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乡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和土地空间,能全面提高乡村发展质量。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空间性规划类型和数量众多,其次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日后进一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乡村振兴 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土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包括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国土空间的科学合理规划,促使相应的国土空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推动国家建设实现更好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关系,其次探讨了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导向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支持道路交通事业,对道路桥梁建设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在人力、物力与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推动了道路桥梁的发展。然而,在道路桥梁的建设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对道路桥梁建设与经济发展。安全质量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的管理。由于施工材料和设备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做好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 标签: 道路桥梁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道桥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提供了基本保障。施工前,对城市道桥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地质勘察分析,是形成项目方案、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对此,为避免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需做到在过渡段施工中合理应用路基路面处理技术,实现促进路桥工程运行年限的延长。

  • 标签: 市政道路 沉降段 路基路面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工民建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物漏水渗水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从防水防渗技术入手,对工民建施工中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渗水漏水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工业与民用建筑 防水防渗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为一门有效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依旧根深蒂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从而对提升课堂效率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 标签: 小学教学 课堂教学 存在的问题 教学效率 教学途径
  • 简介:摘要: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愉悦的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教学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及课后复习这几方面着手,研究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愉悦环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与水平。

  • 标签: 小学数学 学生 学习环境
  • 简介: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 ; 技术模式 ; 农业产业    一、有机农业模式    所谓有机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一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推崇人类活动、土壤及动植物等生物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自然统一的原则,在此种类型的农业模式下,农业种植和动物养殖要均衡发展 ; 而且,有此类农业模式下,从种子到果实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转基因生物或生物制品,也严禁使用一切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的化肥、农药及生长添加剂等物质 ; 有机农业的核心在于通过秸秆还田和粪肥施用等手段使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养分充分循环的目的 ; 同时,此类型农业模式下的病虫草害防治,也不可使用传统防治方法,而是要采取纯粹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使农业生产成为一个稳定持续的过程。可以说,该农业模式是传统农业生态本质的回归,有力的推动了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真实体现 ; 其核心本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其注重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而不是倾向于某一方面 ; 而且,该农业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也与当下的资源利用原则相吻合,即强调广泛的资源利用,又强调平稳持续 ; 所以说,该农业模式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水火不容转变为共同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    二、绿色农业模式    所谓绿色农业指的是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将其完美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在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的基础上,使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换通过生物技术来完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和加工运输环节的有效管控,使农产品在农药残余、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几率降至最低并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一般来讲,绿色农业需具备改正几个特征,一是利用物质与资源的原则必须是在满足当下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永续利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切忌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之快,小心大自然的报复 ; 二是所发展的种植和养殖做到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整个模式下的物质能量转换必须是在有利于生态均衡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必须是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优化的,必须是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 ; 三是该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传统农业技艺与当下高科技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要能够兼顾质量和效益 ; 四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面,必须是生产经验与现代科技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使产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实现当下生态保护的迫切愿望。    三、精准农业模式    所谓精准农业,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等十大系统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近年来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如果离开了高新技术,此农业模式将不复存在。可以说,该模式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进入到数字信息化时代之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类少投入多回报愿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人已经提出精准农业的构想,但并未正式应用,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步开始应用,当时该农业模式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精准农业模式并未实现系统化和规模化,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农业模式,美国于 1992 年 4 月组织召开了第 1 次精准农业学术研讨会,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世人所熟知并逐渐接受。而且,最近几年,日韩等国都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力度,且在他们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国家的 863 计划中也已经加入了该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    四、共生互利、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够共同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起,使两个物种能够共同促进、共同生长,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有利于将水温调节至适宜鱼儿生长的温度,还可以为鱼儿提供充足的食物 ; 同时,鱼儿的存在,又可以为水稻除草灭虫、充氧和施肥,将杂草、浮游生物及光合细菌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水稻和鱼儿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所形成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再如秸秆还田转化模式下的秸秆一猪一沼气一农田一秸秆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首先通过沼气将包括污水及猪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物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为人类提供了清洁能源,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党国英 . 农业现代化 需要模式创新——关于建立“现代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生态文明, 2018 ( 03 ): 53-56.    [2] 倪学志 .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18 ( 07 ): 76-82.     [3].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2018-2030 年) [J]. 吉林农业, 2018 ( 17 ): 22-29.     [4] 陳俊红,田有国,龚晶,杜洪燕,刘哲 .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 39 ( 04 ): 567-575.     [5] 朱月季,胡晨,李佳莲 .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研究 [J]. 世界农业, 2018 ( 09 ): 28-33+57+247. 

  • 标签:
  • 简介: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加大,本文对建筑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找到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因素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与力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存在问题;加强措施;分析研究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有些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虽然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但没有全面考虑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仅对局限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缺乏明确的、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举步维艰。     1.2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致使体系不健全。具体说来,建筑企业缺乏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的主动性措施,一旦面临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将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判断,有些决策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使得企业化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组织机构运行的相关风险。     1.3 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    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引起的纠纷比比皆是。对于建筑合同的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筑企业没有予以合同管理足夠的重视,后期建筑工程出现变更索赔等情形,将不利于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国内外承包商对合同的管理普遍认识不足,缺乏索赔意识,客观上增加了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没有发挥合同在转移风险和再分配风险方面的作用。     1.4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陷入困境。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可靠性较差。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滞后,缺乏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没有对拟投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透彻的分析;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业主、供应商、分包商等的信用档案,不能对业主、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信用进行动态分析,无法为投标决策、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因此,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势在必行。     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2.1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重点、难点所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综合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建筑企业需要明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转变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良好的风险回避意识,要在建筑企业内部加强宣传力度,使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人员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去。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资源投入力度,配置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加强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2.2 重视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工作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合同管理与与建筑企业合法权益保障有着非常紧密联系,同时也是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工程项目变更的主要措施。只有不断弥补合同管理存在的漏洞,才能降低工程项目承担的外部风险,为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扫除道路上存在的众多阻碍,建筑企业对合同管理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找寻以往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良漏洞,创建科学的合同管理机制,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合同管理,最大限度的保护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2.3 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一是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直到建筑工程项目结算阶段所产生的成本花费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应用效率,对众多环节建设资金应用进行限额处理,使得每一分建设资金都可以得到合理应用;要具备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对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体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作人员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以人为本安排工作,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知识技能,并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来促进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便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追究责任到人,要具备完善的材料设备管理制度,对所有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及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严厉禁止不合格材料和设备用于施工建设,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4 健全风险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完善风险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保障风险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大大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效率。具体说来,一个完善的风险信息系统,应当能够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和准确分析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文件,例如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和气候等条件、调研当地的原材料市场以及研究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从而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归纳整理,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加以防范。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我们要重视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研究,找到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安全、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建芬 .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 居舍, 2017.34.133.     [2] 朱林 .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 居业, 2016.12.158+160.     [3] 胡梦岚 .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 市场研究, 2015.12.60-6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