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周春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周春元

周春元

周春元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学校645350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2-141-01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关键,是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性,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自身能力的提高等都应该是在其主体的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所达到的自主行动。但是,依经验来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大都延续的时间较短。所以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独特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达到增强兴趣的效果。

一、营造新型师生关系,创建民主课堂氛围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状态。自从新课改实行以来,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統一过程,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此关系中,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具体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育方向和指导学习,包括帮助学生懂得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以及怎样学。并且在教学过程提倡个性化,活动化和探索化。

二、巧妙借用现代媒体

在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本,尝试通过其他的媒介,如电影、图片等,去获取并了解历史知识,从而辅助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感受到区别于文字的影像资料,自然会兴趣倍增。比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南湖成立的内容时,我特意课堂上播放了电影《建党伟业》里关于中共成立的片段,通过影片中对历史场景的再现,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段风云岁月。现代传媒的使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讲述历史故事培养兴趣

历史和其他学科区别最大的一点就在于历史的每一章节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璀璨的故事,历史的教学也往往倾向于故事型的叙述性教学。故事型的历史教学模式更易于让学生们接受和学习,同时也更易培养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说,在上《新中国建设时期以来的伟大历史人物》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们讲述邓小平如何实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的事件,讲述周恩来如何在众多的国际会议上展现国人的绰约风姿,讲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的由来故事等等。在上《工业革命》的时候,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方发明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是如何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的,并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轮船的出现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们带入“电气时代”,点灯的发明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电脑”的问世又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四、高中历史教学不能脱离实践

搞好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实践的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锻炼自己。同时,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与社会热点的联系,历史与政治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五、援引生动的文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有两大要素,一是它所表现的生活,一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用生活和语言的形象描写来衬托历史,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学习完红军长征以后,让学生欣赏并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重走长征路,并借助思维活动深刻记忆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知识点,又可以感受到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的伟大精神。

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内容,紧扣基本要求,旁征博引,中外贯通,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清交点,抓住特点,不留疑点,最终把握知识点。歌德说:“哪里没有爱好,哪里就没有记忆”。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爱好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由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及其独特功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效率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授课艺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革历史教学的定式思维模式,进而从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学中解脱出来的必由之路。

教育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信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入迷地却去追求、探索,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兴趣,对历史知识产生需求的欲望,必将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找回历史教学的趣味,努力唤醒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