节约经济和人员成本提高抗性评价效率。应用该方法评估辽河口与莱州湾环境中2种病原微生物磺胺类抗生素抗性水平,结果显示辽河口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7.0%、28.4%,沉积物中分别为35.5%、34.6%;莱州湾水体中E.coli和S.aureus磺胺二甲嘧啶平均抗性率分别为26.0%、14.5%,沉积物中分别为12.0%、32.9%。该方法适用于河口、近岸海洋及入海排污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E.coli与S.aureus快速分析及抗生素抗性水平评估。

  • 标签: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抗性水平 快速筛选 评估方法
  • 简介:本文选取泥炭、生物质炭、木炭和活性炭4种含碳材料,结合以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Venerupis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生物累积实验和Tenax连续萃取法,阐述不同碳质对沉积物中4种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影响,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底栖生物累积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碳质添加导致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快速脱附组分(Frap)降低,极慢速脱附组分(Fvs)增大,生物有效降低,且4种碳质对Frap影响有所不同,然而因为菊酯类农药理化性质,Frap差异并不显著。Tenax6h和24h单点萃取组分与快速脱附组分相关显著(P〈0.0001),基本可以代替完整脱附动力学评价生物有效,但是对于组成复杂,有机碳(OC)和黑炭(BC)含量高沉积物进行研究评价时仍应注意由此产生偏离。Tenax快速脱附组分与2种底栖生物累积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R^2=0.38,P〈0.0001),表明在OC和BC含量不同沉积物中,Tenax萃取技术也可以预测菊酯类农药在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量,进而为沉积物中HOCs环境质量和相关水产品质量评估提供更为快捷、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菊酯类农药 碳质 Tenax萃取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
  • 简介:合毒蛾可危害多种林木,造成严重落叶,笔者对合毒蛾寄主、危害、形态特征、天敌资源及生物学特性等内容作了介绍.该虫在我国目前尚无分布报道,因此应加强木材、苗木等检验检疫,防止其入侵我国.参5.

  • 标签: 合毒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天敌
  • 简介:一次产品是如此廉价,人们通常不会过多考虑它利用价值。用一次就扔也没什么可惜,所以它也就变得如此方便。而这样“方便”却意味着我们要消耗更多资源,制造更多污染,产生更多垃圾。这个充斥着“一次时代,恐怕也是有史以来垃圾最多时代。想要告别这个时代其实并不太难,比如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开始:

  • 标签: 一次性产品 卫生消毒 环境污染 垃圾利用 商品包装
  • 简介:纳米银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化工、生物等许多领域,增加了与人类接触可能,因此关注其生物安全是很有必要。本文对近年来纳米银抗菌和生物安全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纳米银皮肤毒性、呼吸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和其他组织毒性,其次分析了体外细胞毒性和细胞内纳米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最后对纳米银材料的人群暴露生物安全及纳米银与银离子毒性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为纳米银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建立标准纳米银安全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 标签: 纳米银 抗菌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建立人皮肤模型检测杀菌类农药腐蚀/刺激,探讨体外皮肤模型替代农药动物皮肤安全评价实验可行和影响因素。使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鼠尾胶原混合培养模拟真皮层,在真皮层上接种人角化细胞,经气液培养形成表皮层。通过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测定鉴别化合物腐蚀/刺激,并比较体外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皮肤模型对十种农药腐蚀测试中,与动物安全评价测试结果完全一致。在刺激试验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a(IL-1a)作为检测终点提高了体外皮肤模型灵敏和准确,人皮肤模型和动物测试结果一致达到80%。研究表明,构建的人皮肤模型在对杀菌类农药腐蚀/刺激测试中初步表现出较好性能,作为动物替代方法进行农药品安全评价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人皮肤模型 腐蚀性 刺激性 杀菌类农药 IL-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