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 2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王永胜1,彭娟1,刘艳芳2

1陕西省神木市第一中学 2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所谓论文就是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最后概括得出结论的写作过程,好的论文会有任何物质财富都不可比拟的价值作用。但是要写好论文,却是门大艺术,所以笔者浅略概括了以下几点。

一、选题要适当,实际性很重要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应该强调教学实践研究,而不是那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理论研究。选一些小题目写教学论文,是最切实可行的。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论文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处处留心皆学问。比如说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成为论文的题目。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这也是我们获得研究问题的重要渠道,只要你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这样,学生就能帮我们不断找到要研究的问题,促使我们去学习去提高。又如学科组教研活动时,教师们感觉模棱两可、难以说清的问题,也可以作为我们论文的题目等等,只要有心,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得到写作灵感。

第二,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不是因为完成任务写论文,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工作,发现研究问题,这样才能真心的写好论文,而不是人与亦云。这样不仅写好了论文,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三,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如《语文课堂的改革与提升》,这个题目就太大了,难以写好。因此,广大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 材料足够,收集同时提升自己

选好研究的问题后,就要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收集。这项工作要靠平时的积累,从报纸杂志中去摘取,从工具书中去查看,从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中去寻找,要尽可能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如果引用他人的理论,必须在自己的论文中继续完善,这样才可以挖掘深刻。如果还要涉及到教学实践的研究,例如:中学生物理学心理与学习规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评价等等,必须要有翔实的教学实践过程材料。这一阶段,我们往往会出现强烈的知识“饥饿感”,感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去认识等等,从而促使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研究调查等等,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更趋完善。这是最能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关键阶段。

三、组稿要逻辑性强,清晰有力

组稿的过程,就是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组稿时,往往会发现新问题,产生的新的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立的东西变得互相联系。

首先论文要有逻辑,心里要先有整个的构架。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其次要求语言准确。“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比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如果笔者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那么这篇论文就太过绝对。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最后切忌套话连篇,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第一,要明白,可以使读者少用精神去猜;第二,要简洁,可使读者少用时间;第三,要生动,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或评者乐意读下去。常见的毛病有:一是表达不明白,特别是引用外国资料时,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二是烦冗。随便用词、意思重复,啰唆冗长。这往往在长句中容易出现。句子一长,主、谓、宾语这些句子的主要成分就会淹没在次要成分的堆砌中,使人如堕雾中,难辨其向。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能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

教师应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前提,撰写发表论文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想写出有质量的教学论文,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地思维加工,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才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论文的发表,立即能产生它的社会价值,任何读者都可以看,都可以用,都可以从中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可比拟的价值作用。撰写论文的过程,就是教学业务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实现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的过程,是从经验型“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转化的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