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新时代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程 ,丹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摘要:

新时代是提高认知水平的时代,也是提高发展质量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新时代还是一个需要“文化”引领的时代。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过萌生、探索、发展、深化的过程,已然进入到了企业文化品牌塑造阶段。本研究根据公司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构建了企业文化品牌结构模型,推出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品牌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品牌建设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权衡企业文化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利弊关系;一方面在原来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立足现状进行融合、创新,以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主要成效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的浸润、凝聚和引导作用

其一,公司在发展中,形成了“川油精神,打造了天然气文化体系。其,公司于2000年以来,稳步实施了“文化强企”战略,深入推进了“文化同行”工程。其,公司按照“以软科学研究带动基层文化建设,以基层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理论”的思路,开展了大量企业文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开展了多种公司子文化试点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不断升级优化。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基于当下的发展匹配,仍存在文化体系不够清晰不利于企业文化的执行与落地传播模式不够成熟影响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实际效能企业形象仍需立体无法清晰完整地呈现出企业形象的行业性、时代性和区域性这样一些问题。

三、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的模型

本研究基于经营罗盘模型、同心圆模型、五要素分析模型和企业文化重塑模型,提出了建设适应于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品牌结构模型具体如图3-1所示:


3-1 企业文化品牌结构模型

四、西南油气田公司应用企业文化品牌模型打造合气文化

)梳理企业文化品牌的形成要素

  1. 企业历史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拥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川油精神,成为公司文化核心内涵。

  1. 行业特征

我国石油文化具有鲜明的准军事化风格,表现出政治性、榜样性等特征,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57师成建制专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构建石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据。

  1. 时代特征

深挖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紧扣“苦干实干、三老四严”这个核心的基础上,把“忠诚、担当、开放、共享”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融入其中,使石油精神更具时代性、生命力和感召力。

形成企业文化品牌体系

  1. 企业价值追求

概述为:绿色发展 奉献能源 为客户成长增动力 为人民幸福赋新能。

  1. 企业愿景

概述为: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

  1. 企业价值观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形成了由企业价值追求、企业哲学以及管理理念组成的文化价值体系,成为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由品牌塑造结构提炼形成企业哲学

在塑造好模型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和丰富文化体系,并从四个阶段的成果中逐步提炼出“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企业哲学。

阶段一:大会战淬炼中的文化探索阶段(1958年-1978年)

石油工业部在四川盆地组织了两场大规模的开油找气大会战。1958年打响川中大会战,催生了四川盆地从找油向找气勘探转移;1965年开展了红村大会战,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大型整装气田——威远气田。会战期间,会战领导人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运用于四川会战实践,用党的理论和军事化的纪律把来自天南地北的会战队伍拧成一股绳,孕育了“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基因。

阶段二:改革浪潮下的文化形成阶段(1978年-199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稳步推进“油气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此期间,深入挖掘文化基因、提炼精神特质,于1988年提出了以“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为内核的川油精神,1990年将其进一步阐释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尊重客观规律、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祖国、献身石油的奉献精神;攻坚啃硬、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独立作战、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形成了“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雏型。

阶段三: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发展阶段(1998年-2012年)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绘制了现代化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发展蓝图。2004年,公司对标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体系;2006年建成了国内首个以天然气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2008年走出国门支持土库曼天然气开发;2009年开钻了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川油精神与时代接轨、与管理融合、与发展一体,“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内涵与架构逐渐清晰。

阶段四:引领天然气大发展的文化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大战略决策,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公司把天然气大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连接在一起。2012年,发现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2013年建成西南地区第一座地下储气库;2019年建成国内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探明两个储量超万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气田,推动四川天然气北上东输。文化创新推动发展提速,升华凝炼出“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企业哲学。

五、西南油气田公司企业文化品牌模型应用的初步成果

按照梳理形成的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模型,将油气田六十多年来的企业精神与发展需求相融合并将企业哲学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核,最终形成了“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合气文化。

和合共生”,秉承中国传统“和合思维”,秉持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天然气业务链全过程,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厚德载物的责任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合作共赢的发展观,打造共、互利多赢的企业生态。

“气美家国”,融入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以文化深厚、资源禀赋的底气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勇气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锐气丹心赤忱、清风峻节的正气为祖国建设大气田,为人民助力新生活彰显能源央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家国情怀

和合共生气美家国”的合气文化随国运昌隆而生,与共和国同发展共成长具有政治的先进性、鲜明的时代性、实践的创造性、文化的传承性、价值的共同性,融通巴蜀地域文化的灵气,植“艰苦奋斗 求实创新”川油魂魄,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共生境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的共生情怀、“责任如山、气美家国”的共生风骨,彰显了石油人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品质。

六、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通过查阅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的建设等相关文献,结合已有理论研究和企业资料,提出了企业文化品牌塑造的理念结构模型。基于模型梳理归纳了企业文化基因,并从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塑造了企业文化品牌,最终梳理提炼出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合气文化品牌。

鉴于本研究形成的文化品牌还需进行多年的实践推广和落地,尚未在子文化建设和同行业文化建设中推广,若后续有可能,可就本研究继续深入进行,提出一个用于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文化品牌塑造模型能源行业的企业文化品牌塑造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华锐. 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实现路径[J]. 当代电力文化, 2019(5).

[2]徐放. 浅析社会责任视角的石油企业文化塑造[J]. 大陆桥视野, 2011.

[3]景亦婷. 当代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研究[D]. 太原科技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