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讨骨髓活组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价值,对120例骨髓涂片不能明确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采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活组织,应用塑料包埋法处理后进行HGF和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经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确诊110例,其中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105例,占7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各1例,诊断未明1例。提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能正确反映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分布情况,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活检 塑料包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用于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干预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237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91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干预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用于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干预中具时效性,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围术期干预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对预测PICU医院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急危重症患儿,依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院感组和非院感组;连续记录4个时点[T1为入PICU后4 h内,T2~T4分别为T1后(48±1) h、(120±1) h和(192±1) h]的体温、PCIS、WBC、CRP、PCT及pro-ADM,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时,距离其发生前最近时点(Th)的各指标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5例患儿,院感组27例,非院感组58例。入PICU时,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体温、WBC、PCT、pro-ADM、原发疾病、侵袭性操作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性别、PCIS、CRP、气管插管率和中心静脉置管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h时,院感组与非院感组间体温、PCIS、CRP、PCT及pro-AD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UC分别为0.787、0.755、0.709、0.704和0.809,预测医院感染的最佳界值依次分别为38.0 ℃、87分、14.5 mg/L、0.28 ng/mL和0.67 nmol/L;WB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PCIS和pro-ADM的敏感度较高,pro-ADM和PCIS特异度较高。PCIS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8,95%CI 95.9~99.9,P<0.05)。结论pro-ADM对医院感染的预测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PCIS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体温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区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观察对象为在我科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从中选出5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中医护理)各25例,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前的各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比对照组低,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检查影像资料,通过观察整理CT平扫、增强、MPR、CPR、VR、MIP等图像,分析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SCT表现特点。结果16例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增厚;5例表现为壁环形增厚;21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4例壁内血肿平扫表现为等密度;16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12例伴有血管壁钙化斑内移;21例增强检查均未发现内膜破裂口及主动脉壁强化;7例合并壁内溃疡,1例为穿透性溃疡;按照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法其中Ⅰ型6例,Ⅱ型1例,Ⅲ型14例。其中4例合并心包积液,7例合并双侧胸腔积液。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位置、范围及其它并发征象,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主动脉夹层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8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 40例地中海贫血 (研究 1组。 )和 40例缺铁性贫血 (研究 2组 ),同期选择 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液检验情况。结果 三组经血液检测后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 1组的 Hb、 MCH明显高于研究 2组,但 RDW不及研究 2组;研究 2组的 RBC较之于其他两组高;对照组的 MCV、 MCH均高于其他两组 (P<0.05)。结论 血液检测中的 RBC、 MCV、 RDW、 Hb以及 MCH指标可作为贫血与否的诊断依据,且可对不同类型的贫血作出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干预,研究其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4至2023年4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5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将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普外科手术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接收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据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将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血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生化检验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使用复方野菊花眼贴治疗轻中度干眼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受试者为自2019年4月至9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和河北省眼科医院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中老年轻中度干眼患者。采用计算机区组随机方法将纳入者按1∶1 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方野菊花眼贴及模拟剂眼贴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干眼相关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若考虑协变量的影响则采用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干眼患者120例,排除脱落且未用药的8例后,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受试者共有11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80例,年龄(54.26±7.44)岁(41~75岁)。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56只眼),各基线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试验组干眼症状总评分分别为14.50(10.00,19.00)、9.00(5.00,14.00)、7.00(4.00,10.00)分,对照组分别为14.00(9.00,22.50)、12.00(6.00,20.00)、10.00(3.50,17.00)分;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6,S=398.00;P<0.0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总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681.00,575.50;P<0.05);试验组治疗后干眼症状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Z=3.27,2.81;P<0.05)。治疗后1周,试验组BUT为(5.71±2.31)s,较治疗前的(5.06±2.00s)s明显延长(S=208.50,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50.00,P>0.05);治疗2周后两组BU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407.00,t=3.07;P<0.01)。治疗1周后,两组SⅠt结果分别为(6.88±4.78)和(6.80±5.85)mm,试验组较治疗前明显延长(S=196.50,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55.00,P>0.05);治疗2周后分别增加至(7.43±4.86)和(7.29±4.56)mm。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的BUT、SⅠt结果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其中不良反应3例),均为轻度不良事件。结论复方野菊花眼贴可缓解轻中度干眼的症状、改善体征,在轻中度干眼的辅助治疗中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01-607)

  • 标签: 干眼综合征 菊花 复方合剂 经皮贴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双因素理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肿瘤科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双因素理论,将其设为研究组,将我院肿瘤科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实施的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参照组,观察和比较患者以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以及医生对参照组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8.67%、76.00%,患者以及医生对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67%、92.00%,由此可见,无论是肿瘤科患者还是医生,对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双因素理论,患者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管理 双因素理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与镇痛中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以68例临床麻醉镇痛患者为对象,均在2022年7月-2023年7月入选,抽签分组,即一般组、调查组,均有34例,前者泵入丙泊酚,后者泵入右美托咪定,比较镇静镇痛效果,统计安全事件。结果:泵入1min时统计Ramsay评分,术后1h时统计VAS评分,上述指标在调查组、一般组均无差异,P>0.05。泵入5min时统计Ramsay评分,调查组均高于一般组,术后6h时统计VAS评分,调查组均低于一般组,P<0.05。安全事件在调查组仅有8.82%的发生率,低于一般组(11.76%),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安全性高,镇静镇痛机制强,可在临床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安全事件 镇痛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门诊预检分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预检分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前)和实验组(实施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门诊预检分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预检分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中小腹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33例中小腹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54(26~85)岁。患者诊断与治疗流程施行日间手术模式,个体化施行Onlay修补术、Sublay修补术、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观察指标:中小腹壁疝的类型、手术方式、术中测量疝环缺损最大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延迟出院患者情况、住院费用。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情况、慢性疼痛情况、术后满意度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疝复发和手术相关并发症(伤口感染、疼痛、血肿和血清肿、肠漏、肠梗阻)与术后满意度。随访时间为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33例患者中,脐疝16例,切口疝14例,腰疝3例;行Onlay修补术7例,行Sublay修补术16例,行IPOM 10例。33例患者术中测量疝环缺损最大径为2.8(1.0~6.0)cm,手术时间为51(20~85)min,术中出血量为4.3(1.0~10.0)mL。3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48 h,其中住院时间≤24 h 25例,住院时间>24 h且≤48 h 8例。8例延迟出院患者(均行IPOM),术后疼痛5例,全身麻醉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3例,经观察和对症支持治疗至手术次日晨,症状好转均顺利出院。患者住院费用为17 139(6 404~34 124)元。33例患者术后均按期随访,随访期内未发生腹壁疝复发、伤口感染、术区血肿及血清肿、肠瘘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行Onlay修补术、Sublay修补术、IPOM患者术后疼痛VSA分别由术后3 d(2.90±0.10)分、(3.10±0.10)分、(3.50±0.20)分均下降至术后12个月0分,未发生慢性疼痛。患者术后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日间手术模式应用于中小腹壁疝修补术中安全、可行。

  • 标签: 切口疝 造口旁疝 日间手术 医疗费用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在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我院收治的怀疑为结核病的 76例患者痰液标本开展研究,每例患者采集两份痰液标本, 1份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1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检验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检验用于结核病诊断,结果可靠,可有效减少疾病漏诊、误诊。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检验 结核病 痰涂片抗酸染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022年接收治疗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家长对疾病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OA患者双手骨赘的好发部位,分析骨赘严重程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手OA患者104例,根据病程分为3组:<1年组,1~5年组,>5年组。应用高频超声对手OA患者的第一腕掌关节(CMC1)、掌指关节(MCP)、近端指间关节(PIP)、远端指间关节(DIP)进行探查,记录骨赘部位并进行半定量分级(OSGS),同时记录入组者年龄、病程、ESR、CRP,填写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手骨关节炎指数(AUSCAN)疼痛量表,比较不同病程组的各项指标,统计骨赘好发部位及发生率,分析骨赘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χ2检验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查双手3 120个关节,骨赘占33.56%(1 047/3 120)。不同病程组OSGS和AUSC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485,P<0.01;H=51.491,P<0.01),VAS、ESR、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808,P=0.055;H=2.878,P=0.237;H=2.319,P=0.314)。②双手不同关节区中,PIP所占比重最大(46.54%,484/1 040),其次为DIP(46.51%,387/832)、CMC1(30.77%,64/208),MCP所占比重最小(10.77%,112/1 040),不同关节区骨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194,P<0.01)。③双手指间关节区中,骨赘构成比最大的分别是MCP3(46.43%,52/112)、PIP3(30.58%,148/484)和DIP2(31.01%,120/387)。④ OSGS与年龄、病程、VAS、AUSCAN评分呈正相关(r=0.370,P<0.01;r=0.382,P<0.01;r=0.215,P=0.029;r=0.390,P<0.01),与ESR、CRP无相关性(r=0.173,P=0.079;r=0.162,P=0.101)。结论手OA骨赘多见于PIP,其次为DIP,高频超声对骨赘的探查有助于手OA诊断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 标签: 骨关节炎 高频超声 骨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PEWS评分为指导的护理方案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人员为我院儿科患儿60例,时间选择为2020年3月4日~2022年3月5日,进行分组实验,分别采用常规病情评估下的护理干预和以PEWS评分为指导的护理方案。结果:采用以PEWS评分为指导的护理方案的患儿,其病情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极低,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以PEWS评分为指导的护理方案能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其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PEWS评分 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 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