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疑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如何运用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去理解生活中的疑点

莫耀东

湛江市第五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一直以来,教育都是源于生活,并且知识最终也需要为生活服务,小学科学课程也是如此,同时亦是学生理解生活中疑点的有效路径,从宏观层面上而言,更是与世界联系以及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拓宽小学生视域的手段。所以,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授课活动中,教师务必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疑惑,继而运用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协助其解除疑惑,这样才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增强他们对科学课本内容的理解。基于此,下文就围绕这部分内容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知识;运用;理解;生活疑点

从实际的角度做出分析,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并且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影响之下,让小学生懂得怎样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就需要教师在优化和改进课堂授课理念与模式的同时,运用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去协助小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疑点,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解除疑惑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科学课本中的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继而更加愿意学习这门学科,为高效化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理解生活疑点的必要性

唯有教师在了解到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协助小学生理解生活疑点的必要性之后,才可以更好地确保此项工作得以落到实处。通过整合以往的授课经验,可以察觉到其中的必要性展现在如下两方面之中:一方面是加深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往往小学生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存有疑点之后,就会在好奇心的推进下,寻找相应的答案,在此时,教师通过科学课本中的知识,让小学生彻底理解疑点之后,教师也就能够更加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并且小学生也愿意更为主动地与教师做出交流,如此一来,小学科学课堂授课的成效也会得到提升[1];另一方面是小学生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实际上社会还在不断发展,因此也就需要具有广泛思维、协作意识和创新技能的社会成员。随着教师通过科学课本中的知识,协助小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疑点之后,就能够逐步促使他们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并探究其中的规律,继而在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理解生活疑点的策略

(一)通过体验解释生活疑点

很多小学科学教师由于受到守旧观念的制约,在以往的课堂授课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使得气氛沉闷,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枯燥,参与度自然也就不会高,很难集中热情。因此,教师就需要懂得让学生们做出体验,以便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授课活动中,可以激发自己的思想,持续提高科学课程教育的成效。通常情况下,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并不是很大,所以就会对一些生活中的疑点产生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继而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协助小学对这些生活疑点做出理解,经验上来看,通过体验解释生活疑点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例如,大多数小学生在生活中都看见过“哨子”,也听到过“哨子”发出的声音,这时就会有一些小学生产生疑点:为什么小小的“哨子”,能够发出这么明亮的声音[2]。针对于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声音”这一章节的内容,来对小学生的这一疑点做出解析,继而让他们予以理解。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指示所有学生一起发出“啊”的声音,同时将他们的手放在喉咙上,来感觉喉咙的震动,通过体验,就能够让小学生慢慢察觉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随后,教师可以继续解释道,在吹“哨子”的时候,从嘴中吹出的气流,对“哨子”开口缝的部位产生冲击,继而引起空气在“哨子”内的震动,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声音,在最后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哨子”,让小学生吹一吹,做出再次的体验,从而深化这部分知识内容。由此可见,通过体验能够促使小学生快速直接地理解生活中的疑点。

(二)运用实验解释生活疑点

新颖有趣的授课环节,能够汇集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致,如此一来,便可让小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探寻和感知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的乐趣与价值,继而在大脑之中,将生活元素与科学课本中的内容相互关联,促使小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素养,为课堂授课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小学四年级的科学教师,就应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明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疑惑[3]。为此,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授课活动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疑惑,为他们创建出生活化情景,提供一个宽松有趣的课程环境,辅助课堂授课活动的有效开展,这样一来,就能够协助小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疑点。例如,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吃面包,但是有些时候购买回来打开包装之后会忘记全部吃掉,在放置几天之后就会发霉,此时小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而这就是较为典型的生活中的疑点。对于这类疑点,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引领小学生运用实验理解这一生活疑点。详细来说,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将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供实验器具:水、面包、袋子,然后将面包放入袋子之中,并加入少许的水,然后在未来的七天做出观察,最后通过实验就能够得出,面包在潮湿的环境之下,与空气接触过后,就会慢慢发霉,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学生们就可以了解面包发霉这一生活中的疑点,并且也能够对课本中的知识做出学习。

(三)借助理论解释生活疑点

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协助小学生去理解生活疑点是改善授课模式的关键手段。相比于以往以单纯讲解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这种方式可以给小学生带来熟悉感,继而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授课课堂之中,而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疑点,也为教师的授课活动提供了载体。为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授课时,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课本内容和大纲,借助于理论知识,让小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疑点做出理解,继而生动展示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抽象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感知,使科学课程的授课品质和成效得以不断改进以及提升。例如,小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静电现象,会有一部分小学生感到害怕,此时,教师运用科学课本的知识让其理解这一生活疑点之后,不单可以防范小学生受到惊吓,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喜爱上科学课程内容。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借助理论解释这一生活疑点,通过讲解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让学生明白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者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这一理论知识,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够理解生活中关于静电的疑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推动和实行素质教育的历程中,也变得愈来愈注重课本知识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用以增强小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科学课程作为纳入到正式课程相对较晚的学科,在其中也具有一定的独特特征,小学生能够通过对科学课本里的知识学习,去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疑点。因此,就需要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制定出适用于小学生的授课方案,为小学生提供熟悉的知识内容,协助小学生解除生活中的一些疑惑,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开展广泛的知识研究活动,最终促使小学生的总体素养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游晓芳.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深度学习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86.

[2]何建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2020(29):46+48.

[3]赵丹丹.探究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体验模式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