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疗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4到2017-4月收治共86例肝癌手术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疼痛低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4%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79.06%,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合理使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能减轻手术后带来疼痛,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合理使用疼痛干预,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干预 原发性肝癌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胃肠道手术术后康复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入院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GDFT组(G组,n=40),常规补液组(C组,n=40)。结果G组食欲评分高于C组,G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在术后ARDS、肺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FT可促进食欲及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后ARDS、肺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会阴冰敷贴应用在产后会阴伤口中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自然分娩产妇98例纳为参研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干预;后者实施会阴冰敷贴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冰敷贴在产后会阴伤口产妇中应用有利于减轻疼痛,增强伤口愈合效果,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冰敷贴 会阴伤口 疼痛程度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方法在同一社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内进行糖尿病观察患者中选取22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观察期间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观察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血糖控制质量,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护理 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管理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本院静配中心实行细节管理时划分为研究组,选择2016年3月-2016年9月未实施细节管理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行细节管理。对比两组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调配评分为(68.2±3.1)分,发放评分为(65.6±2.5)分,管理评分为(66.1±1.9)分。对照组调配评分为(89.9±2.6)分,发放评分为(88.3±3.0)分,管理评分为(97.5±2.2)分。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0.00%,数据对比P<0.05。结论通过细节管理,可以提升静配中心管理质量,且可以提升相关科室满意度。

  • 标签: 细节管理 静配中心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癌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疼痛缓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帮助癌症疼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癌症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妥善解决制约发展各项因素。从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关方面进行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审视人文课程重要性、注重适应期教育等。全面推进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构建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进发制度环境,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

  • 标签: 医学 创新型人才 个性化 人文 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62例ICU重症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心理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pitzer)相比对照组,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湿疹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接生140例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上,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1.43%<18.5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71%>75.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极大降低其湿疹发生率,提升家长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湿疹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分层管理方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治疗8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采用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有效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在今后应该将这种方式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提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护患关系影响。方法选择176例创伤骨科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创伤骨科护理,研究组患者以参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为基础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患信任度进行评定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患信任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创伤骨科 护患关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2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等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影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因素。结果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护理人员的人为关怀,其中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对患者健康教育、治疗信心灌输和情感交流。结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人文关怀是影响护理满意度关键因素,因此要注重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并持续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服务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产后出血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产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不同。结果产后观察组产妇出血率、2h出血量、24h出血量分别为13.33%、(591.0±94.2)ml、(746.2±103.4)ml,对照组分别为26.67%、(690.4±104.3)ml、(974.1±142.3)m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在日后临床相关治疗中作为参考。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见性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相应抢救模式后获得临床救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共收集急诊严重创伤患者58例,按照救治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29例及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严重创伤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救模式可有效提升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规避并发症风险,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 救治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烧伤患者80例,按照患者接受护理不同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创面恢复,减轻患者创面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烧伤患者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干预对院内感染控制影响。方法从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危重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本研究,我院为患者提供不同护理方法并进行两两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风险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医患事件发生率、院内感染率、卫生合格率分别为3.33%、0%、3.33%、96.67%,比对照组更好,P<0.05,满意度则为96.7%,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实施风险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对院内感染控制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风险护理干预 院内感染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使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将疑似冷凝集标本进行加温前后指标检测比对。结果MCV、MCH、MCHC等参数加温前后误差明显,尤以MCHC突出。双重加温法检测结果优于单纯样本加温检测法。结论冷凝集严重影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RBC明显减少,MCV明显偏大,样本试剂双重加温可有效清除冷凝集因素对血细胞检测仪相关参数影响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误差 纠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心电图检查,筛选50例心电图呈ST段抬高者为对照组,50例心电图呈非ST段抬高者为观察组,对两组共100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0%,而观察组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所恢复,观察组5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仍伴有轻度憋气症状;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5例伴有轻度憋气。结论心电图是临床上用于诊断心梗最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早诊断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