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TCP基因处于植物多种信号传导途径中心节点位置。对蒺藜苜蓿全基因组进行检索,共获得21个TCP基因序列。蒺藜苜蓿TCP成员间蛋白质大小、等电点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对蒺藜苜蓿TCP基因进行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蒺藜苜蓿TCP基因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不含有内含子,仅一个外显子。21个基因中仅有5个基因有内含子。系统进化关系上其中4个基因亲缘关系非常近。这4个基因位于1号、4号、7号染色体上TCP基因聚集存在位置。蒺藜苜蓿TCP基因在各个器官间特异性表达。TCP基因参与蒺藜苜蓿根瘤发育过程,也响应外界盐胁迫和病菌侵染刺激。本研究发现蒺藜苜蓿TCP基因家族信息,可为蒺藜苜蓿乃至豆科植物育种提供有价值信息。

  • 标签: 蒺藜苜蓿 TCPs基因家族 进化 表达模式
  • 简介:本研究利用4种父本育性较强二倍体香蕉(Musaspp.)种质,比较不同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检测香蕉花粉活力效果,以期筛选适合香蕉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醋酸洋红和I-KI染色法处理后香蕉花粉形态较模糊,而TTC法与MTT法染色效果较好,花粉形态较清晰,容易区分染色与未染色花粉;适合香蕉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pH值为5.8;MTT染色法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结果相关性最好,说明MTT染色法结果较其他染色法准确、可靠。利用MTT染色法,本研究比较了17份二倍体香蕉种质花粉活力,结果显示:‘Calcutta4’(M.acuminatassp.burmannicoides(AA))、BGY3(M.balbisiana(BB))、Malaccensis(M.acuminatassp.malaccensis(AA))、Balbisiana(M.balbisiana(BB))等4份野生类型种质,以及双单倍体种质‘CIRAD930’(M.acuminatassp.malaccensisvar.DHPahang(AA))染色率超过50%,而3份改良二倍体种质和4份栽培类型种质染色率低于30%。

  • 标签: 二倍体香蕉 花粉生活力 测定方法 MTT染色法
  • 简介:为了建立一套适合于葫草种子破眠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选育“通选一号”藕草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蛋白质提取方法、分离技术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A法)提取种子蛋白,结合使用pH4-pH718cmIPG胶条,200μg上样量,12%SDS—PAGE胶,硝酸银法染色,可得到清晰、丰富蛋白质点。

  • 标签: 虉草 种子破眠蛋白质 双向电泳
  • 简介:本研究以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为试材,采用绚丽海棠花粉对其进行控制授粉,研究绚丽海棠花粉对其果实品质(套袋条件下)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相比,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和果实酸度有升高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柄长度有降低趋势,部分优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果柄粗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控制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参试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香气成分均以醛类和醇类为主,但控制授粉对其相对含量影响存在差异,优系N-1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醛类相对含量有明显升高,而醇类相对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优系N-2和N-3绚丽海棠花粉授粉条件下,均表现为醛类相对含量明显降低,醇类相对含量明显升高,优系N-4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受绚丽海棠花粉影响较小;绚丽海棠授粉对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醛类、醇类、酸类和酯类种类及各组分所占比重有明显影响。绚丽海棠花粉授粉对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实香气成分影响未表现出规律性。

  • 标签: 新疆野苹果 花粉直感 果实品质 香气成分
  • 简介:水稻粒形相关基因,对于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关于其进化缺少一个系统、全基因组尺度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以已鉴定水稻粒形相关基因为目标序列,8个禾本科植物中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旨在全基因组范围揭示不同粒形基因在多个禾本科作物种系中进化规律。基于同源比对分析发现,不同基因组中粒形相关基因数量不具有明显差异,平均每个基因组中粒长和粒宽相关基因分别有364和75,其中较多是谷子,有423粒长、71粒宽调控基因。基因组同源共线分析,发现全基因组加倍和串联重复对于家族基因拷贝数增加具有重要贡献,但是重复基因丢失可能维持了基因数量稳定。通过粒形基因中旁系同源基因对间同义核苷酸置换率(Ks)比较,揭示不同粒形基因具有不同进化速率,进化最快是粒长调控相关基因An-1。本研究为认识水稻粒形调控相关基因进化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对于禾本科粒形相关基因从全局尺度到单基因进化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 标签: 水稻 粒形 全基因组加倍 基因丢失 同义置换率(Ks)
  • 简介:SUPL(SUPERMAN-like)是一类单C2H2型锌指蛋白,SUPL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我们从水稻中找到了一个SUPL基因ZOS11-11,它位于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编码24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OS11-11具有与其它SUPL蛋白相同功能结构域,包括N端高度保守"QALGGH"序列、核定位信号序列以及C端具有转录调节功能EAR结构域。定量PCR与GUS表达分析表明,ZOS11-11几乎水稻所有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其中根、茎、叶和雌雄蕊分化阶段幼穗中表达较强,而在其它发育阶段穗中表达相对较弱,表明ZOS11-11可能参与了水稻生长发育调控。但是,增加ZOS11-11表达量并没有明显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这些结果为ZOS11-11基因功能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水稻(Oryza SativaL.) ZOS11-11 锌指基因 表达 功能
  • 简介:芒果炭疽病、蒂腐病和疮痂病是芒果种质重要病害,给中国各芒果产区造成严重危害,而抗病品种选育是防治芒果病害最经济有效途径。为评价新引进芒果种质对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抗性水平,采用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对56份芒果种质果实3种病害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56份种质资源中,高抗炭疽病种质5份、中抗炭疽病19份、高感炭疽病4份,高抗蒂腐病16份、中抗蒂腐病26份、高感蒂腐病1份,高抗疮痂病1份、中抗疮痂病17份、高感疮痂病4份,对3种病害均有抗性种质资源7份。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新引进一些种质资源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抗性情况,为进一步地依托供试种质开展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

  • 标签: 芒果种质资源 芒果病害 抗病性
  • 简介:筛选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SSR标记,对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多态性较高80个SSR标记,对南大2419及其71份衍生后代品种(系)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TASSEL软件MLM(Mixedlinearmodel)方法对籽粒产量、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SSR标记与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该群体由6个亚群组成;(2)群体SSR数据分析发现,无论是连锁还是非连锁SSR位点组合都存在不同程度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各基因组选择标记数基本相同情况下,D基因组中显著LD位点比例(8.9%)明显低于A基因组(15.3%)和B基因组(13.8%),但D基因组LD水平较高;(3)群体中共20个SSR位点与8个农艺性状显著关联,4个位点2年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显著相关(p〈0.01),10个位点位于家系连锁定位QTL区间或附近,多数位点/性状关联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13个标记位点同时与2个多个性状关联。

  • 标签: 南大2419 SSR 群体结构 连锁不平衡 关联分析
  • 简介: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果实心室数是影响果实大小形状和畸形果发生率重要因素。遗传特性是番茄果实心室数重要调控因素。研究表明,番茄中调控心室形成2个重要基因分别为位于第11条染色体fasciated位点和位于第2条染色体lc位点,两个位点对心室形成作用值分别为37%和12%,同时这两个位点相互之间具有上位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对fasciated和lc位点进行了精细定位,发现fas基因(YABBY转录因子)和WUSCHEL基因下游2个SNP调控番茄心室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番茄心室形成相关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分子遗传水平方面的进展,为探究番茄心室形成分子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番茄 心室 fasciated位点 lc位点
  • 简介:利用自行设计双面紫外杀菌照射装置,探究了紫外照射对鲜切苹果表面微生物杀菌效果。从5个紫外照射剂量(0.48kJ/m2,0.96kJ/m2,2.88kJ/m2,4.80kJ/m2,9.60kJ/m2)中选出了杀菌效果最佳剂量,并研究了该剂量处理后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表面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及品质变化。试验以传统含氯杀菌剂0.36%次氯酸钠处理作为对照。结果发现,当双面紫外照射剂量为0.96kJ/m2杀菌效果达到最佳;0.96kJ/m2双面紫外照射处理初始杀菌效果显著优于0.36%次氯酸钠处理(p〈0.05)。虽然两种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品质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双面紫外处理贮藏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紫外杀菌结合其他保鲜方式,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微生物有效控制进行更加深入研究。

  • 标签: 鲜切苹果 沙门氏菌 双面紫外 次氯酸钠
  • 简介: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皮多糖,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皮多糖最佳工艺条件。Box-Behnken设计用于评估四个独立变量(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对石榴皮多糖产量影响。研究表明,液料比为23mL/g,提取时间62min,提取温度57℃,超声功率为145W,是石榴皮多糖最佳提取条件。最适条件下,石榴皮多糖产量为(13.64±0.21)%,预测收益率为13.81%。

  • 标签: 石榴皮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设计
  • 简介:甘蔗是重要糖料作物,也是重要能源作物。由于复杂遗传背景、较低可育性和缺乏优异种质资源等因素给甘蔗品种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转基因技术为甘蔗品种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而转基因植物遗传稳定性是植物转基因育种过程中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一次多基因遗传转化,同时将四个目的基因导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中。通过PCR检测,对转基因甘蔗T_0、T_1和T_2代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外源蛋白快速试纸条检测,对转基因植株四个外源基因中基因(bar抗除草剂基因和cry1Ab抗虫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证明一次四基因遗传转化甘蔗转基因株系,T_0代出现了部分基因丢失现象,且T_0代甘蔗主茎和分蘖可能为不同转基因事件。但如果是四个基因均能完整整合到基因组中株系,则四个基因可以T_0、T_1和T_2代中得到稳定遗传,也可以稳定检测得到外源基因蛋白表达。

  • 标签: 甘蔗转基因 遗传稳定性 基因遗失 试纸条检测
  • 简介:稻米蛋白质含量是水稻(OryzasativaL.)营养品质育种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珍汕97与南洋占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结合其建立了由190个SSR标记组成遗传图谱,利用QTLmap-per1.6对糙米和精米中蛋白质含量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共定位到4个控制糙米含量QTLs和2个控制精米含量QTLs。其中,控制精米蛋白质含量2个QTLs与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2个QTLs位置一致,这2个QTL(qpc1和qpc2)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中均解释了较大表型变异,而且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为0.814,这表明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具有相似的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上位性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遗传中也起很重要作用。其中,糙米蛋白质含量中,上位性QTLs可以解释42.2%表型变异;精米蛋白质含量中,上位性QTLs共解释了27.8%表型变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稻米蛋白质含量遗传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及蛋白质含量基因克隆提供了有益信息。

  • 标签: 水稻 蛋白质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 简介:本文以同时携带脚基因(无花粉型雄性不育)和wx(糯性)基因wxB^ms系及cms、ms和wx基因wxA^ms为材料,观察ms、cms及wx遗传关系并对ms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如下:遗传分析表明,无花粉型雄性不育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糯性基因wx与ms表现独立遗传,非糯性突变导致ms后代育性异常分离,故只要去除保持系中带有ms突变基因植株,便可实现不育系cms-龙特浦wxA保纯繁殖;本试验中出现cms-龙特浦wxA^ms/龙特浦wxBF1代育性恢复现象解释为:ms基因上位cms,ms雄性遗传表达早于cms,cms雄性不育发育表达因滞后而被掩盖;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将ms基因定位在第1条染色体上SSR标记RM579和RM23,为克隆该基因进行雄性不育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 雄性核不育基因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 简介:微卫星标记(SSR)近缘物种间具有通用性,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可广泛用于跨物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图谱构建等。本试验基于甜瓜基因组测序结果开发了120对SSR标记,研究其8种葫芦科作物间通用性及作物内多态性,并利用NTSYS软件分析37份不同瓜类作物材料间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14对标记均在甜瓜基因组中得到有效扩增,黄瓜中有108对标记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94.7%,南瓜中能有效扩增标记最少,其通用性比率也达到了41.2%,8种葫芦科作物间均通用标记有29对;通过对通用性标记多态性分析表明,甜瓜多态性比率最高为61.4%,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西葫芦、南瓜和丝瓜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2.5%、14%、4.4%、8.8%、3.5%、13.2%和11.4%;不同作物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0.83之间,其中甜瓜和黄瓜平均遗传相似系数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西葫芦和南瓜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亲缘关系最近。这些通用性标记将有利于提高葫芦科作物整体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

  • 标签: 甜瓜 葫芦科 SSR 通用性 遗传多样性
  • 简介:本研究探讨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品质影响,优化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组合方法,试验由3个灌水水平(100%ET,80%ET和60%ET)和3个施肥水平(N-P2O5-K2O分别为240-120-150kg/hm2,180-90-112.5kg/hm2和120-60-75kg/hm2)进行完全随机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果实6项品质指标(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酸盐,糖酸比,有机酸和番茄红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对较优水肥供应量。分析表明,灌水单因素对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影响极显著(p〈0.01),对硝酸盐和有机酸影响显著(p〈0.05);相同施肥水平下,随着灌水量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番茄红素、硝酸盐和有机酸含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施肥单因素对维生素C、硝酸盐和番茄红素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施肥量增加,维生素C、硝酸盐和番茄红素随之增加;水肥供应仅对番茄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主成分分析法表明,灌水量为60%ET和氮磷钾施用量为240-120-150kg/hm2得分最高,综合品质相对较优,推荐该处理为陕北地区温室番茄水肥供应技术优选方案,能够为该地区优质番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 维生素C 番茄红素 主成份分析法
  • 简介:真核生物起始因子(eIF)种类多且复杂,广泛参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进程,并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从水稻cDNA文库筛选到一个可能调控根系生长发育起始因子,CDS全长为828bp,该基因编码水稻eIF3g亚基,命名为OseIF3g1。利用RT-PCR技术进行克隆,将该基因全长CDS通过BamHⅠ和SmaⅠ酶切位点连接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经双酶切验证后确认已成功构建转基因过表达载体,为该基因后续遗传转化及相关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水稻 eIF3g亚基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 简介:以2006-2007年度全国冬油菜区试89份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25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SSR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10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4.2个,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77.7%,PIC平均值为0.7991,利用106个多态性片段构建了这些品种SSR指纹图谱。遗传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为0.95,89份区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单位育成品种遗传距离较近,不同地区单位育成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揭示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除了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特异性。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区片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多样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常规种;长江中游区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长江上游区和长江下游区次之,黄淮区最低。

  • 标签: 油菜 区域试验 SSR DNA指纹
  • 简介:生物炭是一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强作物产量和提升作物品质新型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材料。本研究通过振荡方式制备生物炭浸提液,利用水培系统培养水稻幼苗,以20%PEG6000、300mmol/L和500mmol/L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生物炭表面水溶活性分子对水稻幼苗抗旱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生物炭浸提液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造成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缓解叶绿素含量、鲜重及存活率降低,同时可以降低体内活性氧积累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生物炭浸提液促进干旱胁迫响应标志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说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稻幼苗对干旱胁迫耐受性。

  • 标签: 生物炭 表面水溶活性分子 干旱胁迫 水稻
  • 简介:可溶性糖为木薯块根淀粉合成提供底物和能量,准确测定其含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木薯块根淀粉积累过程。本研究以水提法提取木薯块根中可溶性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样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Waters-NH2色谱柱结合Alltech3300ELSD蒸发光检测器进行糖含量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V/V),含0.1%氨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分离效果较好,1-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分别为0.31%、0.22%和1.42%,回收率分别为97.62%、98.03%、96.30%,样品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88%、0.48%和1.05%。实验结果表明HPLC-ELSD法是分析木薯块根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有效技术,可为研究淀粉含量不同木薯品种糖代谢过程中差异奠定基础。

  • 标签: 木薯 HPLC-ELSD 果糖 葡萄糖 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