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浅谈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

柴绍宏

柴绍宏新疆沙湾县第五小学834700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习惯养成

人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出生就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经过后天家庭、学校、社会的不断精雕细刻,会显得色彩斑斓,而光彩夺目。

印度有一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养成之重要。一个人好的行为习惯会受益无穷,受用一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最好的引导者、帮扶者、监督者。因而,要在课堂上承担“负犁”的艰辛,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勤耕细作,从各个方面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细节之处见习惯。

一、从常规入手,培养学生守纪的习惯

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正常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如:集合做到“快、静、齐”,着装要有利于上课——不穿皮鞋、拖鞋、牛仔裤等;搬运体操垫要抬起,打篮球时不坐球、不用脚踢球。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器材,爱惜器材等。促使学生严格按常规的要求去做,用常规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天长日久,逐渐养成守纪的良好习惯。

二、从课堂入手,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

清代学者、教育家颜习斋曾说:“养身莫善于动”“一身动则一身强”。这里强调锻炼的重要性。教师在课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使学生明白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增进人的健康,使人充满活力。让学生懂得“重在参与”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兴趣,产生运动愉快感,促使学生进一步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形成爱好,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育学生活动时应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在各项比赛中能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文明参赛。同学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互相协作。

三、从劳动入手,培养学生服务的习惯

教师在课中要有意安排学生轮流充当裁判。如:长跑记圈,当检查员;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时计数;跳远、掷铅球、掷垒球时丈量成绩等。让学生树立服务无尚光荣,服务无比自豪的思想。养成自觉、积极、主动服务的良好习惯。

四、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体卫的习惯

养生谚语说得好:“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教师教育学生讲究饮食卫生。如:平时养成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饮品;平衡膳食等,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用眼卫生,连续用眼防疲劳,如:书与眼一尺,强光、弱光下不看书,走路、坐车不看书,看电视1小时必须休息5分钟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有心才有行。只要经常用心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事情,体育行为习惯才能逐渐养成。有心、有行,才能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