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结合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关注结合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李秀敏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

【摘要】初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引导教育,尤其针对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进度,也要对学生的心脑结合能力开发进行重视。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营造良好氛围,增加感性认知;注意惩罚方式,增强学生信心;组建兴趣小组,重视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意在通过心脑结合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心脑结合教育素养教育班主任教学初中德育教育

初中生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学科科目的增多,心理很容易滋生出厌倦和恐惧的心理,影响对学习的信心和耐心。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纪律结合,增加感性认知

学习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面对初中生的学习环境的营造,我们应该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定,帮助学生从大脑思维里对班级的学习氛围自觉遵守,同时在心理上也能够容易接受这样的环境氛围。在我的班级中,经常会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增加学生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的感性认知。

比如,在我管理的班级中,我会为班级内部特别指定相应的学习纪律。具体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纪律、平时的课堂纪律、自习纪律、收作业纪律、课间纪律、上放学纪律以及学生的值日纪律。在学习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对纪律的遵守,形成一个有序的、安静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纪律基础保障了学生的环境的形成。对纪律的执行,需要我们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对于学优生和班级干部,没有特殊和特例,全体成员必须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班级纪律认识的非常深刻,久而久之,学生会在纪律的约束下,自觉约束自己,班级整体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虽然学生的学习需要依靠其自觉性,但学生年龄毕竟比较小,自制力比较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班级纪律来约束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

二、奖惩结合,深刻认识错误

学生都有自尊心,面对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要采取软硬兼施、柔中带刚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我们要注重惩罚的方式,决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批评,要适当地用话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实际行动中自主地进行改正。

比如,我班的一个学生叫赵磊,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并且是班级的体委。在一次体育课上,他和另一个男同学打了起来。体育老师将这两个学生送到了我的办公室。面对这两个学生,我没有先进行批评,而是将情况了解清楚。原来,另一名学生叫刘明,刘明在体育活动中,不遵守规定,对于体育委员的劝说没有执行,而体育委员这边,由于学生的态度导致他“很没有面子”,这样的发展下,学生就产生了矛盾,进而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先惩罚了两个学生,但是我也肯定了体育委员的正确的一面,就是对学生的全心全意的付出和管理。通过这样一个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事件,对自身的错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初中生相比较小学生而言,在智力和心理成熟度上虽较成熟,但仍然处于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心理上都有不服从管理的心理,而准确的抓住这种心理,是每个班主任应该做到的事情,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激发他们改正的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三、兴趣结合,重视思维能力

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上的探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我的班级中,经常会号召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通过对共同兴趣爱好的追求,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思维发展与学习相结合,补充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兴趣小组的划分主要依据学生的想法和爱好,用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探究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兴趣的结合也能培养他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拉近他们的距离。

比如,在我班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名著,有的学生爱好科学知识,有的学生喜欢古今中外的历史,也有同学喜欢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面对学生的各种各样的爱好,我在分组前,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爱好后,我在班级内部分成了“科学知识探究小组”“文学知识探究小组”“历史知识探究小组”“诗歌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并且在班会前,鼓励各个兴趣小组准备节目,并且给学生机会进行展示。在这样的活动促发下,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性更强。这种方式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表达,逐渐养成自己独具个性的思维,提升思维素养。

兴趣的培养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培养多个兴趣,以此达到初中的兴趣爱好培养目标。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形成学习与思考一体的思维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考、讨论与互动中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班级的氛围,让学生们在思考中体会到德育的含义,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让教育适合学生”的历史背景下,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成为了一项综合培养的教育,它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满足了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是需要我们经过漫长的培养和引导,逐渐地让学生形成习惯、产生思维,最终提升自身的素养,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初中班主任应该尽到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北生.现代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2]唐彪.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周刊,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