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资源收集与制作探究1 杨涛 德阳中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应用中,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 学中,希望有更多的、精彩的微课的满足课堂需求,使用的微课在课堂教学能真 正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微课;创新;实践 一、微课制作研究的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 交流、加工基础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更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 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 去探究、实验与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应对未来挑 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新的课堂要求,教师更要主动思考怎样转变的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那么,微课的收集与制作的 内容选取以及根据不同知识点需要什么形式的微课的必要,探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来选取和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课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微课课堂教学探究收集 在收集和制作微课时,知识点要更清晰,语言更精练,同时尽量采用学生喜 爱的形式,比如漫画、手绘等形式,要一应用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听明白 要讲授的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对于信息输入电脑为什么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思路不是很清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点,我 们收集了一个运用通俗语言讲故事方式来解决抽象的问题微课视频 (名称《计算 机的 0和 1是怎么变成我们屏幕上看到的东西的?》 ): 视频故事讲,生活在没 有通信工具,距离很远的大山里买东西的两个人,为了省时间省力用八个灯的明 暗来传递信息,而最终顺利做成了买卖的故事。画面采用的简笔画的风格,语言 1 课题项目:四川省重点课程“中学微课库建设与绿色渐进式应用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微课库构建及应 用”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杨涛,女,大学本科,德阳中学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 2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资源收集与制作探究1 杨涛 德阳中学校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应用中,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 学中,希望有更多的、精彩的微课的满足课堂需求,使用的微课在课堂教学能真 正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微课;创新;实践 一、微课制作研究的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 交流、加工基础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更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 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 去探究、实验与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应对未来挑 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新的课堂要求,教师更要主动思考怎样转变的教学模式,应用新的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那么,微课的收集与制作的 内容选取以及根据不同知识点需要什么形式的微课的必要,探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心理来选取和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课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微课课堂教学探究收集 在收集和制作微课时,知识点要更清晰,语言更精练,同时尽量采用学生喜 爱的形式,比如漫画、手绘等形式,要一应用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听明白 要讲授的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对于信息输入电脑为什么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这个问题的理解学生思路不是很清晰,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个知识点,我 们收集了一个运用通俗语言讲故事方式来解决抽象的问题微课视频 (名称《计算 机的 0和 1是怎么变成我们屏幕上看到的东西的?》 ): 视频故事讲,生活在没 有通信工具,距离很远的大山里买东西的两个人,为了省时间省力用八个灯的明 暗来传递信息,而最终顺利做成了买卖的故事。画面采用的简笔画的风格,语言 1 课题项目:四川省重点课程“中学微课库建设与绿色渐进式应用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微课库构建及应 用”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杨涛,女,大学本科,德阳中学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工作。

通俗平实,学生易于接受。在这个微课中,作者巧妙地把灯设为八个,学生不仅 清晰了解了计算机为什么可以用二进制来表示,同时也了理解了在计算机一个字 符用八位二进制数来表示的知识,又为后面学习计算机的存储单位打下了理解的 基础。见下图 5 ,是我们收集的关于七上《计算机中数的表示》一课中,计算机 为什么可用二进制来表示信息的知识点的上述微课视频中一帧效果。

三、微课的基本类型

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以及不同模式的课堂要求,基本分为:讲授演示类、问答启发类、操作练习类、自主学习探究类、合作学习讨论类等不同类型的微课。

讲授演示类

在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授课中,大部分知识点的微课在课堂都只用于讲授演示,但学习新的课标以及课题探究后,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中有关的理论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更适合制作为讲授演示类微课,例如:“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二进制数?”,“计算机中信息与二进制数如何转换?”等。这类课内容很重要,但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和知其所以然,如果老师在讲解中配以生动有趣的微课来学习,学生理解更容易,效果会更好。

问答启发类

在课堂教学中问答启发方式是教师经常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利用抛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主动解决问题,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对该问题包含的知识点的理解的不足之处。而这类问题一般会选择学生认为简单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现状,那么我们在收集和制作这类知识点的微课时,尽量采用问答启发的模式。例如对于软件如何打开、如何关闭,以及认识软件窗口平台组成名称及作用;还有在学生初识编程应用中,对流程图的应用,认识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等, 这些类的知识学生大多认为简单而轻视,或者觉得麻烦不去实实在在地去学习了解,通过一个问答启发的方式的微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习收效较好。

操作练习类

这类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应用最多的一类,信息技术课中,有很大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巧的知识,对于需要较多步骤、较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的

内容,教师一般采用先演示再请学生练习完成的教学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一般教师演示不会多次,有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掌握并完成,对于学习能力较一般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就可能会有困难,而针对这类知识点,我们收集和制作出操作练习类的微课,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辅导教师"。这类微课我们在收集制作时,通过案例向学生来演示需要学习步骤, 要求掌握的操作技巧在一个个的步骤中,完成一个案例,就学习和掌握了要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这就要求视频画面简洁不杂乱,步骤突出清晰,结奏快慢适中,让学生思维能跟上,从而学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顺利完成操作任务,达到预期的操作效果。

自主学习探究类

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学习的模转变为主动参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基础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更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去探究、实验与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收集制作微课时,针对性地把操作过程不算很复杂,但又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技巧,问题直接,同时还能完成出实际效果的知识点来收集和制作成的自主探究类应用的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资源。这类微课在收集和制作时,微课视频风格就要求更流畅易懂,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可以掌握大部分的操作技巧,内容上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形式上可加一些学生喜爱的动漫、手绘、幽默元素,快速吸引学生参与进自主探究中去,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上扩展学习内容《在 WORD 画动漫》这一课,由于动漫是学生喜爱的元素,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在 word 中画动漫》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对线段编辑顶点,所以就采用了利用微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整堂课学生都在努力去探究、去完成,还有不错的学生作品呈现。

参考文献

闪云, 沈鹏. 有效应用微课资源, 提升汉语拼音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 2018(02)

李宏定, 段爱琼. 东莞市中学地理微课发展现状分析[J].地理教育. 2017(11)

张凯,杨再明,宋慧宁. 桌面虚拟化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

术与管理. 2017(06)

本文系省级重点课题《中学微课库建设与绿色渐进式应用研究》下的子课题 (信息技术微课库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