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2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经验

张璐

西安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陕西西安710003

摘要】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中线导管的438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中线导管的使用经验。结果 中线留置时间3~37 d。常规拔管398例,带管出院12例、死亡拔管7例,发生渗液2例,渗血9例,意外拔管5例,贴膜过敏5例,积极采取措施干预,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中线导管是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输液治疗、抢救的有效通道,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延长使用时间,提高中线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线导管;护理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特点是多为老年人且基础疾病多,病程长,输液量大等,由于长期输液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易出现血管硬化、血管细小等问题,进一步导致穿刺困难,常规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现将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经验总结如下。

1.病历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中线导管的438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其中男性232人;女性206人;年龄在32-91岁;脑梗死192例;脑出血68例;病毒性脑膜炎104例;自身免疫性脑炎17例;癫痫32例;重症肌无力4例;其他21例,GCS评分3-15分。

1.2 置管方法

置管护士均有资质且经过院内授权的主管护师,采用改良版赛丁格技术穿刺法进行置管。①用物为中线导管,使用舒贝康改良型三向瓣膜单腔中线导管,导管型号为 4 Fr,长度为 30 cm,流量为 12 ml/min。②评估血管,进行皮肤消毒后建立最大无菌屏障,选择合适的导针器固定穿刺针。③一手固定探头,另一手穿刺,见回血后置入导丝并撤出穿刺针。④穿刺点进行皮内注射2%利多卡因0.1ml,作用2分钟,将穿刺鞘沿导丝送入静脉,并撤除导引鞘和导丝。⑤将导管从穿刺鞘内缓慢送入静脉,直至将导管放入测量位置。⑥撤出并撕裂穿刺鞘,抽回血确认置管成功,连接正压接头,冲封管。⑦置管护士用B超可观察到静脉血管显影及中线导管的全部走向,查看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处[1]

1.3结果

常规拔管398例,带管出院12例、死亡拔管7例,发生渗液2例,渗血9例,意外拔管5例,贴膜过敏5例,积极采取措施干预,达到治疗目的。

2.护理方法

2.1中线置管后护理

导管置入24小时后,进行维护1次,维护护士均经过院内认证者完成。维护时评估中线导管的置入深度或外露长度;穿刺点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痛;导管妥善固定,防止牵拉滑脱;每日输液完毕后使用一次性导管冲洗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以保持通畅;无特殊时每7天更换穿刺处贴膜,如有贴膜潮湿、卷边、或穿刺处有渗血渗液应随时更换;拆除原有贴膜应从下向上,防止将导管带出体外;保持导管“U”形固定状态; 改变导管体外端的受力方向,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2.2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

2.2.1穿刺点渗血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易躁动,大部分患者小剂量口服抗凝药物,穿刺处易渗血,置管后先在穿刺点处放置2x2cm的小方纱加压后贴膜,再在贴膜上方放置两块4x4cm纱布块,然后用弹力绷带将纱布块固定于穿刺点上方位置缠绕捆绑,捆绑松紧度以能放进两手指为宜,1小时后去除。如出血较多,可重复操作,适当延长加压时间,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的血运情况,严格交接班[2]

2.2.2 防导管堵塞

输液进行前予以中线导管患者应用生理盐水(10~15 mL)冲管,持续24小时输液时,每8小时冲管 1 次;输注肠外高营养、高刺激性药物与高渗性药物,及时冲管处理;输液结束后,使用10ml预充导管冲洗器冲封管,对于血液高凝状态者,给予10u/ml的肝素钠进行正压封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出现输液速度减慢或不滴时,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导管堵塞。

2.2.3防导管脱出

做好导管脱落的评估,对于高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对于清楚患者可充分沟通交流,告知其导管的重要性,取得配合,对于无法配合的患者经家属同意后可适当约束肢体,防止导管脱出。每次维护时,维护护士观察导管的外漏长度并记录,维护后妥善固定,同时告知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置管肢体。

2.2.4防导管相关性血栓

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置管后嘱患者多饮水,患者手部锻炼可以增强上臂肌群收缩时的后负荷,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发生[8]。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握力球,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给予肢体被动运动。每日交接班查看维护手册,测量臂围,查看置管肢体有无肿胀及疼痛并倾听患者主诉。

2.2.5防皮肤损伤

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敷料,无不适7天更换一次,如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出血或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出血和(或)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透明敷料。对贴膜过敏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可选用纱布敷料,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

[3]

3.健康教育

置管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置管的意义,取得配合。置管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使患者了解置管维护的措施,自觉预防置管后并发症,并通过加强监测,及时发觉异常,解决问题,避免并发症发生。

总之,中线导管是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可有效通过中线导管进行输液达到治疗所需,避免了反复地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减轻了病人痛苦及护理工作量,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中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延长静脉治疗的使用时间;且出院时可及时拔除,患者无需出院后再次入院维护,总费用相对较低,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管骅,张海燕,罗伟香.中线导管在RICU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9):89-92.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19.031.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项目组.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增刊):43-50

[3]赵林芳,蔡志云,樊小朋,姜凤娅,赵磊,赵锐祎.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不同尖端位置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5):517-524.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2.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