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幼对话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浅谈师幼对话的策略

侯梅 续进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人文艺术与教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师幼对话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桥梁。良好的师幼对话有利于师幼之间形成平等、尊重、友爱的关系,有利于幼儿形成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更好发展。因此,教师通过与幼儿进行平等、有效的互动交流,进而构建和谐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查发现师幼对话中存在幼儿主体地位缺失,缺乏对话主导权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教师应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注意提高对话质量等建议。

关键词:师幼对话;策略

本文中的师幼对话是指在幼儿和教师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和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叙述和倾听的过程,并且也是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师幼关系的良好发展作为幼儿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儿童的社会情绪与行为适应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幼儿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之一即是师幼之间的不良关系和师幼之间的不良互动。可见,师幼对话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而调查发现,目前师幼对话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 、师幼对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主体地位缺失,缺乏对话主导权

通过调查发现,在师幼对话中对话活动的组织者和掌控者一般来说通常是幼儿教师,对话活动的方向和进程一般由教师掌握,而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缺乏对话的主导权,自己的想法较少有机会能够得到表达。调查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急于把幼儿拉回已设定好活动计划中。当幼儿的回答没有符合教师预设的“轨道”时,教师便会打断幼儿的回答。在这样的师幼对话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在现实中往往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幼儿教师没有把幼儿看做是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特殊个体,轻视幼儿主体性发挥,难以进行有效的师幼对话。

(二)教师忽视幼儿情感需求

调查了解到,很多教师较为重视教学结果,而忽视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表达与倾听,师幼对话往往是简单的知识传输的途径。如,师幼对话多围绕知识性内容展开而较少的围绕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展开,教师无法探知幼儿的内心世界,无法与幼儿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无法对教师敞开心扉,幼儿教师也就无法对幼儿情感、价值观和个性等方面进行良好的培养和引导。

(三)对话方式不科学,对话质量不高

对话的技巧对师幼对话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师幼对话中存在教师的提问形式单一、对话问题封闭、对话不深入等问题。如,在师幼对话中往往大部分教师缺乏提问技巧,对幼儿进行的提问是机械单一的,这些问题大多具有固定的答案,无法激起幼儿的思考且教师并不会进行追问。真正的师幼对话应该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在情感、思想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并达到共识的过程。若是教师的提问皆是封闭式的,幼儿的回答便也成为了机械式的、固定的回答。这种师幼对话形式会使整个对话活动变得机械、死板且停留在表面,对话活动无法深入,幼儿的个性、思维能力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

师幼对话的策略

(一)教师应尊重幼儿

要构建良好的师幼对话,教师应当尊重幼儿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师幼对话理念。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把幼儿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个体,相信幼儿是有学习能力的,有巨大潜力的人。在师幼对话中教师应该和幼儿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二)教师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师幼对话是师幼双方做为完整人格的沟通与交流。情感作为完整人格中的一部分,是师幼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安全感较为缺乏。师幼对话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与体验,给予幼儿信任与安全感,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今儿额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注意倾听,给幼儿提供完整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不要轻易打断幼儿。其次,在对话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与关爱,比如教师要微笑面对幼儿,及时给予鼓励等。另外,教师要积极的回应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同感,愿意自由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三)教师采取有效的对话方式,进而提高对话质量

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提问是对话的关键。在师幼对话中教师不仅要提出能引起幼儿思考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发问,表达疑虑。通过幼儿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教师还要抓住对话深入的节点。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于表面且印象不深刻。要提高师幼对话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对话深入的节点引导幼儿使对话深入下去,进而提高对话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小佩.师幼对话中关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角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巴]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梅.课堂教学中幼儿话语权的失落与回归[J].学前教育研究,2008(7).

[6]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7]黄爱铭.师幼对话:要做到“我和你”[J].时代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