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剑突下切口和经肋间切口两种不同手术入路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行VATS前纵隔肿瘤切除患者118例,男67例,女51例。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两组:经剑突下切口组45例,男25例,女20例;经肋间切口组73例,男42例,女31例。经剑突下切口组应用剑突下切口加肋弓下切口以及应用胸骨拉钩牵引胸骨式;经肋间切口组应用传统胸壁肋间隙切口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转开胸比例、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和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经剑突下切口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转开胸例数、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和第3天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经肋间切口组(P<0.05)。结论经剑突下切口加肋弓下切口及应用胸骨拉钩牵引胸骨式较经肋间切口式VATS切除纵隔肿瘤的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无中转开胸,操作更简单安全,患者创伤,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康复快速。

  • 标签: 纵隔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经剑突下切口 经肋间切口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摘要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采用剑突下切口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治疗9例胸腺肿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4~83岁,平均(54.8±15.2)岁。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了解胸腺肿物与周围组织、血管关系,术前均未行肿物穿刺活检。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加用肋间切口和中转开胸。术后无迟发出血、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胸腔或纵隔积气、重症肌无力等并发症。全组随访1~12个月,期间无肿瘤复发及特殊不适,疗效满意。经剑突下切口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治疗胸腺肿瘤安全有效,创伤,痛苦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计数对胰腺癌根治性切除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且行门静脉血(portal vein blood,PoV)CTCs检测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以PoV CTCs>10/5 ml将患者分为高CTCs组和低CTC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差异。结果低CTCs组术后无进展生存率高于高CTCs组(χ2=12.97,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 cm,淋巴结侵犯,TNM分期,PoV CTCs>10/5 ml,术后CA199>37 U/m(P<0.05)是术后进展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OR=2.782,P=0.024),PoV CTCs>10 /5 ml(OR=2.583,P=0.047),术后CA199>37 U/ml(OR=3.775,P=0.004)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高PoV CTCs计数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预后 循环肿瘤细胞 门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确诊为Ⅱ~Ⅲ度直肠脱垂,病例资料搜集时间范围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计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样本划分为对照组(n=29)、观察组(n=29),前者应用开腹直肠前切除治疗,后者采取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测定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应用于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治疗期间不仅可以减轻手术应激,还能够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性,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腹腔镜下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 Ⅱ~Ⅲ度直肠脱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婴儿原发性心脏肿瘤应用自体心脏移植切除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心脏自体移植在治疗婴儿原发性心脏肿瘤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因频发室上速不能自行复律的2个月龄原发性左心室巨大肿瘤患儿,术前出现心力衰竭和频发室上速症状,不能自行复律,于2019年1月26日对其成功实施了心脏自体移植切除心脏肿瘤(心脏离体、体外肿瘤切除、心脏复位)。检索万方、维普、CNKI、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截至2019年1月,检索关键词为"cardiac autotransplantation、tumor",复习相关的文献并分析。结果成功完成了患儿左心室肿瘤的完整切除,术后无重大并发症,患儿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未出现室上速症状。通过文献检索,有17岁、19岁及35岁的3例,49岁1例,2岁幼儿1例,38岁1例,48岁1例,53岁1例,21~71岁48例,35~63岁7例,22~73岁5例等心脏肿瘤患者,行自体心脏移植切除肿瘤的报道。结论自体心脏移植对于常规原位心脏难以切除的左心系统肿瘤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 标签: 心脏肿瘤 自体心脏移植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成功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的38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LPD组(n=122)和OPD组(n=26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学结果及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86例患者,男性232例,女性154例,年龄(57.8±11.0)岁。LPD组患者手术时间(330.69±80.55)min长于OPD组患者(241.13±77.24)min,中出血量300.00(200.00,400.00)ml少于OPD组400.00(262.50,500.00)ml,术后住院时间(12.21±5.24)d少于OPD组(16.61±6.63)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D组中36例(29.51%)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OPD组中81例(30.6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肿瘤学结果表明LPD组清扫淋巴结(12.65±5.03)个多于OPD组(10.07±5.0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分化程度及R0切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6~36)个月,LPD组随访时间大于1年的恶性肿瘤患者存活率为84.72%(61/72),OPD组为85.81%(133/1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D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并具有微创优势,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5例,女35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23~84岁。140例病人中,54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消化道重建,设为Billroth Ⅱ+Braun组;86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设为Roux-en-Y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残胃炎及严重程度、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140例病人均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手术时间,中出血量(<50 mL、50~200 mL、>2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3±39)min,15、35、4例,(30±13)枚和(240±52)min,25、51、10例,(27±10)枚,两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6,χ²=0.774,t=1.518,P>0.05)。(2)术后情况:Billroth Ⅱ+Braun组病人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8例,(3.5±0.8)d,4、1、0、0例,5例,1例,(9.0±5.0)d,(3.8±1.2)万元,(9.7±2.1)万元,Roux-en-Y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59例,(3.7±1.0)d,9、1、0、1例,11例,2例,(9.0±4.0)d,(4.3±1.0)万元,(9.2±2.1)万元,两组病人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P<0.05),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049,t=-1.339,Z=0.000,χ²=0.409,t=0.197、1.383,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140例病人中,134例获得随访,其中Billroth Ⅱ+Braun组52例,Roux-en-Y组82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残胃炎发生率、胆汁反流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1.5%(32/52)、38.5%(20/52)、26.9%(14/52)和41.5%(34/82)、22.0%(18/82)、12.2%(10/82),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5.131,4.270,4.695,P<0.05)。两组病人残存食物分级(0、Ⅰ、Ⅱ、Ⅲ、Ⅳ级),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分级(微小病变、A级、B级)分别为42、3、5、2、0例,6、5、3例和67、9、1、5、0例,8、2、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56,-1.468,P>0.05)。结论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均安全、可行,行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可降低手术费用,行Roux-en-Y吻合可降低术后短期残胃炎、胆汁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远端胃 3D腹腔镜成像系统,全腹腔镜 消化道重建 Billroth Ⅱ+Braun Roux-en-Y 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对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后近期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开展本研究,旨在为临床上科学防范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胃镜病理、超声内镜、腹部CT或PET-CT证实为进展期胃癌(临床分期为Ⅱ~Ⅲ期);(2)术前经多学科讨论评估适合行新辅助化疗;(3)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未合并其他肿瘤;(4)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基础疾病较多,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3)残胃癌,既往行胃部手术者;(4)临床病理资料缺失。根据以上标准,共收集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新辅助化疗后全胃切除的14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09例(77.9%),女性31例(22.1%),年龄(56.9±11.4)岁,体质指数(23.3±3.1)kg/m2。新辅助化疗方案分别为SOX(替吉奥+奥沙利铂)、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SP(顺铂+替吉奥)、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及口服单药替吉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与临床病理及新辅助化疗相关因素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总体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有35例(25.0%)术后30 d内出现Clavien-Dindo分级≥Ⅱ级术后并发症,4例(2.9%)出现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分别为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腔静脉血栓,1例胸腔积液;还有1例围手术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P=0.011)、新辅助化疗次数(P=0.027)、肿瘤长径(P=0.021)及术后病理有无血管侵犯(P=0.033)与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患者发生术后30 d内并发症有关(均P<0.05),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与发生术后30 d内并发症无关(P=0.9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25 kg/m2(OR=3.294,95% CI:1.343~8.079,P=0.009)与新辅助化疗次数<4次(OR=2.922,95% CI:1.217~7.016,P=0.016)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4%与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7.4%与52.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87)。结论对于体质指数高以及新辅助化疗次数较少的拟行全胃切除患者,需注意权衡手术风险,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与术后并发症无关。

  • 标签: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全胃切除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作者: 王宁 陈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5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15期
  • 机构: 山东大学校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旨在分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心理护理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是提高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肿瘤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肿瘤的诊断、治疗经验以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013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例婴幼儿心脏肿瘤患儿的住院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6.33±8.06)个月,范围在1 d至27个月;入院体重(6.57±2.89)kg,范围在3.7~12.5 kg;均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增强CT等检查明确肿瘤情况。结果9例患儿中,5例选择手术治疗,4例未手术。手术患儿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切除肿瘤,其中1例心脏肿瘤行自体心脏移植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报告横纹肌瘤4例,纤维瘤1例。未手术患儿中,1例为肝母细胞瘤转移瘤,放弃治疗后自行出院并于3个月后失访;1例为心包腔占位肿瘤;2例为合并结节性硬化症。8例患儿出院后获随访4~76个月,行手术治疗5例患儿无肿瘤复发,心功能良好;余3例未手术患儿心脏超声检查示心脏肿瘤缩小。结论婴幼儿心脏肿瘤以原发的良性肿瘤为主,根据肿瘤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肿瘤巨大或位置特殊的患儿可选择自体心脏移植切除肿瘤,术后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心脏肿瘤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7例疑似原发性心脏肿瘤婴幼儿的诊治过程,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选择治疗方案。出院后行随访观察。结果7例患儿均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2例诊断合并结节性硬化症未行手术,5例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例手术患儿行自体心脏移植切除肿瘤,1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术后出现二尖瓣反流,再次手术纠正。其他患儿无并发症且均顺利出院。组织学检查显示横纹肌瘤4例,纤维瘤1例。随访2~66个月,手术患儿均无肿瘤复发,未手术的2例患儿心脏肿瘤有消退趋势。结论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首选超声心动图,该肿瘤组织学类型以良性横纹肌瘤为主,诊断过程中注意排除结节性硬化症。对于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的患儿可选择保守治疗,对于伴有明显症状的患儿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及性质等选择,自体心脏移植切除肿瘤是一个良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 标签: 心脏肿瘤 婴幼儿 心脏外科 诊断 治疗
  • 作者: 田甜 肖玮 王强 申乐 侯志勇 马利杰 王治乾 王宁 尹春琳 王秀丽 薛张纲 王天龙 黄宇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71006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10073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石家庄 050017,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内科,石家庄 05001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北京 10005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石家庄 050017,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治疗在各种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影像组学的方法,从医学图像中获取有价值的特征来分析肿瘤表型以鉴别靶标、监测治疗期间肿瘤表型变化、评估患者的治疗疗效及预后,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影像组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综述影像组学在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前景,并总结了影像组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标签: 影像组学 靶向治疗 肺癌 结直肠癌 乳腺癌 精准治疗 靶标 预后分析
  • 作者: 阚敏慧 冯帅 王宁 李桂林 严敏 蒋峻 王晓斌 韩如泉 薛张纲 肖玮 王天龙 宋水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杭州 3100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泸州 646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7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杭州 31000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29例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患者(共32个病灶),男24例,女5例,年龄(61.69±11.10)岁,年龄范围为41~82岁。在CT辅助下植入125I粒子,观察植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局部有效率为53.1%(17/32),局部控制率为100%(32/32)。植入后4个月,局部有效率为71.9%(23/32),局部控制率为100%(32/32)。植入后6个月,局部有效率为81.3%(26/32),局部控制率为93.8%(30/32)。1例鼻咽癌患者行术后剂量验证时发现粒子移位,1例口腔癌患者术后肿瘤消退后出现面部塌陷,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自发性气胸,但无法评估其与粒子植入治疗相关性。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风险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CT引导
  • 简介:摘要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在组织与体液中均稳定表达,通过与信使RNA(mRNA)序列互补来降解靶mRNA,阻断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在转录后调控和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微小核糖核酸-196(miR-196)作为miRNAs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非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组织及细胞中异常表达,参与非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非细胞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诊断依据。本文就miR-196在非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微小核糖核酸-196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患者特点,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研究效果。方法:查阅 5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明显改善了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P< 0.05。 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和细节护理在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疼痛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细节护理联合个体化舒适护理,比较组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细节护理和个体化舒适护理的联用可有效促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和疼痛情况的改善,患者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细节护理 个体化舒适护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居民肿瘤早治疗意识及其人口学、社会学等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15—2017年以2015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16个项目省份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及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年龄≥18岁、能够理解调查程序的居民纳入研究。共纳入32 257名研究对象,其中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及职业人群分别有15 524、8 016、2 289、6 428名。调查问卷收集个人信息、肿瘤早治疗态度及影响其态度的原因等信息。比较不同组别早治疗态度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早治疗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假设本人被确诊为癌前病变/癌症,社区居民、癌症风险评估/筛查干预人群、现患癌症患者和职业人群选择积极治疗者分别占89.97%、91.84%、93.00%和91.52%(P<0.001);假设直系亲属被确诊为癌前病变/癌症,4组人群选择鼓励亲属早期治疗者分别占91.96%、91.94%、92.44%、91.55%(P<0.001)。公司职员、家庭年收入4万元及以上者、其他3个亚组人群选择积极治疗意愿相对较高(P<0.05);男性、丧偶、无业人员、中西部地区的受访者积极治疗的意愿较低(P<0.05)。结论2015—2017年中国城市居民肿瘤早治疗意识较高;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区域是居民肿瘤早治疗意识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肿瘤 意识 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