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哲学思想转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哲学思想转变探析

孔丽娅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济南市·250358

摘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广大青年,乃至整个时代。本文主要阐述了五四期间陈独秀的哲学思想的转变。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范围,具有明显的进化论色彩,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性。五四后期陈独秀哲学思想,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社会历史作用与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五四时期;陈独秀;哲学思想

引言

五四期间陈独秀的哲学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15年9月他在上海开办《青年》杂志起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即五四运动前期;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以后到1923年,即五四运动后期。

五四前期陈独秀哲学思想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形成背景

一方面,中国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社会日趋黑暗,百姓生活日趋困难。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宣扬尊孔复古,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则提倡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近代中国是一个苦难深重的中国,蒙受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面对如此严酷的事实,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中国贫穷落后、屡屡遭受侵略,而西方国家却日趋发达的原因。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都迫切想改变这种局面,而陈独秀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二)独秀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和应用

1895年严复发表《天演论》,达尔文进化论开始传入我国。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符合广大中国人对于变的需要,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陈独秀的很多思想中都贯穿着进化论思想。

《独秀文存》记录了陈独秀所写的一部分论文。进化论被陈独秀看作是拯救中国于危难中的重要思想。他说:“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1]他认为中国社会落后,不断遭受外国的侵略,西方的进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进化论是否流行与传播。近代文明就是要能够一改过去的贫穷与落后,生物进化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把进化论的观念运用在许多领域中,他认为“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进化论为陈独秀等人观察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进化论的接受与理解也为其后来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五四后期陈独秀的哲学思想,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形成背景

从国内来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历经艰难困苦,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人开展了一系列的救亡活动,社会各基层在不同层面进行调整、改革和学习,最终却都未能改变中国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这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必须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资产阶级不能救我国。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种充满危机与迷茫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成为照亮黑暗里的一道光。同时,新文化运动极大的释放了国人的思想。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广泛流传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国际上来说,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我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推动着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使中国广大阶层的人民看到了新希望。

(二)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由陈独秀编写的《新青年》刊物,十月革命以后,《新青年》逐渐变成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重点战场。1920年5月陈独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中的人员认真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在《新青年》刊登的《谈政治》则被认为是陈独秀转型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性论文。

从哲学方面来看,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唯物史观为重点。首先是因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两大重要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描述的一样,他也确认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大发明:“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定律那样,马克思主义也找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定律。”这一规律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其次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各种事情频发,社会矛盾尖锐,急需一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陈独秀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一、解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陈独秀提出唯物史观主要有两点:一,社会主义生产力总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石,经济关系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二,社会制度与生产力相关,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制度是为生产力而创造的,首先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可是在此制度还无法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旧的社会制度就会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就是社会革命。因此“我们创造将来历史之最努力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经济制度的革命。”

[3]第二、论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家等原理。陈独秀认为“一切过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例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他们都处于相对立的地位。

陈独秀的思想和活动积极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着积极的作用。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作用: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工作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民众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影响深远,意义深刻。第二,陈独秀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工人的融合,并指导了共产党的创建。第三,陈独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解是正确的,认识到其中能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观点。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埋下了伏笔。

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他的局限性,他没能看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本质,因此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最终造成革命的失败。

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局限性还体现在其哲学思想缺乏系统性。在当时的背景下,国内马克思主义著作很少,所以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具有片面性,无法系统的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虽然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不是十分完美,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并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但是他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结语

陈独秀在五四前后期哲学思想的转变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认识的转化,因此其哲学思想带有很深的时代印记。虽然他的哲学思想具有片面性,但是他仍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开启中国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3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陈独秀:〈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载《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页315-16.

[4]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上海:三联.1984.193-194.195.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