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聋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路径研究

黄胜武

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

摘要:目前,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6000多万人,听力言语障碍者约2780万,占1/3左右,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的艰辛要比普通学生多。聋校由于其特殊性,它的教育也面临很多的困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转变,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被现在的学生所接受。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聋校教师应该适应教学需要,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能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进而提高聋校教学效果。

关键词:聋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路径;研究

一、聋校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在提高聋校学生教学效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当聋校老师有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时,能够以灵活的呈现方式,打破语言交流的障碍,减少认知能力发展的不足,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聋校学生视觉和感官上的参与度,淡化聋校学生生理缺陷在学习中的负面影响,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换言之,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不仅是提升自身技能的需要,也是教育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尽快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二、聋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路径

考虑到时间与效果两方面的因素,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一边学、一边教的方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进行有机结合,灵活而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跟创造力。教师应注重学习WORD、PPT、FLASH等计算机软件技术,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教师在学习上述计算机基础之后,就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课前做好学习单元的内容分解、思路设计,拎出重点难点知识,以word教案制作或PPT讲义设计的方式进行展现。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信息技术,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开放,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让聋生直观、形象的把握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同时考虑到聋校学生形象思维较强而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可以在增加具有趣味性的测试,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情景有推理的小游戏,驱动聋校学生学会自我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可以在具体的聋校课堂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可以提高教育学生的效果。(二)整合教学资源。在网络普及之前,聋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书本、报刊、杂志等纸质资料,信息量少且缺乏及时性,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掌握资源的多少和学习能力的高低。由于听力受损,聋校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明显要少于普通学生。网络技术的普及,为聋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拥有了平等享受知识的权利。这也为聋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指明了另外一条途径,即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汇集资源,也是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体现。聋校教师应该在课前搜集授课内容背景知识以及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影片,例如在教学《颐和园》时,教师找到相应的视频录像,把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美景展现出来,强化聋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这种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表达形式,使聋校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拓展了知识。经过类似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大大提升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三)运用信息教育设备。聋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仅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还包括适用于聋校恶声康复以及语言训练的相应设备,如无线调频集体语训设备、测听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应用有助于有残余听力的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听觉的补偿和康复。教师熟练应用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一定程度恢复听力,也可以帮助自身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比如,聋校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内含听训和语训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聋校教师所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仅包括教学上的操作与使用,还要考虑到康复的特殊需要,熟练掌握康复仪器的操作原理、使用及相应问题的解决。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很快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由上文可知,信息技术运用到聋校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信息技术要有机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可以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保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保障。从教师层面来看,聋校教师需要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体验,让枯燥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学生真真感受扫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同时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听力受损情况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这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的过程。教师要抓住每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机会,抓住每一次给学生做听力康复训练的机会,把这些机会当做提升自己信息技术能力的机遇。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多多思考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丰富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载体,对自己负责,更对学生负责。

参考文献

  1. 搭校企合作平台,促职业人才发展——2015年度软件信息技术中职校教师实践培训开学[J]. 本刊讯. 软件产业与工程.2015(04)

  2. 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现状和对策——以建瓯市直属校教师调查结果为例[J]. 雷富荣, 谢谙.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01)

[3] 我国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张静园.华中师范大学[D]. 2018

[4] 听障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研究. 钟文婷.西北师范大学[D]. 2016

[5]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报告——以DS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现状为例[J]. 吕永平.才智.2019(28)

[6] 浅谈低年级聋校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 侯亚涵.学周刊.2017(18)

[7]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构建聋校智慧课堂,做智慧型教师[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中国会议[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