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协同学习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张,乐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作为接受体育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时期体育学习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后续体育学习与身心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提倡核心素养的现阶段,体育学科不能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协同学习理念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协同学习理念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及实践。

关键词:协同学习理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协同学习理念,需要教师遵循体育教学的综合性、生活性、运用性与智慧性,并坚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实践,不断创新,引导学生运用协同学习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构架作为体育协同学习法的重点探究对象,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达到强健体魄的目标,同时培养其核心素养,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树立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从而达到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

一、协同学习理念的相关概念

协同学习指的是在学生同一个集体中共同通过探讨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的一种模式,这一学习理念可概括为沟通、协调、创造与建构的“4C”理念。在此学习模式下,集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首先需要进行沟通(Communi cat i on),在此环节中通过语言进行学习交流,使学习技术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知识共建在时空上更具即时性与融合感。此后则需要完成协调(Coordi nat i on)环节,在此环节中,课堂学习共同体互动往往倾向于同步行为,但也存在异步行为。无论同步或异步,其个体间都需要达到“协同”目的,即共同完成同一学习目标。对于其中的异步行为,需要进行活动冲突的化解与调和,使共同体学习的内聚力与关注程度得以加强。此后则进行创造(Creat i on)环节,此环节中需要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思维互动与观点互通,以此产生思想的火花,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与自身认知的飞越。最后是建构(Const ruct i on)环节,学习者在此环节中完成知识建构,使其能够为整个课堂学习共享,即由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互补与建构。

二、协同学习理念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途径

1. 制定体育协同学习目标。

在小学体育传统教学模式中,其教学目标往往相对盲目且可操作性不高,此类过于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作为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以此对传统教学目标进行改善,使自身课堂教学目标更为灵活,并为协同学习理念的应用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协同学习理念的重点在于“协同”,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自身教学目标应当以引导学生合作为基础,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认知,即使协同学习理念最主要的落实方法是通过学生之间沟通合作,但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协同学习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协同学习理念,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由传统教学中以自身为课堂主体的情况转变为协同学习理念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情况,以此使教与学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与统一。

例如,在“立卧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完成练习,以实现协同学习目标,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体育综合成绩,将成绩较为理想的学生与相对不理想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促进其共同进步。立卧撑的技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俯卧撑技巧,另一部分为蹲起技巧,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可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认真观察,找出对俯卧撑技巧掌握较全面的学生,再找出对蹲起技巧掌握较全面的学生,并将这两部分学生进行分组,使擅长俯卧撑部分的学生与擅长蹲起部分的学生进行协同学习,相互交流自身擅长部分的练习技巧,从而实现共同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做好立卧撑的全部动作。此外,教师也可对科技手段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创设更适宜协同学习的环境,将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以此增强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完成协同学习。例如针对篮球运球的教学,教师则可由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中融入适当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自身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在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篮球运球视频后,学生也将更熟知自身将要在学习过程中模仿的动作流程,从而为其后续运球动作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落实体育协同学习方法。

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与实现体育教学持续性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落实,在运用协同学习理念时,落实体育协同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应当遵循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取舍,使自身教学方法与学生生理发展特征更为契合,同时兼顾学生心理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简言之,落实体育协同学习方法仍需要鼓励学生彼此合作,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其共同进步。而为实现鼓励学生彼此合作的目标,教师则应当合理有效地为学生划分体育协同学习小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备活泼好动的特点,其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相对较高。但囿于其年龄尚小,心智仍在发育阶段,因而在体育课堂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难以有效落实同学间协同学习的理念。对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心理认知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之间既能互相交流,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以此推进其学习进步。在划分小组成员时,教师应当使每组中的学生人数大体一致,同时使其每组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合理分配。且在划分小组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主观意愿,并尽量对其主观意愿加以尊重,以此为依据划分小组,以使协同学习效果得以最大化,从而让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建立小学体育协同学习模式极为必要,在协同学习模式下,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各个因素能够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升,且各部分教学内容能够互相补充,从而有效弥补了传统固定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使教学方法与时代更为契合,与学生思维特征更为契合,与体育教学事业发展方向更为契合。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能够收获更多学习乐趣,从而为其提升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跃红.小学体育“一主自选”教学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20(02):48-50.

[2]江教.融趣汇智健体明德———江苏省淮安生态文旅区实验小学趣味体育课程活动掠影[J].江苏教育,2019(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