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画家:乔治·巴塞利兹(GeorgBaselitz,1938-)出生于德国萨克森。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重现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20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 标签: 艺术家 世界 表现主义 神话故事 人物画 表现性
  • 简介: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以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为起点,跃上了争取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的峰巅,实现了自身"主体"价值,成为影响19纪法国乃至欧洲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女性怪杰.但"损女奉男"的传统文学批评观无法对她作出公正的评价,她身前身后遭遇的种种贬损,归根结底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日蚀"现象.

  • 标签: 乔治·桑 女性怪杰 文学批评 “日蚀”现象
  • 作者: 李海峰徐小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自1851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和众多评论者的关注。这部作品在当时就影响轰动,第一年就销售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现在仍是发人深醒。
  • 简介: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读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作品.文章首先揭示作者取材于历史,通过历史'再现',打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确立'边缘话语'立场的创作方法;其次,从作品中暴露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性别压迫及宗教迫害等问题,剖析作者消解中心意识形态的创作倾向;最后,从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及人文主义的宗教思想,剖析作者对中心话语质疑、颠覆之后的一种重建愿望.

  • 标签: 乔治·艾略特 早期作品 新历史主义 边缘话语 中心话语 创作倾向
  • 简介:上海海关身处迎博办博的第一线,为了深人贯彻九届市委十一次全会精神,当好博的建设者、服务者、志愿者,该关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博有我更精彩、我以微笑亮窗口、先锋行动我带头、城市文明我代言”的“我意识”为抓手。做到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为“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会作贡献。

  • 标签: 上海海关 抓手 意识 激发 冲刺 干部群众
  • 简介:2014年就要过去,这一年为纪念邓小平诞生11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邓小平传》,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文件新资料。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为适应现实的急需,过去较多侧重于改革开放,侧重于70年代末期以后的著作,新出的《邓小平文集》上中下三册,分别编入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上旬文稿106篇,1952年8月中旬至1958年9月文稿135篇,1959年1月至1974年11月文稿165篇,共406篇,跨时约25年。其中大部分为第一次发表。

  • 标签: 《邓小平文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 1949年 1959年 编辑出版
  • 简介:21纪人类正面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面向21纪,学生应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课程再设计中心提出了由聚焦知识、技能、品格和元学习构成的维教育框架,以便课程能够应对当前的世界和在不确定的未来中站稳脚跟。适应21纪需求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每一个维度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四维教育 再设计课程 21世纪素养
  • 简介:在莎士比亚"亨利三部曲"和第二四联剧的最后完成《亨利五》中,亨利五作为完美的英雄王者而出现于公众视野。但在第幕第一场,莎士比亚揭示了这位王者的秘密困境。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试图通过军事征服证明王权的合法性:这是一场非此即彼的冒险,它正义与否,直接取决于它能否成功,所谓"结果证明手段";然而,战争本身就是罪孽,而罪孽无法通过罪孽洗白。年轻时的亨利(哈利王子)曾为逃避罪责而出走漫游,但他现在已无路可走,只有铤而走险,赌博命运。他成功了,但这成功同时即是沉沦:从此他承负有罪的王权,而永远失去了拯救的希望。

  • 标签: 亨利五世 漫游 王权 良心
  • 简介:有直接反映刑罚重思想的,有折射反映刑罚重思想的,刑罚

  • 标签: 世轻 世重 刑罚世
  • 简介: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长三角洲西北角,南依风景秀丽的黄山、九华山,北接富饶的江淮平原,居华东中心位置,素有“皖南门户”之称誉。

  • 标签: 长江中下游 中心位置 三角洲 九华山 平原
  • 简介: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上来透口气》是作者前、后期创作的过渡。小说围绕着日常与例外、胖子与瘦子、现在与过去、名字与自我这对关系来组织情节,巧妙展现了个体与公共世界间的冲突,表达了主人公保灵寻找独立的主体性,以及这一追寻破灭的悲怆心情。这部小说既脱离了奥威尔早期创作只注重刻画孤独个体的沉闷,又没有后期作品偏重呈现公共世界的残酷,忽视个体丰富性的政论风格,因而是奥威尔小说艺术的成熟之作。

  • 标签: 乔治·奥威尔 《上来透口气》 个体 公共
  • 简介:<正>一、乔治·艾略特简介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于1819年11月22日在英国华威郡出生。她在1841年结识了自由派的思想家查尔斯·布雷和海纳尔。受到他们的思想影响,艾略特逐渐对宗教产生质疑。她不信服上帝,但对一切虔诚于宗教思想的教徒给予深厚的同情和理解,但她还不能完全抛弃基督教和上帝。在她的作品里,上帝和基督教不时充盈着质疑和信赖两种情绪。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她阅历的增加,艾

  • 标签: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宗教思想 维多利亚时代 亚当·比德 金钱至上
  • 简介: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前的早期译介和传播、建国后50-70年代的“反苏反共作家”、80年代的“解禁作家”、90年代的“反极权主义作家”、新世纪以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世界经典作家”。这一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较长时间受到了国际冷战对峙和国内极左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总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和现实指向。其发展趋势是作品本身的经典性因素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乔治·奥威尔 中国大陆 传播 接受
  • 简介:乔治·鲁德是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社会史家,主要研究领域为18—19纪欧洲历史,尤其关注英法两国的群众骚乱、反叛和革命。鲁德对社会史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着重考察了骚乱、反叛和革命参与者本身,分析了他们的构成、行为和动机或意识形态。作为"下层史"的倡导者,鲁德强调从受压迫者视角进行历史研究。他对底层群众的细致探究和剖析,丰富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社会史。

  • 标签: 乔治·鲁德 群众 身份 意识形态 下层史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摘要电气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关键的位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密切影响着建筑的最终建成质量。就现阶段的电气工程来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由工程设计引发的问题、由设备安装导致的问题,或者是在施工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急剧下降,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以及质量事故。

  • 标签: 建筑电气 工程施工 常见问题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乔治·艾略特是19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女作家,《米德尔马契》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讲述了多位女性的婚姻生活,刻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的婚姻生活,从理想婚姻、世俗婚姻和婚姻的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探讨乔治·艾略特的婚姻观。

  • 标签: 《米德尔马契》 乔治·艾略特 婚姻观
  • 简介: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胜利开幕.上海人民以有序的筹备、满腔的热情、周到的服务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兄弟省市的八方来宾。电气重工集团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作为上海电气聚焦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临港重装备产业园区的一份子.紧紧围绕“参与博、服务博、奉献博”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机床厂 服务 聚焦 2010年 国家战略
  • 简介:如何在对博众多的解读中予以梳理、归结和提炼,真正探究到本源,不单单是对上海市的物业管理行业,乃至于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而言,也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 标签: 物业管理行业 服务 上海市
  • 简介: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1938年,在摄政热振活佛主持下,西藏派人在青海寻访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拉木登珠,依例呈报国民政府。1938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同热振共同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1940年初,吴到达拉萨后,将查看灵童灵异情况报告中央。国民政府于1940年2月5日颁布命令,批准拉木登珠免去金瓶掣签手续。同年2月22日,坐床典礼在布达拉宫大殿举行,拉木登珠续任为十四世达赖喇嘛。

  • 标签: 国民政府 十四世达赖喇嘛 西藏政局 吴忠信 十三世达赖 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