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爱国主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刘利华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城南小学  山西 吕梁033400

摘要: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到了数不尽的屈辱,现如今我国已经摆脱了厄运,迎来了新时代,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家大力扶持教育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来帮助国家发展建设。爱国主义是每个国人都应具备的优良传统,在小学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爱国主义在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开展探讨。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课堂;道德与法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外国文化涌入我国,部分学生开始沉迷于国外文化,热爱西方的生活方式,崇媚洋外的人也逐渐增多。部分学生爱国意识不够强烈,不在乎国家安危,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改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要想达到理想目标,必须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的解决方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爱国主义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开展爱国主义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思想品德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更多知识、不断提高塑造自己,才能对世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所以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学生养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有这种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会让学生有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德育法治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围绕教材合理设置教学主题,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刻的了解。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都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笔试一直是学校关注的话题,这对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很多学校管理者认为该课程属于副科,对学生的升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种教学思想是十分错误的。随着新课改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围绕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目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内容大多数都年代过于久远,要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必须贴近真实生活,将教材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取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如今受到文化潮流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热爱流行文化,内心的榜样也大多是一些自己喜欢的爱豆,可以以这点出发,围绕现代爱国主义人士开展爱国教育教学。例如歌手周杰伦就是典型案例,歌曲《蜗牛》录入教材,《青花瓷》成为高考考题等,这都足以当做实际教材教学。例如当红的易烊千玺,成为禁毒大使,不仅是顶流流量,同时也是大多数中学生心中的榜样,这些现实中的教材教师都可以应用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追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不能仅靠一句空话,这与学生的成长学习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深入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来开展爱国主义教学,结合当前时事,例如我国的第三艘航母下水、航空火箭的发射等等,这些都能彰显出民族的强大,给予学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二)正确引导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抒发

再过去的教学中,只一味的教导学生如何爱国,却没有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抒发进行正确引导。中学生处于发育时期,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处理问题时比较偏激,所以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用理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在中日贸易战时,由于我国大量商品海关税上涨,导致物价变高,国内出现了很多抵制日货的现象,甚至很多日产车被砸碎,这些举动都是不明智的表现,中学生容易被这类激动情绪所影响。爱国需要理性,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报效祖国,这才是作为学生的责任,也是表达爱国的一种方式。

(三)与时事结合,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爱国情感不一定要通过各种行动来表达,通常都隐藏在内心深处,在发生重大事件时,爱国情感将会被点燃。例如某意大利品牌发布辱华广告,供应商立即下架所有产品,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在民族大义面前不能退步。在遇到重大事情时,个人情感往往最为强烈,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合理引导,能起到较好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国家受到挑衅时,内心都不会无动于衷。在开展爱国教育主题时,要抓住时事内容,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3]

(四)抢占网络阵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对众多行业都带来了积极影响。例如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教学模式,往往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会浪费较多时间,而现如今利用网络能节省大量时间。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例外,学生对网络接触较多,也成为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必须把握网络市场,开辟教育新途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爱国主义教育突破了时间的壁垒,扩大了影响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高效率给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爱国英雄的光荣事迹,通过这些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单一的理论知识会让其感到枯燥无味,但是讲故事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英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八佰》中,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来,战士们为了守住四行仓库血拼到底,无数的英雄前赴后继的誓死守卫感动了很多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冲击力较强,能够让学生感触较深。

结束语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要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就必须改变教学思路。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教学不能形式主义化,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在课堂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的爱国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必须从小做起,让学生了解更多真实历史故事,结合教材内容因材施教,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8):3.

[2]房敏.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2021.

[3]张治平.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