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温兰娟

云浮市云浮中学   527300 

摘要:目前,部分教师在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核心素养理念时,存在一些共性难题。这包括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以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大单元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这种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创新单元教学策略,其中包括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以及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

引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等方面。在遵循核心素养的原则下,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大单元教学模式则是一种基于单元的课程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促进知识的跨学科应用。

一、当前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首先,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校未能明确定义和界定每个大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这导致了教学过程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学生可能不清楚他们应该学到什么,教师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引导教学。其次,缺乏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大单元教学应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以确保学生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可能忽略了这种阶段性的设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或能力要求,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大单元教学应该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然而,一些教师未能将大单元教学的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结合,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和不连贯性。这使得学生难以在大单元教学中全面发展和培养核心素养。

2、大单元教学形式单一

首先,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的情况。教师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保持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大单元教学往往偏向于课堂内部的知识传递,忽视了实践性和实际应用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只是接受知识,而缺乏机会进行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的学生参与性和实践性相悖。此外,教材选择和资源利用也相对单一。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求教材的选择和资源的利用应该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教材和资源的选择仍然受限于传统的范围,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3、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大单元教学模式常常依赖传统的笔试和考试来进行学生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记忆能力,忽略了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其次,缺乏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在大单元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包括项目作业、实验报告、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而,一些学校仍然偏向于传统的考试模式,限制了评价的多样性。此外,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具体。在大单元教学中,需要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学生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然而,一些学校的评价标准常常过于模糊,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大单元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1、结合各方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目标。大单元教学应该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沟通技能等。教师和学校应该首先确定每个大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明确期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成长。其次,将核心素养融入具体教学目标中。在明确了核心素养目标后,教师可以将它们融入具体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中。例如,针对一个物理大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合作和沟通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技能。接下来,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为了确保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逐步发展,教师可以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的目标应该与核心素养和整体大单元目标相一致,同时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

2、创设真实情境,整合教学内容

首先,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情境,如交通、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这样的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其次,整合教学内容到真实情境中。一旦选择了适当的情境,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确保学生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交通情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动力学、力学等与车辆运动相关的物理概念。接下来,设计实际问题和任务。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与所选情境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以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这样的实践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

3、设置任务活动,完善教学过程

首先,明确任务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在开始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任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解释这些活动如何与核心素养相关。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参与这些任务活动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确保任务活动具有挑战性。任务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可以通过设置具体问题、提供探究性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等方式来实现。挑战性地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接下来,设计多样性的任务和活动。任务活动可以包括实验、小组合作、调查研究、模拟情境等多种形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选择适当的任务和活动,以丰富教学过程,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

4、设计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素养

首先,明确评价体系的目标。在开始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和学校应明确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应该清晰反映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以确保一致性和连贯性。其次,制定多样性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应包括多种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考试,还可以包括项目作业、实验报告、口头表达、小组讨论、学习日志等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这样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接下来,将核心素养要素融入评价标准中。评价标准应该明确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例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沟通技能等。这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准和指标来实现,以便学生和教师了解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此外,定期评估评价体系的效果。教师和学校应该定期评估评价体系的效果,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有助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创新,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合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以“水和溶液”为例[J].教育界,2023(13):115-117.

[2]王玉芝.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2):188-190.

[3]庄雨.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二).2023年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二),2023:8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