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早在1988年,李安定教授就发表了《太阳光发电系统用逆变器》一文,最早提出了系统的关键部件就是光伏逆变器。他也是第一批国内最早研究光伏逆变器,关注光伏逆变器产业发展的光伏专家。为推动无电地区光伏应用的发展,

  • 标签: 正弦波逆变器 光伏电站 产业发展 李安 太阳光发电系统 光能源
  • 简介:1986年,我国出台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产品技术条件》,1987年,北京市太阳能研究引进了国内第一条铜铝复合生产线。由于具备了产品标准、技术以及生产线,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初具规模,可以说,“北太”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奠基功不可没。

  • 标签: 太阳能集热器 研究所 北京市 有限公司 董事长 太阳能热利用
  • 简介:一、青海省光伏发电应用情况1.光伏电站建设及户用电源销售(1)青海省近年已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光伏电站168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4000多kW。其中2002年实施的青海省“送电到乡”工程总投资达到了37312万元,装机总容量为3943kW,解决了全省境内112个无电乡15万户、55万人的基本生活用电问题,青海省彻底消灭了无电乡。

  • 标签: 光伏电站 青海省 装机容量 光伏发电 户用电源 电站建设
  • 简介:美国CleanEdge公司于2008年3月13日发布《清洁能源趋势2008}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工业到2017年将增长到超过2500亿美元,包括电动汽车、可持续发展城市、众多的非美国能源公司、地热能以及船运业的绿色化等在内。报告指出,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PV)和燃料电池市场将是可再生能源工业这个整体的各个分支部门。2007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场达到2540亿美元,其中40%来自美国;风力发电市场增长到301亿美元。太阳能光伏(PV)市场增长到203亿美元。2007年处于发展中、仍以研发为主的燃料电池市场营业收入达到15亿美元。

  • 标签: 能源工业 可再生 市场增长 太阳能光伏 生物燃料 风力发电
  • 简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平台的FLUENT软件,针对某工业锅炉小型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进行了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E-L)方法分别描述烟气和液滴的运动,计算分析了不同烟气入口角度下的速度场、塔中轴线压力及温度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截面上加权平均SO2摩尔分数分布,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喷淋塔烟气入口角度选取10°左右较为合理。

  • 标签: 湿法脱硫 优化 喷淋塔 SO2摩尔分数
  • 简介:2009年3月30日至4月1日,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分会联合主办的“AsiaSolar2009(第四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览会”在上海世贸商城成功举行。

  • 标签: 太阳能光伏 工业展览会 光伏产业 补贴政策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亚洲
  • 简介:以聊城电厂二期2×600MW机组为例,详细探讨了旁路系统的功能和分类。并且介绍旁路系统设计原则,同时,对于旁路系统的选型和容量,以及其与启动的关系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对于有无旁路的各个状态下的启动曲线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旁路系统对于冲转和并网时间影响显著,同时对于冲转和并网时的蒸汽流量和品质有着一定影响。

  • 标签: 汽轮机 旁路系统 设计 容量 启动曲线
  • 简介:一、引言独立光伏电站的管理事关电站建成后的投资效益和运行成本,事关电站能否按设计年限长期可靠运行、能否维持电站的正常开支、能否在预计的投资范围内进行设备更新。特别是建于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电站,由于站点分散,信息不畅,大多不通公路,有的甚至需要步行崎岖山路20多千米,更换设备全靠人背马驮,电站的管理维护难度特别大。机手是独立光伏电站最基层的管理者,电站的管理维护除了业主定期巡检外,业主的管理意图主要由机手实现,业主对机手的管理直接影响电站管理。如果机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 标签: 独立光伏电站 管理维护 机手 投资效益 设备更新 运行成本
  • 简介:实验研究了自然对流时水平铝表面上的结霜现象.实验中空气温度25℃、湿度50%,冷面温度-40~0℃.与先前的铜表面实验结果类似,在冷面温度高于-38℃时,结霜前铝面上首先出现水珠;冷面温度越低,过冷水珠存续的时间越短,冻结温度也越低;冷面温度较高时,水珠冻结时引起的壁温回升较明显;不同冷面温度对应的初始霜晶形状不同;结霜过程中霜层表面新形成的霜晶形状随时间变化.将冷面温度降至-38℃后再与湿空气接触时,发现直接出现霜晶而未经过结露阶段.

  • 标签: 结霜 过冷水珠 霜晶形状 冷面温度
  • 简介:稠油不同于常规原油,高黏度和高凝固点特性使其难于用常规方法开采,火烧油层是有效的热力开采方法之一。利用TG-DSC技术研究稠油氧化燃烧过程,对其质量、热量变化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稠油在有氧氛围中受热主要发生氧化燃烧反应,在510℃可完全反应。反应过程分为三段,包括低温氧化(LTO)、燃料沉积(FD)和燃烧,其中燃烧又分为低温燃烧(LTC)和高温燃烧(HTC)。

  • 标签: 稠油 TG-DSC 氧化燃烧 动力学
  • 简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建立了三维稳态电化学模型,考察了气体扩散层孔隙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扩散层孔隙率及层厚的变化反映从气体通道到扩散层和催化剂层的反应气体扩散量,进而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活跃程度;以膜与阴极催化剂层界面处获得的最大电压为目标函数,采用鲍威尔搜索法对气体扩散层孔隙率进行数值优化,得到了扩散层孔隙率和层厚的最优值.通过优化前后氧气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对比显示,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改善电极的传质性能,使燃料电池获得最佳性能.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孔隙率 鲍威尔法 优化
  • 简介:螺旋管传热器优越的结构和传热特性,使其在传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实验方法对其对流传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利用Fluent软件对螺旋管传热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水-水螺旋管传热系数.自然对流情况下为350~550W/(m^2·K),强制对流(搅拌状态)下为400~650w/(m^2·K),所建立的Fluent软件模型能基本反映流场的实际情况,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情况基本吻合。

  • 标签: 螺旋管 对流传热系数 搅拌 Fluent模拟
  • 简介:对旋迸射流冲击平板时的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圆筒套管内设置一块孔板构成旋迸射流喷嘴,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旋进射流。对旋迸射流的流动特性作了研究,给出了旋进射流的频率与尺寸、Re的关系。用两种不同孔径的旋进射流冲击一块加热平板,并与普通的射流冲击传热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旋进射流与流体混合作用加剧而大大地降低了流速,使得强化传热的效果减弱,这种趋势在驻点附近尤为明显。

  • 标签: 旋进射流 冲击 强化传热
  • 简介: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的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的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的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的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的温差。

  • 标签: 烧结多孔管 T槽管 沸腾 强化传热 轴向温差
  • 简介: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土壤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传热性能,从而推断含水率在工程中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地源热泵应用中关于土壤含水的传热问题奠定基础.

  • 标签: 土壤 热影响 地源热泵 应用可行性 热湿迁移 换热系统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电站常用三种风机的结构性能以及变负荷运行特点的比较,选择出适合于脱硫装置应用的风机类型,对脱硫系统中脱硫风机不同的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不同等级机组脱硫装置中增压风机的配置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 标签: 静叶可调轴流风机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离心风机 干风机 湿风机 效率
  • 简介:对聚乙烯(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有机玻璃两种热塑性材料的质量损失速率、火蔓延速率以及CO体积分数在不同厚度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在竖直贴壁自上而下的燃烧情况下,材料的燃烧特性主要是受厚度、流动性以及材料自身热物性的影响。PMMA的质量损失速率和CO体积分数随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并且厚度的影响随厚度的增加越来越小。

  • 标签: 热塑性材料 熔融 失重速率 火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