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CapeOX)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予以新辅助化疗并接受标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腺癌,临床分期为T3~4aN+M0;(3)肿瘤可切除;(4)术前接受CapeOX或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未接受过放疗及其他方案的化疗;(5)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6)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7)无骨髓抑制;(8)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胃癌复发患者;(2)因肿瘤穿孔、出血、梗阻等而行急诊手术的患者;(3)对奥沙利铂、替吉奥、卡培他滨及药物辅料过敏;(4)罹患冠心病、心肌病或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Ⅲ~Ⅳ级;(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共计118例患者入组(新辅助化疗组),纳入同期住院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的379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辅助化疗组。依据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化疗方案等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方法,将新辅助化疗组与辅助化疗组进行1∶1匹配后,两组各为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新辅助化疗疗效、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病理组织学结果、化疗相关不良事件、生存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匹配后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前5.0%(2/40)达到完全缓解,57.5%(23/40)达到部分缓解,32.5%(13/40)达到疾病稳定,5.0%(2/40)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62.5%(25/40),疾病控制率95.0%(38/40)。新辅助化疗组与辅助化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5/40),辅助化疗组为15.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两组患者均未出现Clavien-Dindo Ⅳ或Ⅴ级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新辅助化疗组中病理分期T1的患者比例高于辅助化疗组[27.5%(11/40)比5.0%(2/40)],而病理分期T3的患者比例低于辅助化疗组[20.0%(8/40)比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2,P=0.001)。新辅助化疗组肿瘤退缩分级:0级4例,1级8例,2级16例,3级12例,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0%(4/40),总体病理反应率为70.0%(28/40)。两组患者化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40%(16/40)比37.5%(1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期(43个月比40个月)和3年总体生存率(66.1%比5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新辅助化疗组无病生存期和3年无病生存率均优于辅助化疗组[36个月比28个月,51.4%比35.8%,P=0.048)。结论CapeOX或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增加手术风险,可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状况。

  • 标签: 胃肿瘤 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成为非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逐渐被认识。术后胰瘘作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5.3%~11.8%,高于开腹手术。这可能与腹腔镜操作的局限性及术中胰腺钝性损伤密切相关。术前腹部CT中P-A长度和UP-CA角度、体质量指数、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胰瘘发生率呈正相关。一种带有温度感控功能的超声刀及胰液渗出可视化系统有助于预防术后胰瘘,然而机器人手术和术前使用生长抑素不能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在胰腺上淋巴结清扫时需要进行方法改进,如"左侧入路""胰腺中间入路"等,"T"形纱布或组织悬吊装置可减少对胰腺的损伤,胰腺创面喷洒"生物胶"可减少胰液渗出。术后需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出现胰瘘,采用双套管冲洗+生长抑素持续微泵进行处理。笔者主要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胰瘘原因及围手术期相关预防策略,望能给术后胰瘘的诊治提供一些线索。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 术后胰瘘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行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28~81岁。20例患者中,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3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3D组,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2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2D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或经肛手术中转经腹手术,无术中死亡。3D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手工吻合、器械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分别为7例,4、6例,150 min(100~220 min),50 mL(30~100 mL),8.5 d (7.0~16.0 d),2、0例,1例;2D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例,5、5例,180 min(120~250 min),100 mL(30~200 mL),9.5 d (6.0~17.0 d),1、1例,1例。两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狭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09,1.827,0.687,P>0.05)。两组发生短期并发症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狭窄患者,内镜无法通过,经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后好转。(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D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系膜内癌结节,直肠系膜完整性(完整、一般),术后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3.8 cm(1.8~5.0 cm),1.0 cm(0.5~2.5 cm),14.5枚(6.0~19.0枚),1例,9、1例,4、2、4例;2D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 cm(1.0~8.5 cm),0.8 cm(0.3~1.5 cm),15.5枚(8.0~18.0枚),1例,8、2例,2、4、4例。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直肠系膜完整性、术后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73,1.772,0.038,0.610,0.482,P>0.05)。两组患者系膜内癌结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为阴性。(3)随访情况:3D组和2D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1个月(6~16个月)和13个月(6~2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结论3D腹腔镜应用于TaTME可取得与2D腹腔镜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临床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裸眼3D腹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6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9例,女66例;中位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28~86岁;胃癌68例,结直肠癌97例。68例胃癌患者中,16例选择裸眼3D腹腔镜系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设为裸眼3D胃癌组;52例选择眼镜3D腹腔镜系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设为眼镜3D胃癌组。97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9例选择裸眼3D腹腔镜系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设为裸眼3D结直肠癌组;78例选择眼镜3D腹腔镜系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设为眼镜3D结直肠癌组。观察指标:(1)胃癌患者手术情况。(2)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3)胃癌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5)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6)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7)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术后30 d。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胃癌患者手术情况:68例胃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裸眼3D胃癌组患者胃癌手术方式(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例,195 min(169 min,214 min),20 mL(10 mL,90 mL);眼镜3D胃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1、21例,196 min(173 min,222 min),40 mL(20 mL,100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32,Z=-0.362,-1.065,P>0.05)。(2)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裸眼3D胃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 d(2 d,3 d)、6 d(5 d,7 d)、10 d(9 d,14 d);眼镜3D胃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 d(2 d,3 d)、6 d(5 d,6 d)、11 d(9 d,14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63,-1.870,-0.570,P>0.05)。裸眼3D胃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2/16),其中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吻合口出血;眼镜3D胃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52),其中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乳糜漏,1例肠梗阻。两组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05)。(3)胃癌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裸眼3D胃癌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癌结节,肿瘤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淋巴结阳性数目,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清扫合格数目、TN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3.0 cm(2.0 cm,5.0 cm),5、3、1、7例,8例,5例,2例,3、2、4、7例,6枚(1枚,15枚),28枚(22枚,43枚),15例,4、3、9、0例;眼镜3D胃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5 cm(2.0 cm,6.0 cm),13、10、4、25例,19例,23例,2例,26、6、7、13例,1枚(0枚,7枚),29枚(21枚,39枚),43例,21、10、20、1例,两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T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癌结节、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清扫合格数目、TNM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70,-0.434, χ2=0.926,0.851,1.655,Z=-0.579, χ2=1.193,Z=-1.134,P>0.05);两组患者肿瘤N分期和淋巴结阳性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7,-2.283,P<0.05)。(4)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情况:97例结直肠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无术中并发症及中转开腹。裸眼3D结直肠癌组患者手术方式(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12例,132 min(97 min,156 min),20 mL(10 mL,50 mL);眼镜3D结直肠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0、38例,124 min(110 min,159 min),25 mL(15 mL,65 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76,Z=-0.141,-0.863,P>0.05)。(5)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裸眼3D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 d(1 d,3 d)、5 d(5 d,6 d)、8 d(7 d,10 d);眼镜3D结直肠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 d(1 d,3 d)、5 d(4 d,6 d)、8 d(6 d,10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78,-1.751,-1.674,P>0.05)。裸眼3D结直肠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8%(3/19),其中1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眼镜3D结直肠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1%(11/78),其中3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2例肠梗阻,2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肺部感染。眼镜3D结直肠癌组1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行补救性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恢复良好;两组其余并发症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6)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裸眼3D结直肠癌组患者肿瘤直径,肿瘤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癌结节,肿瘤N分期(N0期、N1~2期),淋巴结阳性数目,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清扫合格数目、TN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5.0 cm(3.0 cm,6.0 cm),3、2、7、7例,3例,2例,1例,8、11例,0枚(0枚,4枚),17枚(14枚,23枚),18例,2、3、12、2例;眼镜3D结直肠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0 cm(3.0 cm,5.0 cm),7、16、43、12例,14例,12例,7例,46、32例,0枚(0枚,1枚),16枚(13枚,19枚),74例,14、17、40、7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68,-1.135, χ2=0.049,0.292,0.278,1.762,Z=-0.694,-1.349, χ2=0.001,Z=-1.011,P>0.05)。(7)随访情况:1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短期内再手术及术后30 d内死亡。结论裸眼3D腹腔镜系统与眼镜3D腹腔镜系统在腹腔镜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中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裸眼3D 眼镜3D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