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用于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在我院实施医治的精神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2018年01月进行细节管理,探讨实施前后患者冲动意外发生率与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展细节管理护理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满意度(91.24±2.1)分较高(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降低患者的冲动意外发生率,使得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护理质量 细节管理 精神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4月~2020.4月于我院精神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6例,在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在社交能力、兴趣、生活能力、个人卫生方面的康复疗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7.36%,对照组为84.21%,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添加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管理 人文关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传染病防控管理的相关问题。方法:2020年度我院传染病感染防控管理采取常规方法,2021年度我院传染病感染防控管理采取强化管理方法。两个年度分别抽取1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14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20年度住院患者,观察组为2021年度住院患者,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出现传染病感染的概率。结果:对照组1480例在院患者中,合并传染病65例,传染病患病率4.39%;观察组1480例在院患者中,合并传染病25例,传染病患病率1.69%。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及观察组传染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专科医院内,通过应用传染病强化管理方法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能够有效减少精神专科医院内住院患者传染病感染率。

  • 标签: 精神病专科医院 传染病 感染防控管理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每组,分别采取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常规护理,评估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护理后2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小于护理前,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评估生活质量:2组护理后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既有利于减轻其不良情绪,又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是有推广价值的。

  • 标签: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老年抑郁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各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实施护理干预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延续性护理 PANSS评分 SF-36评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其阴性症状的影响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行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米氮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实验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参照组低,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57%低于参照组25.57%(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够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以及阴性症状分数,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氮平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在2018年4月-2018年1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经过临床专业医生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并进行后期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64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个体精神康复方法,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临床锻炼之后,对两组患者后期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当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康复方法锻炼之后,观察组患者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以及护士用住院症状量表(NOSIE)、生命质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行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研究,因此该种护康复锻炼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护士主导 康复锻炼 生命质量 病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入选30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双盲导入,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19.21±1.03)分、动机/精力(14.21±1.03)分、症状/不良反应(9.21±1.03)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 精神疾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暴力预防方案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试验的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精神病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始暴力预防方案,比较两组暴力行为人数、暴力行为类型。结果 观察组暴力行为人数、暴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制定并实施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暴力预防方案,有效降低了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暴力行为人数及暴力发生率,保障了患者及病房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暴力行为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精神心理护理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老年患者126例,均确诊为抑郁症,于2021年01月~2023年01月在精神科就诊。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神心理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护理,在HAMD、HAMA评分上,两组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在生命质量评分上,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在临床总满意度上,研究组(92.06%)高于常规组(77.78%),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精神心理护理,其症状改善良好,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 精神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本文复习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 自 杀; 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便秘的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6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住院治疗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出现便秘的精神疾病患者 62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n=31)和观察组( n=31),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持续时间 均降低( t=13.149, 10.371, 20.441, 19.568, 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观察组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t=8.370, 11.614, P<0.05),对照组在首次排便时发生各类异常情况的比例均高于观察组( χ2=4.679, 4.769, 4.613, 7.884, P<0.05),观察组的便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z=1.804, P<0.05)。结论 利用针灸辅助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便秘 针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订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市级精神卫生中心15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应激得分为(454.45±192.44)分,其主要的应激源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有关。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情况处于普通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合理排班,提高薪酬待遇,实行人文关怀,降低广大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应激水平,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应激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病员服在精神科躁动约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普通病员服的对比。方法选取我科住院躁动约束的患者共34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7人,然后分别穿上传统病员服与新型病员服,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对照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64.7%,研究组对病员服的满意率为8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大的优势。结果精神科护理工作是当代护理的重要内容,而病员服作为与病人长期相伴的服装,也是护理的一部分。新型病员服相比于传统病员服具有更加舒适的穿戴感,经济实用,而且在对病人的保护上更加用心,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新型病员服 精神科躁动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