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周益香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内容相对来说要枯燥、乏味点,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会让这些学生受益匪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平等对话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配合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生间心灵不沟通,产生了对立情绪和对立行为。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就要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绝不能高高在上,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规律,共同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

如笔者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基础很差,在班上很少有同学和他玩,加上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于交朋友,针对这一情况,请他和笔者坐在一起,面对面与他进行个别谈心,首先就表扬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就是没有自信,帮助他分析存在的问题,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上课有意请他回答问题。简单的题目叫他上黑板、板演计算,有一次计算正确了笔者对他竖着大拇指说你真棒,同学们也鼓励他,从那以后开始有了一点自信。就主动和同学交朋友,也和教师建立起师生关系。慢慢地,这位学生改掉了以前不爱学习的习惯,性格也渐渐地开朗了,学习进步也很快。后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积极地参与。

二、发挥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情感的知识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

融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这种爱是真挚的爱,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所有学生,耐心地教育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再次在课堂上要民主,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无拘无束地心情舒畅地学习。从而激起对教师的爱、对数学的爱。

2.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教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思考、钻研。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上课中虽然学生答错了,教师不说他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棒!能勇敢的举手发言了”,这样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3.成功是最好的鼓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探索好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能让学生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特别是后进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如画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子等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向成功。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除了抽象的概念、机械单调的公式外,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往往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不佳。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教材特点,采取愉快的教学方法,如有趣的游戏,生动的语言,教学内容穿插在故事中,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就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感知、思维、记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课前,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段录音,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白兔说:“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小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田径运动会,在800米决赛中,小狗跑了1分40秒,小猴跑了100秒,小狗说自己跑得快,小猴说自己跑得快,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到底谁跑得快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听完录音后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四、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争强好胜,富有探索精神,而悬念更易引起儿童的探究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我设置如下导语:“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教师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你们试试看”,学生不大相信,纷纷举手提问想难住教师,结果教师都能准确地说出答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动手操作,调动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如果把抽象思维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五、语言风趣,讲究艺术,在快乐享受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

幽默的语言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语言作为交流信息、思维、感情的桥梁。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比在教学认数和记数时,笔者就采取具体形象的事物和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1~9的字形,让学生说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蝌蚪。”借此来帮助学生记住数字,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数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情,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生动形象,把定义、法则描绘得栩栩如生。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夸美纽斯曾说过:“数学的艺术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我们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色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学生只有在动口、动手、动脑中亲自体验,才会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要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材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多媒体教学运用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形式,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处在兴奋状态之中,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小学课堂教学原则是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在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时,笔者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使一些静止的内容变得动态化,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图形的变化过程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出来,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另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岚皋城关小学7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