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开展辅导员专题化培训的方向准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论开展辅导员专题化培训的方向准备

刘薇1宋旦旨2邢朝霞3

1.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116081;2.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0;3.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本文为《辅导员专业化及专题化培训核心课程构建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专题培训是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开展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团队结合多年的高校培训经验与国内高校培训师培训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培训准备框架思路——“433模式”,本文是对培训准备方向即“教给谁”、“为何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四个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辅导员专题化培训方向准备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学习”。鉴于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专题培训不失为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开展学习的好方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团队结合多年的高校培训经验与国内高校培训师培训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培训准备框架思路——“433模式”(图1)。该模式的“4”指培训准备方向,包括“教给谁”、“为何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四个方面;第一个“3”指培训准备内容,包括备自己、备参训辅导员和备课程三个方面,第二个“3”指培训准备技巧,包括结构论、逻辑体、激励法三个方面。遵照“433”模型,培训师可以更加清晰、更加全面、更加充分地准备培训活动,确保培训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本文重点论述了培训准备方向的四个方面。

图1.培训准备框架思路——“433模式”

培训准备方向的包括“教给谁”、“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其中“教给谁”即授课对象,“为何教”即培训目标,“教什么”即培训内容,“怎么教”即培训方法,这四个方面就像是一张靶纸的四个顶点坐标,决定了所开展的培训活动这支箭射向何方,也决定了箭到靶纸后培训效果这个“得分”。所以,培训师在培训准备过程中要了解授课对象,要明确培训目标,要掌握培训内容,要运用培训方法。有些培训师往往会忽视或遗漏某一方面,另外,也可能不注意自身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上的学习或积累,培训效果不佳,培训目标很难达成。

一、教给谁

“教给谁”即培训对象。一方面,培训师应分析研究和深入了解参训辅导员的特点和需求;另一方面,培训师应多站在参训辅导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有必要掌握并运用成人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来开展辅导员培训工作。

1.重新认识“学习”的定义。

面对参训辅导员,培训师应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培训活动是一个参训辅导员的学习活动,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参训辅导员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的改变。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2)中,马斯洛认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即人的行为和发展离不开自身需求的驱动。因此,培训师只有了解到参训辅导员的真实学习需求,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提供所需,才能激发参训辅导员的学习热情,教和学才会水乳交融。

图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成人注意力曲线。

图3.成人注意力曲线

成人注意力曲线(图3)反映出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一节课中学员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尤其是当课程进入30%-40%的时间区域时学员的注意力将降到最低点。因此,培训师在授课中要关注并采取相关手段调整和影响参训辅导员的注意力,尽可能使之始终保持在相对高的程度。

4.学习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学员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百分比。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培训师应在培训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反之则少用或慎用。

图4.学习金字塔

5.成人学习法则。

成人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面对已是成年人的参训辅导员,培训师要在遵循规律上找依据,在具体实施上寻契机,在师生和谐上要效果,灵活运用效果法则、练习法则、目标法则、联系法则。

二、为何教

“为何教”即培训目标,是指“与培训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培训目标不能缺乏层次性、偏离目标主体、表述模糊,甚至是存在方向性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培训效果,培训师在培训目标问题上不仅需要明确,还需要从参训辅导员角度出发,重新合理地设定培训目标。

1.确立多层次目标。

培训目标不能仅体现社会的要求,对于参训辅导员的全面发展、个性培养和综合素质要足够重视。培训目标的确立要体现多层次性——不仅关注“知识”层次,还应关注“技能”和“态度”层次。

2.回归目标主体。

在培训目标的表述中常常培训师是使能者,参训辅导员是效应者;但在评价课堂效果的时候应该明确把参训辅导员是否“能……”作为重要观测点,培训师是否做了“使能……”的努力,我们有必要从参训辅导员这个培训目标主体的角度去思考设立乃至清晰地向参训辅导员表述培训目标,回归目标主体。

三、教什么

“教什么”即培训内容。信息的加速开放使今天参训的辅导员已不再满足那些书本上的基本知识或可能落后的知识。这就要求培训师传授的培训内容既要立足学科基础,又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1.理论、实践并重。

培训内容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现实需求,不能只围绕理论和书本。面对参训辅导员所从事的复杂、繁多的工作,面对大学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干中学”的方式值得培训师借鉴和反思,应用于培训中就是采取“做中学”的方式。

2.多方资源整合。

培训内容要创新,不能唯书是从,要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培训师可根据所授知识的特点灵活运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包括与参训辅导员、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交往,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广泛收集,积极开发、整合,达到合理利用。

四、怎么教

“怎么教”即培训方法。传统的培训方式与方法在长时间的培训实践中被保留下来,说明它们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但凡事有利有弊,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唯理性教育模式和功利主义的“考试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刻板的弊端不断显现。所以,培训师需要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际培训活动中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经验。

1.体验学习式培训方式。

体验学习式培训方式是以参训辅导员的体验为特征,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培训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参训辅导员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的一种培训方式。体验学习式培训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堂培训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以参训辅导员的亲身体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深受参训辅导员喜爱,培训效果提高显著。

2.参与式培训方法。

参与式培训方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即根据参训辅导员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培训过程中,培训师诚心诚意地把参训辅导员当作主人,使每名参训辅导员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培训师、同仁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3.非言语表达技巧。

非语言表达技巧是指那些除语言之外,能够改变或增加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手段。培训师运用非言语表达技巧可以有效地调整和影响参训辅导员的注意力。常用的非语言表达技巧包括利用空间、利用物体、利用姿势手势、利用表情目光、利用接触、利用口头非语言性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