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以“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以“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为例

李菲菲

嵩明县实验中学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为例,探讨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恰当的问题情境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境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以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将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独立与合作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践证明,中学地理教师若以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能扭转长期以来过于突出知识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的传统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恰当的问题情境呢?下面以鲁教版必修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学习目标产生式策略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节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发展变化及其运动变化的机制,是初中地理海陆变迁和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为选修地质灾害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在学习开始之前,我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问询,许多学生都特别关注昆明会不会发生大地震?如果发生了又该怎么办?我意识到必须根据学生自己产生的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云南作为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演变过程及防御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渴望,最有必要详尽了解的知识,也最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是,在新课程内容设置中,高中地理必修模块将原来纳入必修的主要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和“地质灾害的防御”等内容全部删除,将其划入选修模块。如此一来,地质灾害教育就意味着可以有“选择”,而非一种普及教育;其次,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使得真正有机会学习地质灾害”的群体仅限于文科学生。

此外,鲁教版地理教材采取模块式编排方式,打乱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符合人类认知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人类对于灾害的痛苦体验对灾害原因的深入研究(地质构造、板块构造学说)预控的不懈追求。因此,在对学情、教材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内容和顺序进行了如下的调整和补充(见图1):

产生式教学策略指出:当学习目标是学生自己产生的,学生才会主动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并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自主而深入的处理。因此,本节教学设计始终紧扣学生的认知需求:地震的危害、成因、分类、分布、防御逐层展开探究,进一步延伸到对地震发生机制、地质基础的深入挖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处理,不仅增强了教与学的逻辑性和趣味性;而且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了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为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产生式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安排和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并鼓励学生从教学中实践、改善和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策略。但是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先前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不够,也就是说,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完全依赖于学生,则可能导致认知超载而情绪低落,或是花费大量时间以致效率低下。因此,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的调控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策略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始于问题。学习也是一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创新的基石。问题的存在使学生产生困惑、疑问,最能激励他们去学习、去研究、去创造;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能强化沟通和合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会增强自信心,产生再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而且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可见,设计构思新颖、科学规范的探究性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高中地理必修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基本地理观念培养为重点,既分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又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鉴于此,在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的探究性问题:

1.读我国灾害死亡人数统计图,思考为什么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最惨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地震的危害。)

2

.分析材料,思考嵩明古地震地表发生的变化明显大于通海地震,为何伤亡人数却远远少于通海地震?探讨地震学家们为何会因嵩明古地震震级的界定发生剧烈的争执?(设计意图: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建构震级烈度等程序性知识。)

3.根据地震的成因,地震可以分为哪些类型?选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分小组进行地震模拟实验。(设计意图:认知地震的不同成因,深刻理解地震的概念。演示褶皱、断层,为后续地质构造的教学奠定基础。

4.对比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分布图,思考地震与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性,试用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描述它们的关系。(设计意图:采用比较法,揭示地震灾害发生的深层机制及其分布规律

5.板块构造学说也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严谨性的思考,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

6据科学家的测算,纵波速度约为8.4千米/秒,横波速度约为4.2千米/秒,若通海地震发生在昆明,我们逃生的时间有多长?你能说一说有关地震预报与减灾的最新资讯吗?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地震预警、避震措施的争论。培养学生面对地质灾害时,积极应对的科学品质。

7.读昆明安宁至龙潭山一线地质剖面,辨认昆明安宁至龙潭山一线的地质构造,推测其所经历的地质演变过程,哪些地段的建筑物必须提高抗震强度?(设计意图:引入乡土课程资源,识别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探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8.(1)假如你们是地质工作者,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现提供水、柴油和透明塑料管,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演示,说明石油和地下水的储存构造和储存原理。(2)某高速公路穿越山地时必须开凿隧道,假如你

是工程师,请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

运动等方面考虑,确定隧道位置选择在甲处还是

乙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地质构造在找

水、找矿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让学生获得

用地理的情感体验。

上述不同问题指向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的是落实基础知识;有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的是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层的问题设计也体现了认知水平的不尽相同,有的反映较低级认知需求的知识性和理解性问题,适于检测学生记忆、理解以及较为简单的应用等;有的反映较高级认知需求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性问题,适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用于培养学生高品质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通过设计不同类型、层次的问题,既可以为一般学生提供扬长避短、享受成功的机会,也可以为优秀学生搭建锦上添花、出类拔萃的舞台,这就为每个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提供了肥沃土壤,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三、探究问题情境化策略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理念不仅要考虑问题化,还要考虑情境化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依据情境性认知的观点,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在一定情境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才更能有效地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将问题化的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去,借助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情境激起学习兴趣,掀起课堂气氛,避免将知识以枯燥、呆板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常用的方式有:

1.创设生活情境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虽然方便了教学,但却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创设实践情境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分析……。创设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和操作的情境,安排学生进行了两组实验:

1)自选材料,分小组进行地震模拟实验,可制作地震构造模型,也可模拟其演变过程。(设计意图:地理实验,可以把瞬间的或大尺度的时间变化和大尺度的地质变化浓缩在几分钟和小小的模型上完成,使学生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水平挤压、张力、褶皱、断层、地震等地质现象,既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提供水、柴油和透明塑料管,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石油和地下水的储存构造和储存原理。(展示:学生将等体积的水和油装入透明塑料管密封,然后将装入水和油的透明塑料管向上弯曲呈蛇形。结果:油在向上拱的部分,水在向下凹的部分。在其他同学们的不断补充中,得出结论:背斜是储存石油、天然气的良好构造,向斜是储水的良好构造。)

3.创设媒体情境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呈现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能为学生学习创设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内容与情感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言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疑难为容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情境不应该只在讲解新课前发生作用,它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只关注课堂开端几分钟的情境创设,将会使这种教学理念流于形式化,难于达到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引领学生在预设的一个又一个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现实性、探索性和多样性的问题情境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达到对学科知识顺利迁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星华.创设教学情境的类型与原则[J] .观察与思考,2007(9):52.

[2]张辉蓉,朱德全.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6-129.

[3]魏冰.让科学史走进课堂——介绍一种科学史教学模式[J] .化学教育,2000(2):38-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