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家彩信版手机报之后,WAP、彩信等手机报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国至少已有近百家报社和网站推出了各种版本的手机报业务。手机媒体正在以独立的媒体形象站在了新的媒体平台。手机媒体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 标签: 手机媒体 传播学 《中国妇女报》 解读 “第五媒体” 媒体平台
  • 简介:1955年,周立波回家乡湖南定居,三年后,他创作出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这部作品是周立波“还乡”的产物,阔别已久重返故乡,往昔与此在、疏离与亲近、外来者抑或本地人的角色定位在在显得徘徊游移;乡土情结与意识形态桎梏的交糅错位也使叙事变得暧昧驳杂。只是置身于“十七年”的大背景,异质情感终被压抑进狭小的风箱,在字里行间的裂缝中生成暗流汹涌,及至徒然化作一缕缕飘忽不定、稍纵即逝的“乡土气息”。

  • 标签: 《山乡巨变》 解读 “十七年” 长篇小说 角色定位 意识形态
  • 简介:伍绮诗(CelesteNg,1981-)是美国新兴华裔女作家,于2014年6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该小说获得了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征服了欧美文坛,并使伍绮诗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第二个高潮的续流。《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讲述的是华裔詹姆斯和白人太太玛丽琳以及他们的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

  • 标签: 模范少数族裔 美国华裔文学 解构主义 多丽丝 种族歧视 主流社会
  • 简介:一些领导为了讨好作风不正派的上级而自己又不担风险,甚或自己违法乱纪又想规避追究,都在签字的学问上痛下工夫。签字的学问千变万化,以下10种领导签字行为,供大家鉴别,借此警示社会,并呼吁规范领导签字。

  • 标签: 字行 社会 笔迹鉴定 会议记录 按程序 纪检监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  对于西方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诉求与张扬,  西方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张扬,是使大众文化成为表达当代社会人的情感、欲望诉求的一种文化形态

  • 标签: 大众文化本质 本质解读 西方大众文化
  • 简介:“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要想深入、真切地体味梁衡先生这首短诗的情致和意趣,一定要读过他和这首诗一同推出的两篇散文——《何处是乡愁》和《南潭泉记》.如是,你才会深悟:那云、那霍山头、那黄了的杏、熟了的麦子,为什么会“常入梦”,而成”乡愁”.

  • 标签: 乡愁梁衡 梁衡近作 永远乡愁
  • 简介:“仰望星空”,代表着一种精神的自省与洗礼,象征着一种灵魂的觉悟与升华。在当今这个功利主义绝对盛行的时代中,人们早已忘记了“头上的星空”,温总理的这首发表于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的《仰望星空》,对于迷迷糊糊、浑浑噩噩的当代人来说,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其良苦用心,感天动地。一、创作缘起在这个文学早已边缘化而诗性不再的年代,作家或诗人都已丧失了写诗的冲动,理科出身的温总理却拾起了诗人们丢弃的笔,不是无病呻吟,也无关风花雪月,而是在常人眼里虚无缥缈的《仰望星空》,着实让国人大跌眼镜了一回。《人民日报》发表温总理这首诗歌的同时,在题记中又重提了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向师生们发表即席演讲中的一段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从演讲中引用黑格尔的“关注天空”的名言,到赋成《仰望星空》一诗,诗人温家宝经历了怎样的凝思与灵感的飞扬,我们无从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温总理绝不是一时兴起而“关注天空”的,...

  • 标签: 仰望星空 内涵解读 星空精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6
  • 简介:  对于西方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诉求与张扬,是使大众文化成为表达当代社会人的情感、欲望诉求的一种文化形态,  西方大众文化对感性欲望的张扬

  • 标签: 大众文化本质 本质解读 西方大众文化
  • 简介:我国很多诗人都具有咏梅的诗词,其中李清照赋予了梅深刻的思想内涵,李清照结合了梅花的生命历程和自己的身世际遇,在写梅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赋予梅特殊的思想内涵,此外李清照利用艺术手法,使梅具备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使梅更具生命美。本文主要分析了李清照咏梅词,进而深入了解李清照的词句的魅力。

  • 标签: 李清照 咏梅词 艺术魅力 艺术特色
  • 简介:《柳秀才》以简短的文字,述说了柳神甘愿自己承受蝗害而保全农民庄稼的感人故事,篇幅虽短,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侠意象、文人形象、柳崇拜、清官情结等。在柳秀才解救沂水县百姓的过程中,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柳秀才身上文人和侠士的气质;蒲松龄选择"柳"作为驱蝗神,一定程度上受到"柳崇拜"的影响;《柳秀才》结尾提到:"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蒲松龄也赞同说:"诚然哉!"可以看出蒲松龄身上的清官情结。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解读《柳秀才》。

  • 标签: 侠意象 文人形象 柳神崇拜 清官情结
  • 简介:<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谚语具有“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功用。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谚”注为“传世常言”,即“世代流传的(蕴含深刻哲理的)熟语”;通过对谚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解读出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语言优美的民族;傣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傣族人民千百

  • 标签: 傣族谚语 傣语 《说文解字注》 简单通俗 文化信息 世代流传
  • 简介:<正>时间流逝,那些过往的生命却总是在纠缠着尚存者的心灵。这种纠缠既可能源于缅怀,也可能源于某种对于生活的深刻敌意。缅怀或敌意往往因为不同个体实存经验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对于过

  • 标签: 于坚 世俗生活 诗探索 月光下 蒙太奇手法 无意之中
  • 简介:白居易的《长恨歌》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以及令人击节赞叹的诗歌艺术表现魅力。然而历代的读者在解读这首诗时,不仅对诗歌的主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就是对于某些诗句也有不同的理解。我在研读和讲解《长恨歌》时,对某些诗句的内涵及其艺术表现魅力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想法,今即掇出《长恨歌》中的若干诗句,从诗句的内涵和其艺术表现魅力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长恨歌》 诗句 解读 艺术表现 内涵 白居易
  • 简介:爱情是人类追求和肯定的对象,爱情电影也是类型片中拥有较稳定的观影群,能广泛满足观众消费需求的一种。而男女双方无疑是绝大多数爱情叙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当前国产类型电影得到稳步发展,尤其是爱情片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不断在票房上证明其影响力时,我们有必要思考,长期被作为“第二性”的女性是如何被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国产爱情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体现着社会性别话语的?

  • 标签: 国产电影 爱情片 女性形象
  • 简介:当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失踪、被殴打及凶杀等恶性案件频繁见诸报端,留学生安全问题引起华人社会的极大关注。虽然每个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各异,但还是可以梳理出环境因素和自身心理成熟度不够两大因素。这些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从容以对。在全球化的今天,留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国际交换,只能发展,不能倒退,我们需要做的是理智地应对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那些在挫折面前能耐受、在意外发生时能冷静、在异国他乡能找到真正朋友的留学生,最终都能完成学业。

  • 标签: 学生安全事件 海外 中国留学生 解读 心理成熟度 华人社会
  • 简介:《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波.马歇尔(PauleMarshall)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巴巴多斯裔黑人女孩赛林娜从童年(10岁)到成人的心路历程,在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黑人女孩赛丽娜成长过程中的迷茫、痛苦、无奈和激愤,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到她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小说力图塑造一种全新的、积极向上的黑人女性形象。20世纪50年代末期,没有多少人关心边缘社会年轻人的成长问题,也没有多少人重视一个来自巴巴多斯的黑人女作家的作品。直到1981年美国的女权出版社再版了这部小说才重新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因其对黑人女性心理成长的细腻描写以及作品中所展示的独特的西印度群岛文化而著称,它同时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学家的认可。《棕色姑娘,棕色砖房》在非裔美国文学诺顿文集中被称为“大多数黑人女权主义者评论家所公认的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写作的开端”。一、棕色之意象马歇尔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运用了很多意象表现手法。这一点在小说的开场白中对布鲁克林棕色砖房的描述中显露无遗。这些房子是“方的——却给人留下高不可攀的印象”;它们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好像“一幢房子从一排镜子中反射出来”,...

  • 标签: 意象解读 棕色姑娘 棕色砖房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6
  • 简介:但《章句》篇中刘勰的本意应该是章、字、句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刘勰在《章句》篇的最后论述了虚词及其虚词的用法,刘勰《章句》的观点是

  • 标签: 文心雕龙札记 札记章句 章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