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共取3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大脑皮层左侧前额叶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磁刺激频率为1HZ,磁刺激强度为110%静息阈值(RMT)水平,每天作用1200次脉冲,连续治疗两周。主要观察的重点是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的症状评分变化,次要重点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第17项和24项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经rTMS治疗2周,发现其(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采用rTMS治疗抑郁症,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大脑皮层左侧前额叶 患者
  • 简介:诺维本属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是与微管蛋白结合,使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形成障碍。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可阻断G2与M期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导致进入间期或下一分裂周期细胞的死亡。现已被临床广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但其明显的副作用

  • 标签: 诺维本 血管刺激 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中抽选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GMFM-88量表评分(34.71±9.64)、FMEM量表评分(58.30±5.67)明显高于对照组(30.11±9.65,54.11±6.14),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小儿脑瘫 疗效
  • 简介:本文研究了特脱定局部注射用药对家兔肌肉刺激作用,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表明:特脱定稀醋酸组(0.56μg/kg),0.02%稀醋酸(赋形剂)组和青霉素钾盐阳性对照组(15.4万μ/kg)对象兔均有明显的刺激反应,而特脱定生理盐水组(0.56μg/kg)对家兔肌肉未见有刺激反应。结合实验分析表明,其刺激成分为0.02%稀醋酸,而受试浓度的特脱定本身对家兔肌肉没有刺激反应。

  • 标签: 特脱定 肌肉刺激 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I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抑郁症患者74例,随机分组,A组经颅磁刺激治疗,B组药物治疗。结果:A组PSQI评分、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选取经颅刺磁刺激方案治疗,可改善抑郁状态,恢复正常睡眠,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低频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康复训练与低频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肌纤维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纤维肌力显著提升,观察组治疗6月后的肌纤维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以及阴道松弛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肌纤维肌力水平,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传统康复训练 低频电刺激 肌纤维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腹直肌分离运用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直肌分离患者17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并接受腹部肌群的自主训练,持续两周,每日一次。观察组基于此接受电刺激治疗,持续两周,每日一次。结果:治疗前,两组腹直肌分离,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电刺激来治疗腹直肌分离,可显著减少分离距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疗效
  • 简介: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electricalstimulation,TES)技术是近年来用于脑功能研究与治疗的新方法,它通过头部表面电极引入电流(脉冲或直流),对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施加刺激以达到影响和改善脑功能的目的。具有无痛、无创,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等特点,

  • 标签: 经颅电刺激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约37%~78%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易造成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只能长期鼻饲。低频脉冲电刺激是一种目前治吞咽障碍的方法,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其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电刺激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3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第14天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

  • 标签: 吞咽障碍 低频脉冲电刺激
  • 简介:摘要约37%~78%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吞咽障碍易造成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只能长期鼻饲。低频脉冲电刺激是一种目前治吞咽障碍的方法,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其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电刺激组,针灸组及吞咽训练组。3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第14天采用VFSS(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电刺激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1);电刺激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后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

  • 标签: 吞咽障碍 低频脉冲电刺激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心理刺激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并观察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该院老年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干预组62例给予正性心理刺激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及抑郁量表(HAMA)进行评分比较,并观察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骨折痛苦(OR=1.782)、生活不能自理(OR=2.174)、家庭负担(OR=2.033)为HAMA量表评分的独立影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老年患者的HAMA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老年患者随访结束后并发症发生数少于对照组,再住院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痛苦、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负担为HAMA量表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正性心理刺激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 骨折 负性心理 预后
  • 简介:背景:使用不同强度、频率及时间的电刺激作用于人体,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目的:观察体表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BL-420F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提供刺激电源,对3组昆明小鼠分别予以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不同频率的体表电刺激,然后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小鼠得全身反应与局部变化。结果与结论:≤10V的电刺激对小鼠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出现心律失常;电压≥15V时,电刺激可使小鼠心率减慢,停止30min后心率恢复正常;电压≥35V时,小鼠出现心率减慢和心律失常,并且停止刺激后心率不能恢复正常;电压〉75V后,小鼠出现室颤。电压为10V时,脉冲电刺激时间和频率变化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显著。说明脉冲电刺激对小鼠心电活动的影响主要由所用电压高低不同引起,电压≤10V时对小鼠心电活动无影响;脉冲电刺激时间与电场频率对小鼠心电活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脉冲电刺激 修复重建 移植 Ⅱ导联心电图
  • 简介:人类癫痫(eplilepsy,EP)是一种常见病,据世界各国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约为35/(10万*年),患病率约为5‰[1].要弄清癫痫发病机制,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防治,但一般情况下,不能用活体人脑做实验,来进行发病机制和新药开发的研究,复制癫痫动物模型成了用于各种目的性研究以获得最新信息的最理想,最流行的方法,电刺激复制癫痫动物模型尤其是电点燃模型目前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模型.本文旨在评述不同电刺激方式所致的癫痫动物模型,并探讨其病理机制的形成.

  • 标签: 电刺激 癫痫 动物模型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05-2023.02在本科室治疗的36例OHSS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 SAS 评分和SDS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OHSS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故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卵巢过度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