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甲丑

(阿坝州若尔盖藏文中学四川阿坝6245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27-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情景和需要的基础上萌发的,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某门功课的热情而成为今后漫长学习道路上的推动力。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自上第一节地理课起,就应该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转化成乐趣,把乐趣转化成志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而轻松地学习地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交流和调研,简单地谈一谈提高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讨和进步。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融,唤起学习兴趣.

作为初中学生,对待学习,特别是像地理这样的副科,大多是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因此,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就充分说明了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常常是从喜欢上某位教师的课开始,而后才开始喜欢上一门课程的,学生喜欢教师,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到-个新高度。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爱护学生,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以朋友般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感化学生。这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更能起到"爱屋及乌"之效。长期坚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知根知底,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兴趣.

有人曾说过:"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变成学生为主体,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过程,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有,才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然后是语言的艺术性,因为教学语言艺术能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教法,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准确、引人入胜,用词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分明,富有节奏感,突出地理学这门课的重点,还要教态自然,课堂知识密度适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从课外活动的兴奋转移到课内学习上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为新课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以地图为基础的学科,讲解好了地图,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四、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坚持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地理知识,作为地理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地理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所见所闻,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多媒体、电化教学等使学生开阔视野,谈谈地理与生活,参加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另外,"给学生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和个人荣誉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期终考试成绩,更要结合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表现,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评价所带来的自信、希望和成功。

五、小结

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必须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