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达比加群酯与华林在慢性心衰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采用双盲随机分为研究组( 30 例)及对照组( 30 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 达比加群酯、 华林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抗凝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 TT 、 APTT 及 PT 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慢性心衰房颤患者开展抗凝治疗中, 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要显著优于 华林。

  • 标签: 慢性心衰 房颤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护士在供应室无菌间运用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中供应室无菌间中的四位护理人员,分别使用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如抗菌消毒液擦拭洗手法以及使用固体肥皂洗手法进行洗手操作。结果:护理人员洗手过后发现使用抗菌消毒液相较于使用固体肥皂洗手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清洁效率,并且两种方法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 P<0.05 )。结论:护理人员在供应室无菌间使用抗菌消毒液洗手法相较于固体肥皂洗手法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并且在擦拭操作方面,使用抗菌消毒液洗手法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供应室无菌间 抗菌消毒液擦拭洗手法 固体肥皂洗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综合 ICU收住的 80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相比,实验组发生的感染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 PDCA循环感染防控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综合 ICU收住的 80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相比,实验组发生的感染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 PDCA循环感染防控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妇科中危险性较大的临床疾病,极其容易进一步引起休克,且通常情况下产妇的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导致患者处于危险之中,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在发现产妇有产后出血的倾向时,就需要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疗进行预防。宫缩乏力作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应当重点关注。本文对治疗产后出血的相关药物做出讨论,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宫缩剂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 方法 选取本院 2012年 0 9 月 -2019 年 0 9 月期间收治的 92 例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 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各 46 例。其中实行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 为参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进行治疗 的为观察 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和传统治疗方式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骨科创伤以及手术之后下肢肿胀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 有着 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创伤 术后下肢肿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中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探究其实施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的 患者共 80 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术后康复手段 ,常规护理方式和快速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处理。 每组 40 例患者。结果:根据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结发现,两组存在结果差异,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对整体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 97.5% ( 39/40 ),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 85.00% ( 34/40 )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术后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还咋圣体恢复,以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都有显著效果,可用于临床 推广。

  • 标签: 肝胆 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儿科非器质性、代谢性、全身性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症状典型,但容易与其他胃肠疾病的症状重叠,需要注意鉴别,内科以药物治疗为主。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 内科 病机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心电监护,对其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7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200 例,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定时采用体温计、血压计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和观察组(心电监护仪监测),每组各 100 例。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心电监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安全,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电监护 安全 效果 术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一年中收治的共 80 例眩晕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80 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之中药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眩晕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头晕消心悸、不寐消失时间以及护理后基底动脉峰流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晕、心悸、不寐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基底动脉峰流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例为 18 例,有效例为 17 例,治疗有效率为 87.5% ,而对照组显例为 15 例,有效例为 13 例,治疗有效率为 70%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眩晕病 中医护理方案 应用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金黄散在预防静脉穿刺静脉炎之中的效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以我院近年接治的 60例静脉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于此基础上使用金黄散外敷,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金黄散外敷在静脉穿刺静脉炎的预防之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同时能显著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

  • 标签: 金黄散 静脉穿刺 静脉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204例危重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02)无缝隙护理,对照组( n=102)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情况,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消化内科 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中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 65 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 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正畸治疗、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牙齿功能及 矫治 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 ( 96.88% ) 显著高于参照组 ( 75.76% ) ( P < 0.05 ) 。实验组咀嚼功能、咬合功能、矫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 P < 0.05 ) 。 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治疗中的实践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 204例危重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102)无缝隙护理,对照组( n=102)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情况,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消化内科 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 PICU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中 2014年 9月至 2017年 7月间收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 40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乌司他丁应用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较单纯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的效果更好,且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儿造成其他治疗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连续性血滤 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针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实施应用成果分析。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需要开展阻生智齿拔除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对 96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拔牙措施,观察组则为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实施阻生智齿拔除术,分析不同策略下的治疗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拔牙依从率 为 93.8% ( 45/48 ) ,对照组为 85.4% ( 41/4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张口受限距离、肿胀程度以及拔牙窝完整度上,其均以观察组结果更优。最后,在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1.7% ( 44/4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3% ( 40/48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策略更佳。 结论: 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针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手术时间,缓解肿胀,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阻生智齿拔除术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针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实施应用成果分析。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需要开展阻生智齿拔除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对 96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拔牙措施,观察组则为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实施阻生智齿拔除术,分析不同策略下的治疗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拔牙依从率 为 93.8% ( 45/48 ) ,对照组为 85.4% ( 41/48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张口受限距离、肿胀程度以及拔牙窝完整度上,其均以观察组结果更优。最后,在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1.7% ( 44/4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3.3% ( 40/48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策略更佳。 结论: 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 针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手术时间,缓解肿胀,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阻生智齿拔除术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应用过程中,孕妇对 CMA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现场录音,并以Colaizzi分析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 结果 根据受访者对CMA在产前诊断中的认知,提炼出以下主题包括:对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获得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的需求,理想的决策援助方式;对目前价格的接受情况和报告查询途径的需求不一。 结论 孕妇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从 医院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重点关注的是检测结果对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与获得的临床价值比较,检测价格等服务模式的需求,并不是影响孕妇对 CMA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芯片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CT 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与腹腔镜手术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疾病,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对 54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观察组患者采用 CT 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 ,对照组则为 腹腔镜手术。 结果: 从患者复发率上看,对照组复发率为 44.4% ;对照组为 37.0% ;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 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CT 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情况较好,患者恢复快,且效果与腹腔镜手术无明显差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CT 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 腹腔镜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