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5E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5E模式初探

杨竹楠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新文科建设要求文科专业适应时代变化,相应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被赋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理解、使学生理论学习转化运用的新需求。本文通过探索5E教学法,提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深入持续开展探究、检验学生理解程度、转化知识学以致用、真实反馈教学效果”五个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期对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日语;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5E教学模式

1.引言

2021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要求:“新文科项目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新改、深改。”在这一政策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极具现实意义。[1]新文科建设对新时代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有更多新需求。在这一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5E教学模式挖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习过程、突出知识创新及应用的核心概念恰好与学生深度学习需求吻合,成为推动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新策略。

2.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与需求

2.1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内涵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文科教育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2021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把课程建好建强,才能真正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根本、最坚实的保障。”由此可推及,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是日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课程教学继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2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文科教育需要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适应科技与社会新需求,更新教育教学内容,突破单一专业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交叉,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对日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发展有了更多新需求。

2.2.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

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理论性强且知识点抽象,专业术语较多。[2]同时,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形成专业意识,为今后专业学习奠定基础。[3]因此,根据新文科概念下,教师应在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自信,提升教学效果。

2.2.2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新文科建设要求建立开放课程体系,丰富学科知识,满足人才需求。部分高校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深入了解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关系,以求对日语专业知识深入理解。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延伸与拓展教学内容,综合构建适合当下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3理论学习转化运用

新文科建设要求教育改革更注重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虽涉及诸多理论知识,但仍要重视学生日语语言运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增加实践性课程教学,调动学生理论实践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日语语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推动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提质升级。

3.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索

3.1 5E教学模式的起源与特点

5E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完备的教学体系备受教育界关注。其中,五个“E”分别代表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拓展延伸(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五个学习阶段。[4]5E教学模式致力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科探究能力并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5],这与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新需求十分契合,可用于其路径探索中。

3.2基于5E教学模式的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3.2.1参与(Engagement):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基于5E教学模式中“参与”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高校教学互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前布置课程教学相关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3.2.2探究(Exploration):深入持续开展探究

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可以通过5E教学模式中“探究”这一环节内涵,将学生作为课程教学主体,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时的理解程度做出问题反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逻辑与思维体系,推进学生继续对所学知识深入探究,提升教学质量。

3.2.3解释(Explanation):检验学生理解程度

在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以小组报告方式进行解释,期间会给予学生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提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3.2.4拓展延伸(Elaboration):转化知识学以致用

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交流中分享想法。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室开展互动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理论知识方面内容及日语与日本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联系,促进学生运用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

3.2.5评价(Evaluation):真实反馈教学效果

日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课上的小组讨论汇报或其参与问答的专业表现度,对学生课堂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最后阶段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促进学生反思自身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日语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磊.《日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91):78-79.

[2]史倩倩.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日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新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2(25):69-74.

[3]张楠.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日语语言学概论”混合式教学探究[J].高等日语教育,2022(02):16-29+170-171.

[4]葛伟.5E教学模式在行政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3(12):51-54.

[5]王宁波,孟丽红.STEM教育理念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1):53-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