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自然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芬兰语课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语言自然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芬兰语课堂为例

李明璐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91

摘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开始开展多样化的第二外语习得课程,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向。语言自然学习法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语言学习方法,其主张教师将外语当做母语来教,自然的教,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模式。本文就综合概述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具体概念,论述语言自然学习法在芬兰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究出芬兰语教学有效运用语言自然学习法的策略。

关键词:语言自然学习法;第二外语教学;芬兰语;应用策略

引言: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更加注重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顺应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新形势,需要高校教师突破教学的限制,为学生带来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第二外语学习的整体水平。因此,高校外语教师要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与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的第二外语教学模式,认真研究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实施方法,探究出具有特殊性与代表性的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第二外语学习效率与整体水平,全面彰显高校第二外语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具体概念

语言自然学习法,是对传统语言学习形式的一种创新,其主张以学习母语的形式,以最自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外语,重在塑造学习者的语言思维,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简而言之,我们要借助幼儿学习汉语的形式与方法学习外语。语言自然学习法的具体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鹦鹉学舌、模拟跟读、直观教学法(实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同时,这一语言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实施顺序,首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耳朵的“听”作用,连通学生的嘴巴,从而形成高校的衔接性与互动性,语言教学模式。

从整体来看,语言的学习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需要创造一定的语言学习情境:如若学生不利用外语进行交流与思考,难以进行生活以及学习。其二,颠倒外语学习的具体程序:先引导学生去探索“能说”的学习问题,再寻求“如何准确的说”的具体规则,让学生不要过多的在意自己的语调是否准确,依据教师的示例句子进行有序练习与模仿。除此之外,还主张遵循“一听、二看、三模仿;四说、五认、六书写”的学习原则,以“听”作为最初的学习起点,最后对外语的语法,句式等内容进行调整使其规范化。例如,学生学习芬兰语,那就要引导学生在教室学习、宿舍相处、食堂吃饭、朋友聊天时都要说芬兰语,还要在芬兰语的语境下进行反复的练习。

二、语言自然学习法在芬兰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推动高校芬兰语课程高校开展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我国在教育发展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在高校教育发展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道德修养。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自然语言学习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学校与教师通过借助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更为多样、新颖的外语教学,也更好地符合了学生的外语学习情况与基本需求。

2、增强学生芬兰语学习效果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不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深入性与科学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语言自然学习法在芬兰语课堂中的应用,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芬兰语的来源、芬兰的文化内涵等,以此来增强学生芬兰语学习的整体效果。同时,语言自然学习法以其自然化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调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语言学习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听力、阅读、翻译等方面实现整体性的进步,培养起良好的第二外语学习思维。

三、芬兰语课堂教学中的困难与产生原因

1、学习目标不确定

日语专业的学生从刚入学便要进行第二外语的学习,而芬兰语作为非通用语种,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这个国家以及这门语言并没有过了解,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且学生们需要同时接受两个新语种的开设,往往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两个语言的学习,特别是不愿意学习第二外语。

2、教学方式的传统性

在芬兰语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授课为主,这种方法对于刚刚接触一门新语言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们在学与不学之间徘徊,无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切入点。

四、语言自然学习法在芬兰语教学中的应用

1、扫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都不敢开口说芬兰语,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芬兰语,一旦课堂上被要求用芬兰语进行回答问题与交流,便会产生强烈的胆怯与惧怕心理。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教师在进行讲授,学生实际开口说语言的机会较少。因此,高校教师要科学运用语言自然学习法,从而为学生扫除第二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逐步增强学生第二外语学习的效果。

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芬兰语的动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开展芬兰语学习,可以通过播放芬兰语的歌曲将学生带入语言环境中。其次,善于和学生沟通与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心。大学生虽属于成年人,但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困惑。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例如,在芬兰语造句教学中,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造句内容,对语法变换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

2、开展模仿学习,加强芬兰语的基础练习

语言自然学习法,强调以学习母语的形式开展外语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模仿的价值与作用,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新知,培养芬兰语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出一个语法句子,先让学生反复口述这一句子。随后,让学生模仿句子的构造形式,去创造出一个新的句子,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芬兰语的语法思维。再如,教师在开展发音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练习音标,让学生在自然性的学习情境中,有效区分a和ä、o和ö、u和y等,让学生以学习母语的方法,去明确芬兰语的发音标准以及基本语调。

3、搭建学习情境,推动学生深入学习

学习情景的创建,能够更好的发挥语言自然学习法的教学价值,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语言学习活动的操作性、语言学习过程的愉悦性融合为一个整体,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自然的学习。例如,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芬兰语朗诵、电影配音、芬兰语演讲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芬兰语学习场景,提高学生芬兰语学习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效的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健全与完善,第二外语课程也逐渐成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埋下了根基。因此,高校外语教师要顺应语言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依据语言自然学习法的整体特征与实施原则,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场景,从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科学开展芬兰语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芬兰语知识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培东. 外语教学原理与实践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909.302.

[2]崔馥微.语言自然学习法在第二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25):20-21.

[3]王菁.“语言自然学习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08):95-96.

[4]李红艳,耿素卿.浅谈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及语言自然学习法[J].神州,201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