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如有神——小学数学日记的实践和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下笔如有神——小学数学日记的实践和探索

陈莉

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大石渡小学, 421002

摘要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数学,走进生活,体验数学。本文以学生撰写的部分案例为载体,对学写“数学日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撰写“数学日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探索。

关键词数学日记;重要性;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记录,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过程。”我尝试让学生学写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素养。

一、写“数学日记”的重要性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及时对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反思。

(一)数学日记——维系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

数学老师每天1节课,而且课堂上交流比较多的还是知识性的东西,关于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就较少涉及了。数学日记是我专门为学生开辟的数学交流通道,让他们可以无所顾虑地说出自己对数学、对数学老师真切的感受,真正实现师生双赢。

新学期开始,一个学生记叙了数学成绩差和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的日记。情感真挚,述说着心里话。看完我的批语是:老师很感谢你能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我想告诉你:千万不要气馁,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二)数学日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

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例如,在学习《重叠问题》前,我看到有一位学生写了这样的一篇日记:

“今天,我碰到一道怪题: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每个人都得买一张电影票才能看电影,请问至少买几张电影片呢?至少是3张,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教学《重叠问题》时,我就用这篇日记来导入新课。一些学生被难住了,另一些学生积极思考,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数学日记——展示学生举一反三思维

举一反三思维需要时间,只有学生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才能真正发挥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数学日记这个载体能及时地发现同学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类推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回顾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转化法。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拼接转化成长方形,再找出长方形和圆的关系。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展示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体积打下基础。

(四)数学日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写数学日记无疑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的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反思。如:有一次单元测试,我班一个学生考得不理想。自己写下自我反思的数学日记。

这样,学生通过数学日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方法,在学习中不断进取。

那么,如何有效的写“数学日记”呢?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写的日记象流水帐,有的随意拼凑。对此,我谈谈我是如何实施的。

二、写“数学日记”的策略

在写数学日记的初始阶段,为了便于小学生入门,便于数学日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我把数学日记划分为:构建知识型、方法应用型、质疑问难型、试后反省型、实践生活型。

(一)构建知识型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型数学日记要求学生反思数学课上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日记中有目的地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并重新对认知结构进行改造或重组。

案例1:我的收获(二年级数学广角推理)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自己试着编一个生活中的推理故事,同学间互相考考,看谁的推理又对又快。请把你的学习感受与收获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让老师一起与你解决问题、分享快乐,使我们共同成长和进步。

(二)方法应用型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认知的策略水平

在方法应用型数学日记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想想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还要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多种解题思路、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加以应用。

案例2:28×11的多种算法(三年级)

今天老师出了一道28×11老师说: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说完学生就埋头认真地做起来。有些学生就想出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28改写成4×7,交换乘数的位置11×4×7,因为乘数是一位数做起来就简便了。第二种方法是把28×11看成10个28和1个28合成的数,第三种方法是把28×11看成30个11减去2个11。

(三)质疑提问型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学会提问,增强认知内驱力

“提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教学时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或不愿提出“质疑”。质疑问难型数学日记则提供了质疑问难的新途径。

案例3:圆的认识(六年级)

今天,学了新的图形——圆。知道它是最完美的图形。生活中圆无处不在,比如:车轮、钟表、光碟等。学生对下水道的盖子感兴趣,它也是圆形的,但不知道它的周长。那么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呢?又是如何推导了?

(四)试后反省型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自我评价,增强自我反思的能力

这种类型的数学日记,往往都是考试过后,学生写的考试分析与自己的感悟,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五)实践型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有价值的数学

要求学生更关注数学在学习其他学科和生活中的应用(现实的、 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数学日记可以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数学日记不仅记录着孩子们瞬间的心灵闪动,更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数学的烙印,让他们终身受用数学思考带来的丰厚回报。当他们把所学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数学思想方法也就逐渐渗透到自己的心中。数学日记为我的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数学日记,必将成为我和学生成长路上“同学共进”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