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学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 简介:“折柳阳关”是《紫钗记》中流传最广的的出目,经过明清两代无数演员的打磨演练,成为昆曲清唱和剧唱中的经典。本文通过对比六种不同时期和来源的昆曲工尺谱及当今昆曲演唱实况、参考两种南北曲格律谱、对照《紫箫记》和臧懋循改本《紫钗记》,比较分析昆曲“折柳阳关”唱腔的差别与流变,以探讨南北曲之区别、曲腔与曲律关系、文辞与曲律关系、曲腔与文辞关系等一系列曲学问题,并由此引出对曲腔、曲律关系的思考和讨论。

  • 标签: 紫钗记 折柳阳关 唱腔 曲律
  • 简介:纽约是全世界的最重要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迷人城市。实际上,最时尚的艺术与文化永远都产生于一些像伦敦、北京、东京、巴黎、米兰等特殊的城市。笔者在文中主要分析了60年代的纽约城中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与一支乐队。60年代的纽约商业艺术与流行文化极度繁荣,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笔者也将在本文尝试讨论音乐是如何刺激纽约的经济,为什么音乐对于纽约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这支乐队会诞生在60年代的纽约城,和当时的文化与创意产业是如何影响纽约这座城市的。

  • 标签: 纽约 安迪.沃霍尔 地下丝绒乐队 60年代
  • 简介:越南北部倮保人与中国滇南彝族尼苏人是一个择地而居,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均有分布的跨界族群,隶属“彝”群体。本文研究中越部分,暂不涉及其它国家。越南北部傈保人与中国滇南彝族尼苏人之间在族群上是否有渊源关系,是中国彝族音乐乃至彝族研究与越南之间能否搭建起桥梁最关键的一环。从研究范畴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境内彝族音乐,对境外保保人的音乐鲜有关注。本文从跨境的角度,把中国彝族音乐的研究拓展到了彝族迁徙的最南端,由此来纵观彝族的整个分布与迁徙,为彝族的音乐研究乃至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研究拓展新的领域。

  • 标签: 族源关系 倮倮人 尼苏人 中越
  • 简介:涅高兹通过自身的钢琴艺术实践逡巡于"一般钢琴家"与"一个完善的人"之间,将音乐与文化、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钢琴教学思想。这种在音乐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审视某种艺术形态的研究路径,在西方已受到诸多学科领域及学者的关注,涅高兹将这一研究路径与钢琴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路,无疑为当代钢琴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启示。

  • 标签: 涅高兹 音乐 文化 钢琴教育
  • 简介:对《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的看法──兼谈两六音组之间的“互补”关系华萃康读1993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陈小兵《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后,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看法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一、“集结态”这一概念虽然在文中是用于十二...

  • 标签: 十二音序列 互补关系 “互补” 音组 六音集合 陈文中
  • 简介:<正>文人游幕是清代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清代戏曲家亦有佐幕经历。从戏曲史角度来看,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戏曲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光之际的戏曲家杨恩寿即为一显例。杨恩寿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有多次游幕的经历。他平生著述颇富,在戏曲创作与理论上的成

  • 标签: 杨恩寿 戏曲创作 续词余丛话 戏曲作品 戏曲史 祝融
  • 简介:王亚丽的论文《从五声骨干看豫剧两大腔调的关系》从一个旋律表层的现象——“旋律骨干”来看待豫东调的调式特征是不恰当的。将豫东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唱腔,放在“乐学逻辑求证”的认识基础上分析,豫东调的调式应包括以bB宫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宫为基本调式综合bB徵的调性,及以bB徵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徵为基本调式综合bB宫的调性,豫东调唱腔具有多调式综合性倾向。豫东调“上五音”是在“下五音”主音(中音“do”)的五度音“sol”上建立起来的开放音区。这种实践和认识方能彰显和解释豫东调作为板腔体,在唱腔旋律创造上“一曲多变运用”的优势。

  • 标签: 豫东调 上五音 音区 调式
  • 简介:傀儡戏(本文所指为提线木偶戏),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几千年来,它与民众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很关键的一条是它不仅具有一般戏剧的娱乐功能,而且还有深涵内蕴的宗教仪式功能。以往,对于傀儡戏的研

  • 标签: 傀儡戏 梨园 法事 科仪 宗教仪式 宗教化
  • 简介:“囊玛”歌舞音乐是西藏的一种传统歌舞音乐,在其后期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民间组织。19世纪曾出现“囊玛吉度”等民间艺人组织,而在20世纪,多吉等人创造的“囊玛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传承模式,其目的就是要传承和发展“囊玛”、“堆谐”等西藏传统歌舞音乐。但“囊玛厅”音乐的发展也像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在后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入了许多新时代元素,使得原“囊玛厅”音乐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一方面给原“囊玛厅”音乐带来了冲击,而另一方面也给它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囊玛厅”的田野考察,探究其渊源和各关系体嬗变的情况以及嬗变的原因,对以后“囊玛厅”音乐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分析材料和理论依据。

  • 标签: 拉萨 囊玛厅音乐 渊源 嬗变 步步高歌舞城
  • 简介:陈其钢的管弦乐组曲《五行》由5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虽然短小,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精练、细腻,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本文仅对这部作品的音色布局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 标签: 陈其钢 《五行》 音色布局 管弦乐组曲
  • 简介:1996至1998年间,陕西神木县的大保当镇陆续发现了属于东汉时期的墓葬26座,其中14座墓中有画像石,墓葬封门石柱上镌刻着精美的乐舞百戏图像。文章认为:该墓葬群的墓主人系匈奴贵族,画像石所表现的是匈奴人汉化、生活惬意,匈、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内容。这是音乐史研究中少有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神木大保当 画像石 汉化 匈汉和睦相处
  • 简介: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地区愿书活动进行田野考察,从社会机制分析入手,认为事主与观众之间的观念互动形成了以身份认同为导向的动力机制,是愿书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二者的行为互动是建立在德信认同的基础之上,构成了愿书文化环境的约束机制;二者在音声层面的互动则构成了以信仰认同为导向的协调机制,成为愿书文化环境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 标签: 平顶山 愿书 事主 观众 曲艺 机制
  • 简介:“乐”与中国台文化关系的历时性考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乃至古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乐”始终作为其主体性构成而存在,丰富、发展了台文化的内涵,突出、强化了台的审美功能,引导着台文化趋向审美化方向发展,同时促使台文化实现了数次重大转变,是推动台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 标签: “乐” 文化
  • 简介:在音乐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一堂获得较高观后评价的优质公开课,还是一堂普普通通的“家常课”,只要你是一位热爱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课后自然会去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成败,当然时常也会为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疑惑、困惑所纠结。“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 标签: 音乐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课 活动观 后记 评选 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