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研究

王岚昕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存在意义是:为幼儿创设分类式主题活动区域,达到贴合幼儿发展需求、创设分类式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如何在小班语言区域内提升材料投放的实效性、促进幼儿提升语言能力、让区域活动发挥最大效用,已成为学前教育者的热门研讨方向。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谈小班语言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并根据现阶段材料投放策略浅谈自己的看法,与广大学前教育者共勉。

关键词:小班语言;材料投放;有效策略

在幼儿园内规划不同的活动区域、充分调动各类活动物资、组织幼儿在功能区域内探索未知,积累生活、学习、游戏的相关经验,是实行小班语言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语言区开展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语言、科学、数学、艺术等方面的生活常识,构建较好的人文底蕴。幼儿教育应以兴趣为引导,在投放材料的选择上,幼儿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选择色彩鲜明、贴合幼儿喜好的活动物料进行投放,以兴趣为纽带,调动幼儿的活动状态,切实提升语言能力。

  1. 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现状

笔者认为:在实际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投放材料缺乏创意。传统语言投放材料包括指偶、绘本、头饰、幼儿积极性不高。要改善此问题,需要幼儿教师在课下积极探索新型语言活动形式,从活动中获得物料投放灵感,提升活动教育性;第二,投放材料磨损严重,内容陈旧参考性不强。此类问题可以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定期更新物料等方式来改善。现阶段幼儿园语言区的材料投放普遍为传统物料类型,语言能力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亟需提升的能力,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提升幼儿园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的实用价值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二、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策略

(一)丰富材料类型,调动幼儿兴趣

在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选择中,丰富材料类型,开发材料的多样化功能,是调动幼儿活动兴趣的有效策略之一。丰富材料类型可以从成品材料、收集材料、自制材料、未加工材料四方面入手。就成品材料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各类图书、知识挂图、小写字板、录音机、光碟磁带。动物头饰、卡片布偶等,已是成品的语言活动材料,带领小朋友参与语言类活动游戏。成品材料的好处是节省前期准备时间、随取随用、方便教学,且制作精美、安全性高,可以有效调动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就收集材料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将语言类材料的收集渠道放在幼儿身上,鼓励幼儿从家中拿来照片、影集、日记、玩具、喜欢的绘本等,在语言活动区域与小朋友们进行分享交流。收集材料的好处是:可以有效促进幼教之间、幼儿之间的亲密互动,提升幼儿的分享欲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在倾听他人分享的同时收获更多来自真实生活的体悟,促进思维活跃;自制材料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环创环节通过质量优良、安全性强的手工原材料,如:皱纹纸、羊毛毡、彩纸剪刀等柔软材料制作识字卡片、大字书、文字拼图等语言类教辅工具,辅助课堂教学。自制材料的好处是:自制材料更具备针对性,可以更好地迎合教育主题,按照活动教育目的设计贴合主题的教具,既可以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推动主题教育的发展;就未加工材料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将制作语言活动材料的过程当成手工活动,将彩纸、剪刀、布料、彩泥、胶水等手工材料带入课堂,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亲自动手制作语言类活动材料的乐趣。未加工材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小朋友的表达欲[1]

  1. 创设教育主题,投放相关材料

在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选择中,根据教育主题投放相关材料,是促进幼儿语言教育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之一。幼儿园在语言类活动创设中应充分考虑到教育的渗透,使活动游戏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依照教育主题投放相关材料,可以从培养理解能力、提升概括能力、鼓励大胆表达、矫正口齿发音四方面入手。就培养理解能力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中投放录音机、磁带光盘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幼儿在成长期因先天性格的不同,其理解能力、注意力存在个体差异。提升理解能力的前提是让幼儿先能静静的坐下来倾听外界的声音;就培养概括能力来说:幼儿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更趋向于词汇卡片、多媒体声乐辅助工具、抢答铃、卡通面具等,用一系列竞猜类活动锻炼幼儿的概括能力,帮助幼儿抓住句子中的信息重点;就鼓励大胆表达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录音播放设备、舞台布置物料等相关材料作为语言活动的材料投放内容。以搭建舞台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展示自我。用麦克风、录像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调动幼儿的表达积极性;就矫正口齿发音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准备人体发生图、小动物人偶等材料,在故事游戏中矫正幼儿的口齿发音,为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奠定良好基础[2]

  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言空间

在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选择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是打造多元化语言活动空间的有效策略之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言活动空间,可以从声乐播放设备、视频播放设备图片课件播放设备等方面入手。在实际应用中,幼儿教师应充分开发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功能,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提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利用率,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语言类活动中,全面提升幼儿核心素养。就声乐播放设备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选择麦克风、录音机、音乐播放器等信息设备辅助语言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灵活运用声音的传播促进表达欲;就视频播放设备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在活动区域放置投影机、投屏、网络载体等信息设备。让幼儿观看趣味视频的活动条件。视频具备声画结合的特质,深受幼儿的喜欢。在实际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视频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双感官,促进大脑思维发育,产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就图片、课件等播放设备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语言类活动区域增设网络角,在为幼儿播放课件、视频的同时,让幼儿坐在身边观看操作。让幼儿从小熟悉信息技术,尝试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认可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做充分准备

[3]

  1. 突出教育目的,培养语言能力

在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选择中,在活动中突出教育目的,搭配教学物料是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突出教育目的,提升材料辅助语言活动的实效性,可以从绘本讲解、手工创作、声乐宣传等方式展开。就绘本讲解来说:绘本是语言类教育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插图精美、篇幅较短,故事具备独立性和趣味性。幼儿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手工创作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将手工材料作为语言区活动材料带入课堂,在小朋友们实际动手操作中添加活动难度,促进小朋友们相互交流沟通,提升社交能力;就宣传活动来说:幼儿园可以把握碎片化教育机会,在晨读、课间、午休等环节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播音间活动。让小朋友们定期准备直播间节目,如:表演诗朗诵、阅读重要新闻、表演儿歌、绕口令等。搭配适合的音乐,营造良好的幼儿园语言表达氛围。

结束语:综上所述,丰富语言类材料的投放类型,投放贴合幼儿兴趣的语言材料;完善语言活动区域,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在语言类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参考教育主题,根据教育内容投放相关物料;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幼儿打造多元化语言空间;在语言活动中突出教育目的,利用相关材料,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以上均是在小班语言区材料投放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婕.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层次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0(50):92.

[2]胡晓茵.基于STEAM理念下小班区域材料投放的策略与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97):161-162.

[3]周甜.小班活动区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研究[J].智力,2020(30):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